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闽南民系 > 文化交流

泉州先人迁台原因

发布日期:[2008-04-08] 阅读人:1637  字号:      

  泉人迁台,由来已久。目前已发现的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迁居台湾的泉州人,是泉州内地德化县星坊南市苏氏和上涌赖氏的族人。据《德化使星坊南市苏氏族谱·序》云:“(苏氏一族)分于仙游南门、兴化涵头、泉州、晋江、同安、南安塔口、永春、龙溪、台湾,散居各处”。这篇序文系苏氏七世祖苏钦写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序文既写于南宋初,则苏氏族人散居台湾,至少可以上推到北宋末年。赖氏则繁衍了现今台湾彰化县院务三佳村的赖氏乡族。迄至元代,泉州海外交通发达,加上澎湖设巡检司,隶属泉州路晋江县,泉人移台者日渐增多,然而,直至明末第一次移民高潮到来之前,这种迁徙如终是无组织的个别行动。泉州大量移民台湾是在十七世纪以后,明末郑芝龙据台时期、清初郑成功复台以后的郑氏政权时期和清政府统一台湾以后的康、雍、乾、嘉时期,被史学界称为三次移民高潮。

  泉人由零星的个别迁台变为有组织的大批移民台湾,原因何在?分析起来,其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山海有余而耕地不足,无法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孕育了必然要面向海洋另谋生路的内在因素。

  泉州自西晋末晋人衣冠南渡,沿江而居,历经东晋、南朝、隋、唐和五代六百多年的积极开发,境内的主要地区,大致在此期间先后拓垦,州县亦随着拓垦地区的扩张而不断增置。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泉州户数35571户,人口23.8万余人。户数是二百年前的近三倍,人口增加了近十一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泉州“割所属莆田、仙游别为兴化军,长泰归漳州”,地域缩小了,人口急剧上升的趋势却依然如故。到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泉州有25万户,人口130余万,州城人口约20万。一方面是人口猛增,另一方面是土地开发达到饱和状态,于是呈现出了耕地严重短缺的现象。宋惠安谢履诗云:“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反映出当时泉州在陆地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这使泉州人不能不利用“州南有海浩无穷”的条件,采取“每岁造船通夷域”的方式,以发展海外贸易来增加收入以缓解人与地紧张关系。连横在《台湾通史》中所说的:“当明之世,漳泉地狭,民去其乡以拓植南洋,而至台湾者亦夥。”

  二、频频不断的天灾人祸,在泉人适台进程中,起了变零乱个别行动为有组织成批迁移的催化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泉州的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六县,在明清两代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226起。截取与泉州人三次移民高潮的相应时间,即从明崇祯四年(1631年)至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185年中,发生天灾93次,其中全府性(包括占半数县以上)的大灾害达41次。水灾、旱灾、地震、台风、瘟疫等,使得乡村个体农民,没有招架之力和喘息之机。以其坐以待毙,不如弃走求生。于是,当明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以“人给银二两,三人给牛一头”,招集沿海灾区饥民往台开垦时,“一时聚众,达数万人”。

  清兵入关,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弃文就武,立志反清复明,一场长达15年的抗清战争,在以泉州大地为中心的闽南沿海展开。拉锯战的结果,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为禁绝沿海人民对郑成功的支援,实施了野蛮的“迁界”政策。泉州是迁界重点,劫难空前,沿海四县被划为“弃土”的良田达54.7万亩,占福建省“弃土全部”的四分之一。战乱和迁界导致大批的部队和难民东渡台湾,形成了泉州第二次移民台湾的高潮。自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克塽降清,台湾的人口约增加了12万至15万,其中大部分是泉州籍的郑成功子弟兵和泉州沿海居民。

  三、港湾密布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造船、航海业,使泉州人视海洋如坦途,朝发夕至地东渡台湾,较之他籍尤为容易。

  以海为生的泉州沿海居民,自古练旅游活动非凡的驾驶海洋的本领。宋元时期,泉州号称“东方第一大港”,与亚、非、欧洲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通贸易往来。泉州的造船业也以载重量大、吃水深、性能好、抗风力强而著称于世,开出了一条万里之遥的海上丝绸之路。相比之下,仅一水之隔的台湾岛,朝发夕至,显然不在话下。

  明清时期,泉州人东渡台湾,沿海台县可从不同的港湾启程。起点港口有:府城的后渚(刺桐)、蟳埔、东石、乌屿,晋江的蚶江、石湖、祥芝、永宁、深沪、福全、围头、东石、安海,南安的石井,惠安的崇武、秀涂、大岞、小岞、峰尾、獭窟、辋川、白崎、黄奇,同安的刘五店、澳头、浯屿和厦门港等港口。由于泉州海岸线与台湾两部海岸线几为平行,距离最近,从上述各港口启程,快则八更,慢则两昼夜,即可抵达台湾的基隆、淡水、红毛、梧栖、鹿港、笨港、布袋、鹿耳门、安平、打狗等港口。 四、“泉州人个个猛”的天性,加之台湾移民史上的重要角色多为泉州人,在心理因素上不啻是一针强心剂。进取精神和信赖心理的结合,体现在行动上的一呼百诺,浩浩东渡。

  为了谋生,或为了追求更丰厚的利润,历代泉州先民,甘冒九死一生之风险,远涉重洋,浪迹天涯海角。台湾距离既近,荒地极多,且环境相似,气候相宜;特别是清康熙后台湾已处在一个统一政权的统治之下,已经过数十年的开拓垦殖,不再像移民初期那样有“人到辄病,病即死”的威胁。所有这些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于是,当故土谋生艰难之时,当乡亲东渡台湾垦荒为田时,泉州人纷纷成群结队相率而往台湾。他们“毕路蓝缕,以启山林”,于荆棘丛莽中辟出新天地。其业绩又鼓舞了更多不甘落后的泉州人浩浩东渡。在移民高潮的冲击下,清廷严禁偷渡往台的政策数紧数驰,最后以彻底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