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泉州古城建筑第五立面整治修缮导则》发布 “四化两指导”让古城建筑“顶”好看

发布日期:[2022-05-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泉州古城建筑第五立面整治修缮导则》发布 

“四化两指导”让古城建筑“顶”好看

泉州网5月16日讯 (记者谢曦 通讯员林聪海)泉州古城建筑屋面,是泉州古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泉州古城建筑第五立面”。近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泉州古城建筑第五立面整治修缮导则》,为除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外,泉州古城范围内既有屋面的整治、修缮和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塑造整洁有序的建筑第五立面空间秩序对“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古城更新尤为重要。作为“抓城建提品质”中古城提质的一环,建筑第五立面的品质提升对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古城形象、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

“泉州古城建筑第五立面具有延伸较广、形式多样、现状复杂的特点:在所属建筑类别上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划分;在屋面样式上有平屋面、坡屋面和平坡结合屋面等特征;在屋面结构上有传统木结构和现代混凝土结构的区别;在屋面现状上存在破损较多、色彩材质不符合风貌等问题。”据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何根据泉州古城第五立面的特点,指导第五立面进行分类整治修缮是第五立面提升工作的难点。

导则通过“四化两指导”措施,即差异化管控指导、图则化修缮指导,净化、序化、彩化和绿化的“四化”要求,明确了泉州古城建筑第五立面管控要素,制定了不同屋面样式的修缮图则,进一步提升古城形象和改善人居环境。

具体而言,导则实行差异化管控指导,总体管控与分区分级管控相结合。总体管控要求对接上位规划,以屋面形式、尺度、色彩、材质、牌匾标识和附属设施作为直接管控要素,以建筑高度与体量作为间接管控要素;依托一、二类风貌区的划分细化各管控要素,提出不同管控策略,进行分区分级管控;对代表性的古城核心区加强精细化管控,突出古城历史文脉。

此外,导则提供图则化修缮指导,分类引导、因“顶”制宜,针对泉州古城范围内既有建筑特点,对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提出分类引导建议;以制定图则作为细化提升工作的切入点,对不同样式、结构、修缮要求和功能使用需求的第五立面制定了安全实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整治修缮图则。

立足改善人居环境,导则还提出净化、序化、彩化和绿化的“四化”要求,规范牌匾标识净化建筑立面,开展序化工作对屋面太阳能热水器、空调主机等附属设施进行归类有序摆放和隐蔽处理,塑造肌理清晰的空间形态;调整与传统风貌相冲突的屋面色彩和材质,优化第五立面整体形象;对符合条件的既有建筑屋顶可实施“屋顶铺绿”,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