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泉州民俗

半城烟火半城仙 民谚里的泉州年俗

发布日期:[2022-02-18] 阅读人:1637  字号:      

  民谚里的年俗

  ■本期执行:张美娟

  初一场

  初二场

  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

  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

  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

  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

  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

  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

  十四结灯棚

  十五上元丸

  

  寺庙里的香火味也是年味

  

  除夕晚跳火群

  “泉郡人文之盛,甲于全闽。”

  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地方民风、民情最朴素和直接的体现,也是地方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方式。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在这里,三步一寺,七步一庙;在这里,红砖大厝,古街小巷,仍然保留着最传统的闽南年味。

  在泉州,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称之为“过年”。在这里,要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完了。尤其是民间依然保留着不少过年的传统民俗,年味十足——比如南安英都镇为游春祈丰年而在每年正月初九举行的“拔拔灯”仪式、晋江永和镇山前村的“火把节”;比如有些人家会在大门后摆上一根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俗称“门蔗”,喻意来年生活越过越甜、渐入佳境;比如新年送橘子、插“春枝”、互道“恭喜”;还比如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会有“听香”的习俗等等。

  福建民间文学交流中心研究员、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洪泓表示:“泉州民俗是保留比较完整的。现代人与古代人一样,都盼望过节,因为节就是丰收。我们所过的节日,都是约定俗成的。有人认为它的味道变淡了,我认为是没变,变的只是时间,是时代,是仪式感,不变的还是风俗和敬畏之心。”

  洪泓向记者解读了过年这些民俗:

  大年初一,会一大早起床盥洗,穿上新衣服,先去正厅祭拜祖先,吃早餐后跟家人结伴出门,到亲朋好友家去“贺正”(恭喜的意思)。长辈们会回赠红包,以前是请喝甜茶,寓意新的一年从头甜到尾,现在一般是请吃糖果。

  初二是回娘家日,俗语称“母鸡带小鸡”。以前的“回娘家日”是在正月十一、十二,即民谚里所说的“正月十一请女婿和正月十二倒去觅”,后来约定俗成改为正月初二日。

  据洪泓介绍,如果是新婚后首次回娘家,这天,娘家要准备两支“挂尾蔗”及两只活的“带路鸡”给女儿和女婿带回家种植与饲养。甘蔗要用红带子绑住,以示祝女儿女婿同甘共苦、白头偕老。至于那两只“带头鸡”,则是希望女儿和女婿多子多孙。

  如果女儿还没有生孩子,娘家要送一对灯,名为“鸡角公灯”和“白莲花灯”,预祝早生贵子。

  正月初四是接神日,各家各户要在门口备香桌、上果子糕,点香烧金纸,迎接去年十二月廿三送上天的神明。

  初五舀肥和初六隔机风俗跟闽南的地域有关系。“以前我们是农耕文化,初五舀肥意思是要开始捡牛粪、羊粪等农机肥了,因在开春时,田地会燃烧秸秆,增加土地肥力;初六开始织布,意思是开工了。古时,闽南制造业是丝绸,有种植大片桑树和养蚕,慢慢变成是以农桑为主。”

  正月初七是众人的生日,俗称“众人生”。这一天,家庭主妇早早煮好面线,要特别加上剥壳后的鸡蛋、鸭蛋,每人两个,俗称之为“一鸡一鸭,吃到一百(岁)”。

  正月初九是泉州一些地方的“天公生”。对这天的重视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年兜”,人们在初八晚暮色初合就摆上八仙桌了,一般选在家中的厅堂之外,面朝天空进行祭拜。现代套房可在客厅的阳台或大窗前跪拜。

  十三吃糜配芥菜。春节的芥菜经过霜冻,味道是最甜的,刚好解解春节前面几天大鱼大肉的油腻。

  洪泓称,正月十五,泉州还有“正月十五听香小仙梦”之俗语,也有“听香”民俗。即这天晚上,一些姑娘到自家厅堂上,在神明前焚香,祝告自己心中亟待解决之事,祈求神明指点迷津。然后手执一炷香,按占卜准许的方向移步至目的地,躲在某户人家门边或窗下,以听到屋里人家说的一句话,凭此解析所问之事的结果。如果元宵听得不过瘾,耐心等到中秋夜,还有机会再听听。现在市区祖师公仍保有“听香”民俗。

  正月十五,各地的民俗不尽相同,比如在洛阳镇,有海神巡境,包括上午的“镇境”和傍晚的“巡境”;比如天后宫一带,会举行“乞龟”仪式。一袋袋大米堆成米龟,人们会从头到尾摸遍米龟各个部位,一边摸一边念:“摸到头,起大楼;摸到嘴,大富贵;摸到尾,有头又有尾……”当天还会举行“点睛”仪式,为摸龟者祈福。

  “十五元宵灯,十六煞了心。”吃完上元丸,闹过元宵,年就算过完了,接下来,就要开始收拾心情,投入新一年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了。

  “民俗有意思的是,它是很多传统教育的约定俗成,把很多好的寓意集中在春节初一到十五,因为这是一年里难得的相聚,古代人回乡辛苦,现代下南洋的回来一趟也不容易,会有说不完的话,刚好抓住这个机会,互相串门拜年,叙叙旧,互相展望下未来。”洪泓说。

  

  互给小孩们发红包,讨喜气。

  

  白白胖胖的碗糕咧开嘴“发笑”

  

  春节各种炸物

  在年俗里体会年味

  对于过年,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独特记忆。记者采访了三位市民,看看他们是如何回忆自己的“年味”的。

  18岁开始参加踩街活动

  “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元宵夜的泉州是一幅“光明之城”的盛况。

  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党委副书记何昭峰说,泉州的元宵节素有“上元小年兜”之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沿街店面的花灯都是店家自发挂上去的,中山路有踩街活动,文化宫里有攻炮城、猜灯谜活动,各街头巷尾都是提着自制的“公鸡灯”“橘子灯”“绣球灯”游街的市民,大家牵着小孩子,赏花灯看踩街。

  少了踩街的元宵节总觉得少了一点乐融融的年味。当时年仅18岁的何昭峰还在艺校,第一次参加元宵节踩街活动,从此与踩街结下近20年的不解之缘。

  “当时,泉州各县市、各大型国企、企事业单位都要准备表演节目参加,各县市还要再准备一辆大型花灯彩车。除了彩车队,还有各个徒步的表演方阵,场面浩大,队伍一眼望不到尾。”

  何昭峰回忆,最早的踩街路线起点在中山公园,沿着中山北路、中山中路、中山南路,队伍一直边走边表演到南门天后宫。后来随着参与人员增多,踩街路线改到温陵路和田安路。

  “那时可谓是万人空巷,锣鼓喧天,大家早早就将中山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爬到树上的,有挤在二楼窗户上的,有站在板凳上的,此时,凸显骑在父亲脖子上的小孩子一派悠闲。大家静待踩街队伍的到来。”

  “各种传统表演节目也是百家争鸣,有南音,踩高跷,火鼎公、火鼎婆,舞龙、舞狮,唱戏、抛绣球、彩绸舞、拍胸舞等等。”

  “当天下午3点左右,彩车、表演方阵统一到中山公园集中,晚上7:30,队伍浩浩荡荡出发,全程约2个多小时。每走到一个主席台,表演方阵就停下来表演节目,之后再继续前行。”何昭峰说,记得有一年,刚走没多久,就开始下雨,冰冷的雨水将他们淋了个透,但大家仍然坚持表演到最后。

  没有攻成功的攻炮城

  安海49岁的颜先生说,自己小时候的过年氛围从春节前三四天就开始了。那时爷爷会请人来帮忙杀只家里养的猪,将大部分猪肉卖了换钱置办年货,会留下一大块肉家里吃。那些日子,奶奶就发挥她的厨艺,各种炸肉炸丸子、蒸鸡卷等。“一闻到香味,就偷乐着终于有肉吃了,因为那时只有过年过节家里才会杀鸡杀鸭。”

  而愿望终于在除夕实现。除夕,家里的各种炸物,在祭祀后,终于被放入火锅里,成为口中的美食。“简单的食物却成为我们记忆深处永远的佳肴。”

  吃完年夜饭,最期盼的就是跳火群。“当时,还跟叔叔们一起住在老宅大厝里。一家人会齐聚在厝埕前,父亲四兄弟四捆地瓜藤堆在一起,像座小山,父亲用稻草将地瓜藤点燃,火焰蹿得老高,待火小一些,家中大小逐一跳跃过去,男的先跳过,女的再跳,大家边跳边嘴上喊着‘旺哦’。奶奶、母亲和三位婶婶最后把未熄的余灰添于瓦片中,口中念着‘担金担银哦……’带回厨房里。”

  跳完火群,我就会约上小伙伴出去玩,然后九点多回来,与弟弟妹妹们等大人发压岁钱。“那时最兴奋的就是收到压岁钱后,回房间坐在床上拆红包数钱,有崭新的十元、五元、两元、五角,大致能收到二十来元压岁钱,然后心满意足地睡大觉。”

  “初一凌晨四点左右,会被叫起来祭拜‘天公’;初二跟母亲回外婆家,初三初四会跟父亲去串门拜访亲友好友。”

  与小伙伴玩得最开心的是十五元宵节,镇里会举办攻炮城民俗活动。“小学时初生牛犊不怕虎,会带上小鞭炮和一些小礼花,约上几个小伙伴,攻炮城去。”颜先生回忆,当时人山人海,炮手们自发有序地点燃手中的小鞭炮,对准约4米高纸糊的炮城投掷,谁幸运引爆里面的鞭炮,即攻城成功。“可惜都没有成功过,倒是跟小伙伴互射小礼花,把新衣服烧破好几个洞,到了初中,就很少再去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