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艺说世遗泉州》出版,通过文学、美术、摄影、书法和民间工艺作品多种艺术形式、多视角展示世遗景点独特的魅力。
泉州网9月19日讯(记者陈智勇)世遗景点,文艺述说。日前,《艺说世遗泉州》出版,通过文学、美术、摄影、书法和民间工艺作品多种艺术形式、多视角展示世遗景点独特的魅力。该书列入2022年泉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2021年7月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在“申遗”成功后,泉州市致力创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泉州市文联积极响应,发挥文艺优势,组织泉州市作协、泉州市美协、泉州市摄协、泉州市书协、泉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泉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共同策划编撰出版《艺说世遗泉州》一书。该书选辑41篇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家散文,邀约泉州书法名家以古代吟咏世遗点诗词为主创作书法作品43件,同时,组织美术、摄影和工艺名家以22个世遗景点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创作美术、摄影、民间工艺作品,分别为46件、46件和22件,较全面展示22个世遗景点的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世界遗产点——府文庙(陈文丕 摄)
洛阳桥 (李祖耀 摄)
《古城掠影》(洪宗洲 摄)
世界遗产点——洛阳桥 (郭宁 画)
世界遗产点——市舶司遗址(张及时 画)
世界遗产点——开元寺(彭新国 书)
世界遗产点——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李德谦 书)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22个世遗点展现了泉州在漫长的历史中,以商贸为中心,带动人口迁徙、宗教、科技、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同时彰显了泉州人前卫开阔的视野、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特质。”《艺说世遗泉州》主编、泉州市文联主席夏丽清说,通过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的一脉相承,和形式多样的美术、摄影、民间工艺作品等多方面呈现泉州港口、城市与腹地联动发展的繁荣景象。期望本书能以艺术方式帮助大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泉州,让历史文脉传承,让城市留住记忆,助力打造世遗典范城市,进一步提升泉州在海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黄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