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闽南民系 > 文化交流

泉州台湾关系概述

发布日期:[2008-04-08] 阅读人:1637  字号:      

  泉州与台湾一衣带水。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泉州知州汪大猷亲临澎湖视察,建造兵营,留屯水军。划澎湖属泉州晋江县管辖,有争讼者,决予晋江县署。

  元至元八年至三十一年(1271~1294年)间,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屡次派员到台湾进行宣抚。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撤澎湖巡检司。但官兵仍经常巡哨台、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林道乾据台湾海滨地区扰民,都督俞大猷率兵击之。同年明朝廷复置澎湖巡检司,仍属泉州府。嗣后再度裁撤。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增设游兵,春冬汛守澎湖。设游击将军、总兵各1员,辖4哨所、20艘乌船、800多名官兵。纳入泉州军事防御体系,春汛军粮由泉州支给。

  明天启四年(1624年),颜思齐(海澄人)、郑芝龙(南安人)率众屯垦台湾。颜去世后,郑继任首领,建立以台湾北港(今笨港)为中心的根据地。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归顺明朝。时值福建饥荒,郑氏在福建巡抚熊文灿支持下,招集沿海饥民数万,东渡台湾西部垦荒。崇祯六年九月,郑氏率部担任明军前锋,在台湾海峡西部与荷兰殖民者进行海战,获得大捷。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郑芝龙之子郑成功率军从金门料罗湾出发,东征台湾。于翌年十二月取得驱荷复台的巨大胜利,建立明郑地方政权。随郑成功道批入台的2.5万人多为泉、漳籍官兵。嗣后,因“迁界”有不少沿海居民东渡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晋江人施琅奉旨平台,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率众降清。翌年,清朝设立台湾府,台湾与泉州的行政隶属关系终结。但仍有不少泉州人先后入台在政府机构和军队中任职。

  施琅率军平台后,泉、漳人纷纷移居台湾。经不断移民、繁衍,至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台湾汉族人口增至254.5万余人(据《台湾通志·人口篇》)。至1986年,台湾1900多万人口中,祖籍泉州的估计达850多万人。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起,英国、法国多次派兵觊觎台湾。泉籍台胞从人力和物力上大力支援官兵,并组织义勇与官军协同作战,击退来犯之敌。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给日本,泉籍台胞又与其他台胞坚持三年多的反割台斗争。其后又坚持抗日斗争,直至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移居台湾的泉州人,带去先进的农业、渔业、手工业、建筑技术和科学文化,积极参与台湾的开发建设。地缘和血缘关系的密切,形成泉台两地人民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文化、经济交往频繁的独特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台湾海峡两岸出现暂时的对峙局面。海峡隔不断泉台两岸关系,更隔不断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台湾各地的泉人纷纷成立同乡、宗亲社团,以互助互济,加强同国外乡亲和家乡的联系。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及1981年以来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的构想后,经两岸人民共同努力,泉台两地交往不断增多,出现了台湾同胞返乡寻根谒祖热潮。他们积极参与泉州的各项建设事业,谱写了泉台关系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