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闽南“泉”史记】多元文化映刺桐 融通中外照闽南

发布日期:[2024-04-13] 阅读人:1637  字号:      

融媒体记者 黄耿煌 李菁 吴拏云

核心提示 

“拍胸舞”舞出闽越遗风,梨园戏留住古乐雅韵,簪花围带来“海丝”气息,古浮雕展现文化融合,古大厝凝聚浓浓乡情。

“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将中华文明送往世界,又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拥抱踏海而来的纷繁异域文明。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在泉州交融互鉴、和谐共生,“活态”传承。

这就是多元泉州,“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半城烟火半城仙”的闽南文化宝库。

天时地利人和 成就多彩泉州

数千年前,月光下,篝火旁,闽南先民跳起祭祀之舞向闽越盛行的“蛇图腾”献上最原始、庄重的敬意。斗转星移,2024年2月15日,泉州东海中央商务区“龙腾东海·福满泉州”民俗踩街活动举办,粗犷的泉州汉子头戴盘蛇状草箍,以国家级非遗拍胸舞再现远古闽越舞蹈遗风。

在泉州,闽南文化的多元融合、守正创新不是抽象的学术概念,不是博物馆里冷冰冰的展品,而是“活态”存在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天时地利人和,促使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等人类文明瑰宝,沿着历史时空轴线,交汇在名为“泉州”的坐标上。

每年端午节,嗦啰嗹传统习俗总会在泉州上演。(陈起拓 摄)

泉州“僻处海隅”,多次躲开“兵家之争”,辟出一片社会安定发展的“桃花源”,吸引汉人多次“衣冠南渡”,携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交融。同时,泉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航海优势,陆终于斯,海生于斯,季风吹拂,物产丰饶,为古代中国开拓海洋,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交融提供优越的地理条件。

随着海商贸易兴起,泉州一次又一次地立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充分利用“天时”之利推动多元文化融合。自唐以降,泉州城出现“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的盛况。有宋一代是泉州港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统一结束了战乱和割据,开始了新的调整发展阶段。泉州相对平静地由五代时期过渡到宋初,社会经济没有遭受战争的破坏,通过海上交通与东南亚、东阿拉伯海、西阿拉伯海和地中海四大贸易区皆有通商往来,“刺桐城”成了热门词汇。

元祐二年(1087年),北宋在泉设立市舶司,确立泉州官方贸易港口的地位。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349名赵氏皇族迁居泉州,南外宗正司随之迁入。赵氏皇族深入参与海外贸易,泉州港迅速崛起。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到泉州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近百个,海上贸易的深度与广度,比南宋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刺桐港进入鼎盛期,云帆竞发,梯航万国。泉州不仅成为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也是世界文明的交流中心。

泉州之所以能够成为闽南文化的富集区、核心区,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深受海洋文明影响的泉州人,以和平精神、包容尊重的态度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明。“重乡崇祖”“慎终追远”的文化思想、生活哲学,则在泉州人骨子里刻下了延续文化传统的使命感,于是,保护、传承闽南文化的责任,就转化为自发自觉的日常生活行为。“人和”之力,注入了泉州多元文化宝库形成过程中。

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造像老君岩坐落于泉州清源山(陈英杰 摄)

共处共生共荣 文化枝繁叶茂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鲜有一种文化能像闽南文化这样,如此多元丰富且和谐,也鲜有一座城市能像泉州这样,让来源不同的文化在此跨越数千年时光,多元交融,“邻里”和睦。

行走在泉州街头,让人感觉恍若拥有“任意门”,随时会穿越古今、往来中外,不经意间就能遇见闽南文化中闪亮的多元风景。

中心市区短短数百米的涂门街,坐落着宋元中国规制最高的州府级文庙——泉州府文庙,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民间信俗的重要代表——通淮关岳庙。沿街西行,转入中山路。作为国内仅有的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2.5公里的泉州中山路,浓缩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精华,沿街的廊柱式骑楼带着浓郁的南洋风情,百年长街,如今依然人来人往。由南向北而行,立于中山路与西街交汇处的钟楼,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融合了西洋、闽南建筑风格。穿行在充满市井烟火味的西街,抬首便能看到我国现存最高的宋代石塔——东西塔,转身便能品尝泉州各色小吃,尽是最纯正的闽南味道。

千百年来,古老的清净寺,依然矗立在泉州中心市区。(陈英杰 摄)

钟楼、东西塔、西街,泉州古城文化味与烟火味交织在一起。(陈英杰 摄)

向海而生的泉州,处处可见海洋文化的痕迹。宋元时期,法石澳一带航海业和造船业发达,沿江码头众多,如今仅存的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就是当年航海贸易繁盛的见证。顺着道路延展的方向由文兴码头走向美山码头,江的北岸有文兴宫、长春妈祖宫、美山天妃宫三座庙宇,泉州丰富的民间信仰体系可见一斑,这也是地方民众“摇篮血迹”地域感和归属感的乡愁文化符号。

南安市丰州镇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世界上仅存的有关海外交通祈风的记载,弥足珍贵;这些壮观的摩崖石刻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记录12—13世纪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这样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生动范例在泉州俯拾皆是。

开放传承创新 传统艺术出圈

具有鲜明海洋性格、爱拼会赢的泉州人、泉州城,以开放包容、传承创新的特质,不拘一格、务求实效的风格,主导、加速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并发扬光大。在新时代,多元泉州成为“文化顶流”,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热切目光,“活着”的古城迸发出“最闽南”的活力。

当你为泉州随处可见的闽南红砖民厝而震撼时,你可知道,闽南宗祠都采用古大厝的建造风格,“过番”的闽南先人们,早把红砖翘脊、雍容稳实的闽南宗祠立到了天的那端、海的那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印尼等海上丝绸之路触及的国家和地区遍地开花。闽南文化的根随之拓植到了海外,这片“红”,在“海丝”文化的浸润之下,如刺桐花开,不断舒展。

闽南建筑灵动的燕尾脊(陈起拓 摄)

当你为开元寺月台须弥座束腰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感到惊奇时,你可知道,宋元以来,泉州侨居着大量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商人、传教士、旅行家乃至王公贵族,随他们传入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等与本土信仰在泉州和谐共存,并与海洋贸易相得益彰,更深层次的跨宗教、跨文化共存的现象存在于此。三步一宫、五步一庙,泉州城里藏着6000多座寺庙,供奉着500余位神明,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宗教博物馆”。

当你在泉州市区与一片建于清初四进三开间、翘脊飞檐闽南大厝不期而遇时,你可知道,这其实是锡兰侨民旧居世家大院。王子的后裔、在泉州土生土长的“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已成为中国与斯里兰卡的民间交流使者,续写海丝朋友圈交流、融合的动人故事。她的祖先锡兰王子世利巴交喇惹于明代出使中国,滞留泉州,娶了同样留在泉州的阿拉伯贵族后裔蒲氏为妻,在泉州繁衍生息,后代取“许世”复姓延续至今。

当你为超40亿次新媒体流量的簪花围沉醉时,你可知道,发髻上盛开的朵朵鲜花,是在宋代从海上丝绸之路飘香而来。那时,慕名远航至刺桐港的阿拉伯人在泉州定居生活,引进了西域的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等奇花异木。花开时,每日赠予蟳埔簪戴,渐成了女子簪花习俗,也成了海洋文化留给泉州的“网红”印迹。

当你在节假日争抢“闽南戏窝子”泉州的戏票,甚至“先买戏票再订机票”时,你可知道,“宋元南戏遗响”梨园戏、“汉唐古乐”南音、“世界一绝”提前木偶戏以及高甲戏等是随着中原文化入泉,扎根发展。梨园戏这一古老的戏曲、一大批宋元南戏剧目在其他戏曲中早已找不到,而在泉州却得以保留传承。泉州戏曲从唐宋元明清发展到近现代,经千年而不衰,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艺人们对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各种戏剧在并存中互相吸收发展,甚至演绎出泉州本地的新剧种。观众为此如痴如醉,以戏剧为经纬,穿越时空,展望未来,对话古今文化,上演为一出戏奔赴一座城的盛况。

“宋元南戏遗响”梨园戏(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刺桐文脉蕴含着闽南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多元泉州将开放包容、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核传承至今。在这块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交融共生的土地上,泉州成为中国与世界共商、共建、共享的典范,读懂多元泉州,理解“何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