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润物无声”夏季展绽放古城 展览持续至7月1日(图)

发布日期:[2018-05-09] 阅读人:1637  字号:      

 
  • 老城区三大板块异彩纷呈,展览将持续至7月1日

    泉州网5月9日讯(记者 李心雨 林福龙 文/图)2018“润物无声”夏季展已于近日如期开幕,展览由多个不同主题的展项构成,包括一店一故事、番客归来、80/90系列展(传承和创意)等。

    本次展览的展区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西街板块、中山路板块以及金鱼巷板块三个板块,整个系列展将持续至7月1日。

     

    咖啡品鉴会

     

    “番客归来”写侨批

     

    番仔服饰体验

     

    传播南音文化

    展览期间,西街肃清门广场将充当“城市舞台”的角色。每周六将在广场上推出快闪表演,内容多元形式多样,不仅会有民间艺术表演,如提线木偶、火鼎公婆等,还会有现代音乐潮流文化表演,如乐队演奏、街头滑板互动等。主办方每周还将根据各展厅的展项与特性举办分享会或体验活动,让大众了解艺术创造背后的故事,走近非遗传承。此外,还有夜游古城活动等着大家,行走于夜幕下的古城,感受这方有韵味的土地。

    “夏季展内容多元,不仅延续了过往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关注,还增加了与传统形态截然相反、充满现代朝气的创新展块。”此次活动策展人介绍,比如颇具闽南特色的动漫与插画,现代青年与古法酱油的结合等。此次参展的“95后”青年在展览中学习传统技艺,融入新想法,擦出新火花。

    此外,本次展览的互动性更强,在“番客归来”展览中,你可变身为番客婶,为家人写下一封侨批,带着自己的牵挂邮向远方。现场更有福利体验,传统印尼糕点品尝、咖啡品鉴会、复古理发体验等。

     

    一店一故事

    地点:肃清门大展厅、金鱼巷11号一楼

    该展览有泉州师院文传学院新闻传播系的同学制作的九部老店纪录片,纪录对象是在新兴产业的冲击下,与时代适应不良的手工技艺、站在被遗忘边缘的老店。老店各分布在古城各角落,有相如画室、钟表维修站、怀古堂、鹏山堂老祖铺等九家店铺。学生们通过两个月对店铺日常运作的观察,结合年轻人的疑问与视角,对店主进行访谈,以老店口述的形式传达一种人文式的价值观。

    番客归来

    地点:中山中路345号陈光纯故居

    文献、影像、建筑、服饰、饮食、生活方式……在陈光纯故居内我们拟仿了番仔楼内的布局陈设,试图让大众通过观感更直观地了解“番仔”过往生活场景与文化。现场还提供印尼糕点、咖啡品鉴及番仔服饰体验。

     

    传承80/90系列展

    地点:肃清门周边展厅

    “润物无声”系列展中最受欢迎的一项,此次展览继续呈现本土年轻人传承非遗文化的探索实践。其中包括:《周氏纸织画·三代传承》,历经三代人的实践与坚守而留下的纸织巨作;《双丝·不断弦管情》,用青年人的传播方式向大众推广南音文化,让更多人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之韵;《困兽》,将闽南传统绣法金苍绣与现代“工装风”相结合设计,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值,找寻积淀的文化魅力。

    创意80/90系列展

    地点:金鱼巷11号及22号系列店铺

    新旧融合、有机拓展、传统与当代的联结与互动。该展览中,《初心》闽南动画,4个动画专业学生致力于将闽南文化置于现代动画中,通过这种方式,宣传闽南童谣,也让更多人了解闽南文化;《十方来客 九疆之盛》,结合闽南元素的插画,立足于燕尾脊、滴水兽等泉州特色建筑构件而创作;《古法酱油》,在传统酱油受到工业化强烈冲击的今天,传统酿制技艺岌岌可危,由此将“古法酱油”与“文创”融合,使酱油符合当代人的饮食与审美需求,让传统古法酱油焕发新的生机。

     

    记忆在地人文纪录片展映

    地点:西街116号洲紫新筑大厝埕、象峰巷7号

    所谓“古城文脉”,不应该仅铭刻在被保护下来的建筑实体之上,还可以去倾听那些即将远去和不为人知的声音。该展览包括:《廿六祈事》,纪录每月廿六勤佛日在西街摊位上发生的点滴小事,呈现民间宗教性的集会如何与新的城市形态共存;《洲紫新筑》,百年老宅见证时代更迭,尽显沧桑。在这里,每一部短片,代表了每一个与古城短暂重逢的时点,亦是对最初朦胧愿景的回复。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