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医学专家刘士铮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我的第四内弟刘士铮从事医疗、科研已40多年了。50年代他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支援我国西南地区,分配在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担任医疗、科研、教学工作。1977年在香港行医,考获香港医学委员会注册医生执照,是一位医学老专家。 参加学运 迎接解放 刘士铮1933年生于泉州市,他的父亲是一位爱国归侨医师。旧中国家乡匪患横行霸道,民不聊生,其父为乡民诊疗,经常受到反动派敲榨勒索,刘士铮从小对反动派很痛恨。1947年秋至1949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伪军警疯狂镇压各地群众和学生反饥饿运动。当地有中共地下党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学校师生闹学潮反对法西斯统治,读初中的刘士铮是一个进步学生、参加学潮的积极分子之一。 解放初,政治土匪潜伏围攻区公所,杀害区干部,有的青年思想顾虑。刘士铮初中毕业就在新成立区政府领导下,首批参加征粮工作,迎接过境南下解放军。 1950年春季,刘士铮被区政府推荐读高中部。他勤奋学习,注意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抗美援朝宣传工作,学习成绩优秀。1952年秋,他以同等学历,考取第一志愿进入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本科班。该学院原是美国教会办的大学,当时在海内外颇有名气,不久改为中山医科大学。 攻读医学 支援边区 1952年秋至1957年春刘士铮医科大学毕业,在校期间各门功课成绩优良,担任班代表、团支部书记,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两次被学校选拔留苏未成,因强调“出身成份”,刘士铮出身华侨家庭,有海外关系。 毕业分配时,刘士铮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服从分配,支援边远地区,到四川医学院(现改为“华西医科大学”)内科教研室工作。刘士铮安心边区工作21年,与医院一位四川籍医务人员龚淑君女士结婚,生了两个男孩子。龚淑君是一位贤内助,支持刘士铮钻研业务。 钻研医术 精益求精 刘士铮在四川医学院工作期间,在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医学。1959年党中央、国务院向科技知识分子提出要“闯科学高峰”,刘士铮的医学基础扎实,在领导和同事支持下,经多次动物实验成功后,继在临床正式开展“心导管检查术及血氧分析”,是西南地区首先为病者诊病的检查,为临床开展“心脏直视手术”提供了先决条件之一,当时心脏直视手术属于心脏禁区。刘士铮成为该医院直视手术科研小组成员。 1960年刘士铮出席“四川省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并作典型发言,他是一位年轻有突出成绩的医学工作者。同年四川医学院“心脏直视手术小组”评为先进单位,由另一位同事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刘士铮刻苦钻研医术出了成果,破格提升为内科讲师,是当时全国最年青的一位临床医学讲师。他担任医院管理组长(相当于主任医师职务)、内科心脏专业小组副组长,除负责内科学、内科基础学的讲课任务,指导临床实习进修生外,还向专区级医务科主任传授医疗知识。他在该医院成为依靠力量,参与病房管理、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也负责内科门诊组长及急诊工作。该医院设有高干病房,他常为中央、省级领导患者诊病及会诊。 该医院组织医疗队到农村巡回,刘士铮担任大队长指导医疗。有一个60多岁男性农民,入院时被全科主治医生共同认为是晚期转移肺癌,已无药可医,也不能手术。病人住人刘士铮分管病房,士铮反复深入检查病人,发现他有明显的感染现象,故不采取放弃治疗,而改用大量抗生素和积极支持治疗方法,病人一天天好转,经X光片显示肺上原有的大量球状阴影也一天天缩小,坚持治疗一月后完全消失,最终彻底治疗,诊断这位农民患了“金黄色萄葡球菌肺炎”。过后此病例成为典型个案之一,刘士铮所领导的病区评为先进单位。 刘士铮写了不少医疗文章及著作,发表于国内外刊物杂志上。例如: ①EBSTEU MAEFORMATIEU(埃布斯坦畴形《中华内科杂志》) ②有机硅消泡剂治疗肺水肿临床研究,以集体名誉刊登在《中华医学》(中文及外文版)。 ③“心脏检查的基本功”,由刘士铮独力写成,以四川医学院名义刊印,以后由中央卫生出版社出版,此书深受基层医生欢迎。十几年后,刘士铮在港行医,还收到来自内地1000多封信,要求重印。 ④刘士铮参与“心脏直视手术临报告”的写作,该文刊登于《中华外科杂志》 热爱祖国 服务港区 刘士铮的父亲长期病倒在菲律宾其次子家里,因年过古稀,思念在四川工作的四子刘士铮、媳妇龚淑君及两位孙儿。为此,刘士铮才提出申请往菲律宾探望亲人,帮助诊治父病,得到了四川省有关部门的特殊批准。 1976年,他的父亲不幸病逝,菲律宾多家医院以高薪拟聘请刘士铮,被士铮婉辞。他本想再回四川,但已办离职手续。经过再三考虑后,决定回到香港定居,但香港不能随便行医,要通过医政部门严格考试后才能被确认,他积极应考,获得了香港医学委员会注册医生执照,随即租屋办医疗诊所,于今已22年。 他为香港居民病患者看病,对生活贫困的照顾少收费,诊疗认真负责,得到病患者的赞扬。如有位78岁男性病者,患全身进行性黄疸,经详细检查为胆道泥沙石阻塞,病人拒绝手术,而且手术危险性很大,费用也高。刘士铮运用经验和知识用药使黄疸逐渐消退,最终完全消失,追踪3年未再复发。 刘士铮在港行医,经常与内地医学界联系进行学术交流,力尽所能及捐资支援家乡修桥筑路、办教育。 教子有方 后继有人 刘士铮与夫人龚淑君对他们的孩子,坚持以“诚加灵、严加理、学加体”的家教方法。通过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使按自己长处健康成长,让他们明白做人的原则,积极向上、勤奋踏实、全面发展。诚信诚实,又要精灵(则不能蠢);严格要求,又使其明白道理;学科成绩要好,而不能忽略文体,有才无德则遗害更大,有才无“体”则才无所倚,空有其才。所以要全面发展,两个孩子从小学科成绩好,体育好,都是成都少年游泳队代表,暨南大学游泳队尖子。 刘士铮夫妇还尽量做到成为孩子的严亲、良师、益友,对孩子持开明民主,让孩子有问题时敢和父母讨论研究。教育过程不打、少骂、多讲理,让他们尽量体会到父母是从善意出发,是为他们好,并通过以身作则,经一事长一智的过程,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和战胜困难、勇气和信心,使他们做到对人对事,不卑不亢的正义气概和冷静务实的态度。 目前刘士铮的长子刘春键留学美国获得学位,在一家美港合资电子公司任高级工程师;次子刘铮键于暨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现在澳门医院任医师,继其先祖父及父亲医务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