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泉州以“世遗烟火·非遗万象”为主题,推出上百场非遗活动,呈现“满城尽是非遗秀”的盛况。市民游客在吃喝玩乐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古老技艺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活力。
小朋友们体验“泉州刻纸”技艺 (融媒体记者陈小阳 摄)
泉州网10月6日讯(融媒体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黄钊伟 实习生 张泽炯)当千年宋韵邂逅人间烟火,泉州这座“被非遗点亮的活态博物馆”正以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盛宴惊艳世人。国庆中秋假期,泉州以“世遗烟火·非遗万象”为主题,推出上百场非遗活动,呈现“满城尽是非遗秀”的盛况。市民游客在吃喝玩乐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古老技艺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活力。
非遗馆人气爆棚 2小时近三千人预约参观
10月5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门口看到,男女老少纷纷涌入场馆。预约平台显示,当天下午2时30分至4时30分,短短2个小时内就有2999人预约参观,现场近乎爆满。
“这个时间段,我们特意设置非遗工坊沉浸式展演,让花灯、剪纸、竹藤编、梨园戏与观众零距离对话。”该场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尽可能地满足游客需求!”
在剪纸工坊,72岁的剪纸老师洪金枝被一群小孩子团团“包围”。她十分耐心地手把手指导来自天南地北的小朋友。“这是我10月以来第四次现场教小朋友剪纸了,没想到他们这么喜欢这个项目,剪好了他们可以带回去做纪念,我也特别开心!”洪金枝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快看!我剪了一只可爱的兔子,要带回去挂着。”在现场,头戴簪花围的8岁广州女孩小林,举起刚剪成的玉兔欢呼雀跃。这个假日,她与父母专程从广州来泉旅游,顺便进行了一次非遗体验。
一张张喜庆热闹、图案多样的剪纸,承载了市民与游客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散发浓郁的民俗趣味和非遗之美。
小小“少年郎” 演绎“宋江阵”
10月1日至8日,“戏幻岑兜 高甲原乡”——2025天下高甲戏文化周在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举行。
记者留意到,由36名少年演绎的“少儿宋江阵”出现在舞台。他们手持各类风格迥异的兵器,从舞台两侧冲出、围成大圈,轮番到舞台中央展示武术套路,动作潇洒如行云流水,又不失童真萌趣。
说起宋江阵,就不得不提南安市诗山镇钱塘村,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宋江阵十八阵法。此次少儿宋江阵快闪巡演活动,就是由钱塘宋江阵派遣师傅,前往石井镇多家武馆,组建队伍并开展训练。
“我扮演的角色是宋江,武器是龙旗。”作为表演时引领的旗手,今年12岁的张亿达每次训练都会多练多走,熟练地记住路线。洪以安是队内年龄最小的孩子,只有5岁,在教练眼中,他是一个训练时跟不上队伍会哭,却能坚持到底的孩子。
“这些贴近实战的兵器道具,都是此前他们让匠人按图纸根据孩子的身高比例还原打造。”钱塘宋江阵武馆秘书长、《南安钱塘宋江阵谱》编者许学文介绍,孩子们准备此次宋江阵巡演,时间上比较仓促,但孩子们都很努力,一到舞台上表情就认真了起来,现在已经掌握了两个阵型。
借助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的文旅热潮,“少儿宋江阵”巡演作为流动IP,在岑兜村、大盈溪、墟游记、莲塘乡伴田园、中骏世界城、九日山、霞美新能源汽贸城等南安热门场地循环演出,首创水浒英雄扮相的少儿宋江阵,用萌趣飒爽的表演串联全域文旅节点。
“看到这群可爱的孩子学习宋江阵,还能上台表演,我感到非常欣慰,希望孩子们再接再厉!”通过视频,70多岁的宋江阵老师傅许世贵看到了现场情况,笑着一遍遍反复观看。
以拳会友 输赢皆一笑
“五魁!六连!七巧!……”10月5日晚,丰泽蟳埔·簪花里文旅市集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场“拳聚泉州·非遗新生”2025泉州首届划拳超级争霸赛精彩上演。
在泉州,划拳是默契的“社交密码”,更是非遗中滚烫的人情味,承载着“以拳会友、以诚待客”的地方风俗,让市民游客体验在闽南大地传承数百年的生活情趣,感受“泉州划得来”“人生海海 输赢笑笑”新解读。
赛场上,来自各地的“拳”手们轮番上阵,吆五喝六,你来我往,奋力比拼,“拳”声此起彼伏。舞台下,市民游客跃跃欲试,还有的自告奋勇,上台挑战。现场喝彩声、鼓掌声一阵接一阵。
“人人都能打擂,游客也能成‘拳王’。”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设置团队组和游客组。其中,游客组专为游客设置,通过线上报名或现场扫码报名方式,挑战决出当日“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