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闽南民系 > 文化交流

保护闽南文化遗产 增进同胞合作交流

发布日期:[2008-04-15] 阅读人:1637  字号:      

保护闽南文化遗产 增进同胞合作交流

陈少牧

  一、

  闽南文化是从历史上出现过的西晋“永嘉之乱”后的“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唐代初期的“开漳圣王”陈元光入闽;唐末五代的王潮、王审之治闽和“靖康之难”的宋王室南渡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高潮所传入的中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原闽越土著居民的本土文化,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中原文化的传入和古越文化的演化以及海洋文化的交融,使闽南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海外文化性格,是一代代闽南人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

  闽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了相当完整的中原古典文化的文脉,积淀了丰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特征。在现代闽南人文环境与社会生产及生活中随地可见,随处可闻。闽南社会中的家居生活、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人际关系、文学艺术、穿着服饰、建筑民居、生产经营活动等无不鲜明地展现了其浓厚的“汉唐遗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弘扬光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地处我国海峡西岸,有着数以百里的漫长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拥有众多的天然良港,尤以泉州“刺桐港”最具影响,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港口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史迹,在宋元时期已发展成为当时的“东方第一大港”。南宋诗人刘克庄曾赋诗曰:“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樵耕必业儒,惟有桐城南廓外,朝为原宪暮陶朱。”“州南有海浩无边,每岁造舟通异域”; “涨海声中万国船”,“市井十洲人”。反映的就是当年泉州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真实写照。在经年不断的海外经济贸易往来的活动中,闽南人民向海外各国人民学习到各种有益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经验,文化艺术精华和生活消费方式,极大地充实和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完善了自身的人格品位并外化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积极的物质和精神动力,丰富了闽南文化的内涵,可谓是受益匪浅。

  在海上贸易与航运生产生活的同时,也有大量的闽南人移民海外,侨居于异国他乡,尤以东南亚各国为盛;此外还有不少的闽南人迁往我国的台湾和香港、澳门定居。他们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及闽南文化带入侨居国和定居地,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闽南文化在这些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得以很好的传播和发展,扩大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闽南文化的影响,促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及港、澳、台同胞之间交流与合作,对双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

  闽南文化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特质,而且还具有古越文化和海外文化的多元文化特征,有着积淀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比比皆是,星罗棋布,是闽南文化最具代表性和最富影响力的城市之一。泉州市始终将闽南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摆在十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使闽南文化遗产在泉州得到了十分积极而又卓有成效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一)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一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在泉州,最具闽南商业文化和建筑文化代表意义的中山路古商业街区采取“洗脸式”的有效方法,对原有建筑物、危旧建筑物予以“修旧如旧”的修复或重建;拆除路面电线电竿,恢复了中山路骑楼雨廊建筑特色的古商业街区历史风貌,成效显著。 2003年被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委员会授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奖”。还有如城南片区的聚宝街、青龙巷等历史街区;后城旅游文化历史街区;三朝古街巷历史街区等的保护,也是十分出色的。

  二是对现存的具有特别重要的特色和保护意义的历史建筑群、建筑物的保护。如对中华民族杰出的86历史人物之一、我国明代伟大的思想家李贽故居的修复和保护,并铸李贽纪念铜像置于纪念馆中供后人瞻仰凭吊,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人文气息;还有如府文庙广场及庄际昌状元祠、蔡清祠等的全面整治和修建,成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群,府文庙也被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像蔡浅(资深)、杨阿苗等闽南古民居建筑群的保护也都是十分值得一提的。

  三是对新发现和挖掘出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建筑物的保护。如前几年津淮街改建时挖掘到的大量的伊斯兰教徒墓葬群实物,悉数保存于中国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近几年发现的锡兰王子留居泉州的故宅——世家大院、世家坑等的保护与挖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南片区旧城改造中,挖掘到了泉州古城南大门——德济门遗址时,能做到顾全大局,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重,毅然放弃原来已规划设计完毕的改造建设方案,拆除周边与历史年代不相协调的建筑物,将德济门遗址完整保护下来,并设计为开放式的遗址广场,供人们参观学习和了解古城和古建筑史。

  四是在旧城改造中对古城历史风貌和特色的有效保护。由于历史的原因,泉州是政府机关一直以来都设在古城的闹市之中,道路狭窄,交通不畅,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市民的生活与工作,旧城改造势在必行。主要是对打锡街、涂门街、新门街、百源路、南俊路和北门街等历史街区和相邻道路的改造和重建。既考虑到路面宽度与建筑物高度的有机协调,又考虑到保存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和特色,还考虑到对改造街区中的历史遗址、遗产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大部分的建筑物吸取了闽南建筑红砖白石的传统选材,沿用了闽南建筑燕尾柱脊坡顶的建筑风格以及出砖入石的建筑手法,彰显出泉州城市建筑的与众不同之处,形成泉州城市建筑令人过目难忘和记忆犹新的唯我形象,深受海内外同行专家学者和市井百姓的交口称赞。

  (二)在城市文化所根植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方面:

  一是对城市赖以生存的山体资源的保护。泉州在修编城市发展远景规划时就明确提出保护城市文化景观形成所依托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建设性建议,就提出了保护好“四山两江”的合理命题。着手对清源山、桃花山、紫帽山等主要山体进行整治和保护,清理了违章搭盖建筑;有效地制止了对山体的开挖毁林等行为,封山育林,保护山体范围及周边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遗产,还“四山”本源。清源山除被授予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外,还于近日荣获中国首批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提名荣誉称号。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无尽光彩。

  二是对泉州人民“母亲河”晋江、洛阳江和海洋资源的保护。针对泉州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企业生产中的大量工业废水和废料直接排入晋江、洛阳江和海洋,造成泉州人民“母亲河”晋江、洛阳江水域和海洋资源的严重污染,河岸植被情况堪忧,生态平衡系统严重失调,水质明显下降等突出问题,严重危害城市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也不利于古城的保护。泉州市大力抓好晋江、洛阳江和海洋资源的环境保护,重新修建晋江两岸的防洪大堤,并结合泉州古城的历史建筑特色,将防洪大堤建成城墙堞垛的独特形式,排水闸门则建成古城门楼式,防洪大堤外侧墙体则镶嵌了反映泉州历史文化发展的铜雕,使之与历史文化名城浑然一体,令人拍案叫绝。加强管理和监控,保护河岸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使泉州人民“母亲河”晋江、洛阳江水域和海洋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对古树名木和古城区河网水系的整治与保护。古树名木的保护也是城市所根植的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泉州古城区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树名木,如开元寺内最著名的已有一千多年生长历史的桑莲古树、菩提树,遍布全城的古榕树、刺桐树,还有其他的名贵花木,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也都注意了保护,道路绕树而过,建筑远离古树名木而建。对全市的古树名木进行登记造册,指定直接责任保护人,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诊治和喷药,保持健康良好的生存状态。同时还对古城区内的八卦沟、内沟河、平原渠、剖腹沟等传统的河网水系进行了整治,展示了古泉州“小桥河上跨,清水绕城走”的历史原貌。

  四是大力修复和建造公园,营造适合人居的优美生活环境。改革开放前泉州可以说几乎是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园,与历史文化名城和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开放城市的名称极不对称。改革开放后,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泉州也注重了修复和建造公园的系统工程建设。先后修复了泉州古代八景之一的“东湖荷香”――东湖公园,并建造了泉州著名的古典历史建筑――七星阁于园内;复建了芳草园、中山公园;新建了刺桐公园、江滨公园、森林公园、释雅山公园、西湖公园并于湖心岛上建造了仿泉州著名的历史建筑魁星阁――刺桐阁,成为泉州又一标志性建筑,美化泉州、净化泉州、绿化泉州,营造了适合人居的优美生活环境。

  (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一是对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的维护。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喇嘛教等世界各大教派在泉州并存并延续至今,这在世界上真正是独一无二。还有民间信仰如“妈祖”信仰、“关帝”信仰、“保生大帝”信仰等在泉州各地尤为盛行,也得到较好的保护。

  二是泉州的艺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南音”作为泉州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而且已被列入国务院向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评为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如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布袋戏、提线木偶戏、歌仔调、北管、泉州讲古等,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三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工艺品中的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李尧宝的料丝花灯、德化的烧瓷技艺、惠安石雕、永春的纸质画、装膏人等;民俗风情如拍胸舞、火鼎公婆、嗦啰连、大鼓吹、笼吹、什音、驴仔探亲、舞龙、骀狮等;惠安女服饰,蟳埔女服饰和头饰;还有如素有南拳北腿的“南少林”武术,白鹤拳、五祖拳、花拳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四是传统的民间美食和特产的保护。如深沪的鱼丸、崇武的鱼卷、石狮的甜粿、鲤城的面线糊、泉州的海蛎煎、永春的旁舍龟等;还有如“范志神粬”、灵源万应茶、武夷清源茶饼、源和堂蜜饯、永春芦柑、安溪铁观音等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2006年,泉州共有11项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22项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居福建省首位。

  三、

  泉州众多的文化遗产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文化遗产将进一步推动闽南文化的保护,进而增进泉州与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泉州近十年年来多次举办了与闽南历史文化相关的国际木偶节、国际南音节、国际武术节;以及与泉州积极申报“海上丝绸之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相配合,连续举办了六届“海丝文化节”及南音申报联合国世界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泉州几乎年年都举办各类与闽南历史文化相关的国际或全国学术研讨会;同时,泉州的专家学者、文化团体和手工艺人等也经常出国出境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和文艺演出和传教技艺,传播闽南历史文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为闽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进步,也为福建省与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多年来,泉州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多年来雄踞福建省首位。目前已基本形成有纺织、服装、石化、制伞、电子、造纸、玩具、藤铁、树脂工艺、陶瓷、雕刻、食品、饮料、水暖、建陶、石材、包袋、运动鞋、皮鞋、钢铁、水泥、家具、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灯具、茶叶、水产品、芦柑、造船、航运等行业,并向做大做强“产业群”方向发展。这一切也都有赖于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提供的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的积极帮助和支持,是闽南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支撑和前提条件。

  据统计,在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中,应有数以千万计是属于闽南籍的。这种历史渊源和血缘,奠定了闽南地区和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之间不可分割的亲近与融合关系,最为突出的是表现在文化的同根同祖的亲缘关系上。值得一提的是,福建与港、澳、台地区之间,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闽南文化更是增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基石。闽南文化的丰富资源对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使得很多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纷纷前来祖国大陆寻根探源,谒祖朝宗;观光考察、投资兴业、捐资助学。闽南文化一定能够成为福建和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之间密切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与纽带。

  改革开放以来,散播在世界各地的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中的各界闽南籍人士,为了家乡的繁荣与复兴,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努力和工作,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建设上,给予福建特别是闽南地区极大的支持和投入,为闽南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并跃居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闽南地区当前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现有的各个名牌产品和企业的成就与影响,既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又有闽南各界人士的共同奋斗,但也都与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中的闽南籍同胞的倾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密不可分。加强对保护闽南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增进福建尤其是闽南地区与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合作交流将起到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

  作者为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