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吴家熊和东海滨城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泉州东海滨城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镇,由印尼第六大财团——大马集团独资开发。该集团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100多家分公司,业务涉及金融服务、房地产、工厂、农场、农产品和食品贸易、电子和包装生产、消费品贸易和零售以及重型机械和建材的贸易等行业。这个集团的主席吴家熊先生就是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家熊(GO KA HIM,印尼名SUHARGO GONDOKUSUMO)当他在1948年乘船前往印尼的时候,心里大概没有盘算得那么长远。今天,他贵为印尼第六大财团(以营业额计)——大马集团(DHARMALA GROUP)的主席,每当回忆起往事,吴家熊总是说:“那时候,我们家乡人多活少,很难找到工作,我们家又穷。所以我要离乡别井,到异域谋生。那年头,家乡的境况着实凄凉……”在印尼华人富豪当中,出身穷家的闽籍子弟固然不少,但吴家熊的成功史可有一点不同。吴家熊究竟凭甚么才有今日的个人成就呢?他谦虚的表示:“只要勤于工作、笃守信诺,到头来总会有成的。” 一位治印尼华侨史的学者指出,由于当时环境使然,目前不少著名的企业集团早期都走过私。但一位自称熟识吴过去的人认为吴早期不曾参与走私活动。事实上,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当时经营本地土产买卖及出口的吴家熊参与过这种活动。 无论如何,吴的故事是一个真正企业家的成功史。吴出身贫家,兄弟姊妹众多,生活十分艰苦。吴在五兄弟中排行最幼;三岁时,父母双亡,由长姊及亲戚抚养成人。他的长兄吴家泰先他到印尼谋生,因此当他在1948年毅然上道,到印尼泗水闯天下时,算不上是无亲无故。可是,当时吴家泰自己也还是个穷移民,吴家熊在他哥哥家里只寄住了个多月,就要自己出外觅食,凭着一身气力,在别人的田地上做帮工,收成的季节,就帮着东家卖米。这样捱了四个年头,到了1953年,被一家叫做东兴贸易公司的聘为店员,“职责是替公司从各地农民处采购大米”。 生活虽然还很清苦,但吴记得当时自己因为有了固定的工作,可以自食其力,已感觉十分欣慰。“在印尼,我们可以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人来干涉。在那时候的中国,要这样生存可不容易”。 到了1954年,吴手头上已薄有积蓄,在泗水KEMBANG JEPUN找了一个只有两个房间的小办公室,开设了他的第一家公司——N.V.MAUSUR,经营洋葱、干椰肉、马铃薯和香料卖买与出入口的公司,生意还算不错,吴也在这时成家立室,还先后生了三个儿子。 可是好景不常。1967年,泗水发生排华暴动,到处乱腾腾的。吴家熊把公司交托给不愿出走的长兄,自己带着家眷跑到雅加达。一家人在当地唐人街的一家小旅馆安顿下来之后,吴在JALAN ROA MALAKA街租了一个办公室,重新做起贸易生意来。这是吴家熊生命里的第三个转捩点。打这时起,他的生意一帆风顺,公司越开越多。到现在,大马集团在印尼本土已设立了82家公司,在海外则有42家。头几年,他主要经营贸易,后来业务日益多元化,但贸易至今仍然是集团的业务主干之一,这方面的营业额在1988年度高达2047.8亿盾(约1.23亿美元),占全集团总营业额的18%。 吴开设那么多的公司,究竟资金是怎样来的呢?吴家熊回忆说:“我们赚了钱就储起来,再用积蓄去开办新公司。没有,我们与政治人物真的没有什么特殊关系。我宁愿把生意与政治区分开来。没有,我们也没有什么后台。”吴家熊常常自信地强调这一点。 吴经营的商品贸易一定利润甚丰。在70年代里,当石油价格还兀自上升的年头,吴手头上已有足够的“积蓄”在雅加达和泗水两地大举投资地产。在泗水,大马集团独力发展了一个占地150公顷,共有三组住宅/商店综合建筑以及一个20公顷的运动、消闲等多用途中心的庞大屋邨;目前又在发展另一个更庞大、占地400公顷的屋邨计划。 在雅加达,大马集团最夺目的标志是立于苏迪曼路(JA1ANSUDIRMAN)的WISMA DHARMALA SAKTI,这幢24层高的大厦,是目前大马集团的总址。目前,已完成的建筑还有3000幢住宅平房及一幢公寓式大厦,兴建中的则有两个中级屋邨、一个高级屋邨以及位于雅加达湾的“海滨珠城”(PANTAI MUTIAIA)住宅、康乐及游艇设施综合计划。 从各方面的资料来看,相对于其他印尼华人财团来说,大马集团的确是相当独立的,与政治人物或政府机构没有特殊的关连。不过,在1968年推行的“新秩序”时期当中,吴家熊曾经是印尼及国家后勤署(BULOG,负责粮食及生活必需品的采购及物价平准)的特殊采购代理商。大马集团与当地的其他财团也很少合作关系,唯一的例外是古浓塞巫(GENUNG SEWU)集团。吴的幼子端星与该集团主席吴瑞基(GO SWIE KIE,印尼名DASUKI ANGKOSUBROTO)的女儿吴兰兰是夫妇;而且在上述的时期中,古浓塞巫是后勤署的另一个代理商。两集团合资成立了PUTRA SURYA PERKASA(PSP),其中大马占股权65%,古浓塞巫则占8.4%,由吴端星出任总裁。PSP的业务包括集中在雅加达的房地产发展、财务公司、零售、制造业及消闲设施等。目前,PSP正在建筑大马集团的大马银行大厦。 此外,大马集团与泰国盘谷银行在印尼和泰国亦有相当紧密的合作关系,范围包括房地产、金融及旅游。雅加达的盘谷银行大厦属于大马集团所有,而据悉盘谷银行则是该集团可靠的贷款银行。 吴家熊没有政治后台,也不用依靠其他财团撑腰,竟能在短短23年间,建立起一个拥有124家公司的企业王国,可真不简单。可是,他的成功秘诀却再简单不过:“勤奋与信用”。他说:“我常教导儿子,勤奋与信用比利润更重要。商家看重信誉,那是他的本钱。一旦失去这份本钱,在别人眼中成为一个没有信用的人,他就完蛋了。” 吴家熊强调信诺,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集团以“马”为名,倒也合适。不过,吴说取名“大马”,是因为他们一家人都喜爱马匹。公司总部的接待室以及吴与长子端贤(SUYANTO)的办公室内,都悬挂着骏马奔腾的油画。对于吴端贤而言,“马是一种有效率,有冲劲的动物。”事有凑巧,大马集团的第一家公司成立于1954年,恰好是马年。 近年,年逾花甲的吴家熊已把集团的缰绳交给儿子、侄儿和若干“外人”去执掌。但吴是否真的放手让这些年轻的骑士们自由驰骋,不加左右呢? “他们(儿子与侄儿)都受过高深教育,念过大学,学会了经商所必需的本领。而且,集团的决策都由董事局共同制定,每个董事都有发言权,凡事都由集团决定。”吴本人只有初中程度,但三个儿子都曾留学美国,除了三个亲儿子端贤、端陵(DWIYANTO)和端星之外,吴还有两个养子。他们少时都被送到新加坡去念华文小学和中学,吴的两个侄儿(长兄家泰的儿子)端华(HENDRO SANTOSO)与端平(SLAMEL SANTOSO)也是受华文教育的。因此,吴家两代的华文程度都不错,这在印尼其他华人富豪家族中是比较少有的。 吴家熊共有五子,三个亲生儿子目前都是大马集团的主脑;另外两个儿子是收养的,都没有在集团内担任重要的职务。吴的长兄家泰的两个儿子亦任职于集团,而且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吴端贤(SUYANTO GONDOKUSUMO):吴家熊的长子及准继承人。现年43岁,在新加坡华中初级中学毕业后,赴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经济学;1979年学成回国,自此一直在大马集团协助父亲。“我从11、12岁起,便经常陪父亲到各地公干。那时候,我老爱向他问这问那的,有时把他吵得不耐烦,就把公司的业务会议记录给我当读物!我初在公司任职的时候,头一份差事是在开会时做书记,记录会议的内容……。”也许因此他自小便养成爱阅读的习惯,每天清早都看报,读杂志,吸收新知识和新主意。 目前,他是大马集团以及其国际业务分支——DMT 集团的总裁,并且是大马集团金融分支的控股公司DSS的董事总经理。 吴端陵(DWIYANTO GONDOKUSUMO):吴家熊的次子,现年41岁。他酷爱烹饪,集团属下的特许经营连锁快餐店CALIFORNIA FRIED CHICKEN由他一手策划。他也是南加州大学毕业生,主修商业管理。他是PUTRA SURYA PERKASA (PSP)的董事,协助三弟端星经营这个集团,专主制造及零售业务(快餐及时装)。 吴端星(TRIJONO GONDOKUSUMO):吴家熊的幼子,40岁,古浓塞巫(GENUNG SEWU)集团主席吴瑞基(DASUKI ANGKOSUBROTO)的女婿。毕业于南加州大学,主修市场学。他是大马集团(60%)与古浓塞巫(8.5%)合资经营的PSP集团总裁,专主金融、地产及消闲设施等三方面的业务。 吴端华(HENDRO SANTOSO GONDOKUSUMO):吴家泰的长子,49岁。1966年在爪哇玛琅市的华文中学毕业(翌年,该中学和印尼其他华文中学俱被政府关闭);同年,加入吴家熊的公司。33年来,他一直是吴的左右手,目前是大马集团房地产部的控股公司DHARMALA REALINDO的董事总经理。大马集团目前在雅加达湾兴建的“海滨珠城”(PANTAI MUTIAIA)计划,是印尼第一个在填海地上建筑大型屋邨及消闲设施的项目,令他声名大噪。他是印尼房地产公司协会的司库。 吴端平(SLAMET SANTOSO GONDOKUSUMO):吴端华之弟,47岁。在新加坡NGEE ANN技术学校毕业后(主修财务及商业),即加入大马集团,担任金融方面的工作,后亦涉足贸易业务。目前任大马集团财务及会计董事,最近并被委任为大马银行的董事总经理。 张源波(MICKEY THIO):大马集团在80年代初开始招纳外人,担任要职。张现年42岁,加州州立大学商业管理学硕士。在大学时期,他与吴家兄弟是篮球队友。1983年加入大马集团,目前任财务及会计董事,并兼任大马银行董事以及DEEMTE ARTADHARMA证券公司、DEEMTE HOURGLARS精品店等公司的董事总经理。 “印尼会继续是我们主要业务的发展中心;其次则是阿细安(ASEAN,即东南亚国家协会)各国。我们以印尼为基地,是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熟识这个国家,而阿细安则是我们的近邻。”吴端贤透露大马集团的总营业额,有75%来自印尼本土的业务。“我们是印尼人,只有印尼当我们是公民;在其他地方就只会变成外国人,被当作外国人看待。况且,印尼的发展机会也比其他许多国家为佳。” 吴家熊在70年代中进军地产和建筑业。吴端贤则在80年代初直闯金融业。他认为:“那是发展得最快、潜力也最大的部门。我们现在已拥有一家银行,还有一个提供各种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财务公司纲络。” 至于90年代,吴端贤则认为在印尼,工业产品市场的发展会是各业之冠。“我们集团的产品过去主要行销国内,从现在起,则会致力开拓出口市场。我们在目标是生产符合日益蓬勃的消费品市场需求的加工产品,因为在未来的十年里,消费者的购买力会有极大的增长。不过,我们的金融服务部门今后的收益也应该会保持稳定。”他希望把集团的业务伸展到各行各业,并且指出大马集团最近在电子和机械工业方面的发展,例如取得日本爱华(AIWA)电子产品的印尼独家代理权,以及与香港东茗(TOMEI)集团合作在印尼设立电子零部件及微型机械制造厂等等,就是这个政策的实例。 吴家熊先生在带领大马集团走上一条前程光明的大道的同时,仍然时时挂念家乡的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这种情怀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为浓烈。1993年他的以大企业家高瞻远瞩的眼光,毅然斥巨资在丰泽区东海镇开发泉州东海滨城。滨城第一期工程1.3平方公里,六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建成并交付使用的翡翠园别墅、明珠园别墅、福乐花园、商住楼、福怡居公寓及工业厂房建筑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入住1800多个单位引进大批无污染轻工业,形成东海工业走廊,目前已投入的工业项目有20多家,投产项目包括建材、彩陶、五金、皮革、金属、涤纶布、文化用品、高科技产品等行业;其配套设施有:1995年建成,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的东海滨城学园。该学园由美国著名F+S+B工程建设公司设计,占地237亩,共投资1.3亿元,学校分设艺术幼稚园、小学、中学部;首期建成幼稚园、小学,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正在筹建高中部,最终计划容纳3000名学生;199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东海滨城综合运动场包括:游泳池、儿童戏水池、篮球场、网球场、室内健身房、咖啡厅等设施。东海中央大街(宽70米,长3800米)已建成通车投入使用,绿化工作随工程同步进行。 目前,一个集工业、商业、旅游、住宅为一体的新型海滨城市,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