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古诗册背后的九日山遗景

发布日期:[2019-08-13] 阅读人:1637  字号:      

 南安丰州九日山自晋唐以来就是泉州的一大名胜,此山素来享有“山中无石不刻字”之美誉,文化底蕴雄厚。

 

  温陵弢社诗人两次踏勘名山古迹,其诗篇除咏物抒怀,还体现出对传说之物的考证,令人遥起追思之念

《两游诗册》集结了温陵弢社20多位诗人的作品

《两游诗册》集结了温陵弢社20多位诗人的作品

九日山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墨客登临吟诵的胜地

九日山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墨客登临吟诵的胜地

  南安丰州九日山自晋唐以来就是泉州的一大名胜,此山素来享有“山中无石不刻字”之美誉,文化底蕴雄厚。由古至今,鸿儒良宦、贤者达士纷至沓来,在九日山上寻觅遗迹、凭吊先哲,这也形成了九日山的一种“思古文化”。南宋大儒朱熹就曾在山中建“思古堂”,以表达自己对曾寓居九日山的秦系、姜公辅两位唐代先贤的仰慕之情。元时,九日山已有“三十六奇”之说。明代理学家黄文炤更是在《九日山志》中将“三十六奇”一一罗列了出来。然而,除了这传说中的“三十六奇”外,九日山胜景还有没有其他“遗珠”呢?近日,学者透过一本民国时期的诗册初稿发现:有的!

  南安文史学者王赞成平常十分留意收集与南安丰州相关的历史文献。数年前,他从海外朋友处购得一本民国时期泉州温陵弢社诗人共同集结诗作而成的《甲戌乙亥两游九日山诗册(初稿)》(即刊印前的校对稿,以下简称《两游诗册》),一直珍藏于书柜之中。最近,从这本《两游诗册》中,王赞成发现不少与当时九日山中古物古迹相关的线索。

  提起温陵弢社,在泉州诗坛是负有盛名的。泉州自古文风蓊郁,历代诗社如明代“五子吟社”、清代“桐荫吟社”等,继绪流芳。温陵弢社是1933年8月,由苏大山等人倡建的。从《两游诗册》来看,这本诗册集结了宋应祥、苏大山、曾遒、杨家栋、林骚、王冠群、吴钟善、洪锡畴、杜唐、汪煌辉、苏镜潭、张大藩、黄悟曾、李禧、杨昌国、颜兴、龚显禧、汪炳烜、吴增、陈蓉光、黄紫霞、李钰、黄玉成、胡巽等多达20来位诗人的作品。

  从《两游诗册》的序言和跋来看,诗人们两游九日山是在“甲戌”与“乙亥”这两个年份,即1934年和1935年。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持续激化,局部战争陆续出现,烽火在国内逐步蔓延。诗人们对于局势忧心忡忡,王冠群在其所撰序文中称:“如今日者,时异势殊,为孔子以来所未有。潮流横决,变幻离奇,士有束身寡过诵诗读书者,世方笑之,不曰顽,则曰固。比年以来,兵连国危,民敝盗匪且猖獗……”指出时逢乱世、世风日下。

  林骚则在其中一篇序文中曰:“然而云烟犹是也,草木犹是也,金鸡之水亘千载而长潺潺也。属主兵构怨烽火弥南北,海内盗贼并起,其去黄巢、秦宗权、朱温之世几何也?颠沛流离,间关万里,岂无孤臣如学士者乎?”这里的“学士”指的是唐末寓居南安的韩偓。林骚认为时势动荡,必然会造成社会贤达颠沛流离。

  诗人们两次九日山登高,都是爱国华侨黄紫霞组织的,当时人心涣散,黄紫霞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唤起大家爱国爱乡之情,共同抵御外敌,振兴国家。苏大山在《跋》中感叹:“甲戌乙亥九月,吾社同人先后游兹山,亦各有所作。然盛衰之感交集,茫茫怀古抚时,忧患之思多而愉快之情少焉。”可见诗人们的这两次登九日山,虽名为怀古,实则更多的有忧今之意。

  虽然由于时局的缘故,《两游诗册》的诗篇气氛凝重。但值得留意的是,这本诗册字里行间依旧透露着诗人们对于九日山的热爱,诗人们在两游之时踏勘部分古迹。不仅如此,册中诗篇还披露了与九日山相关的一些“秘闻”,譬如:山中有秦系批注《道德经》所用的石砚;九日山下的延福寺前桥上原有御影石一块,系南宋幼主赵昺留下的;唐代名人韩偓的墓志石为乡人所得,后被斫而为砚;韩偓殁后,随身所带箧中有《内廷集》《金銮密记》;朱熹题写的“九日山”三字早年已没;古迹醉席也已“付寒烟”了,等等。

  王赞成称,诗册中所描绘的一些古物胜迹如今虽已难觅,甚至早已销声匿迹,但诗篇、诗注却为九日山保留住了历史的雪泥鸿爪,意义非凡。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泉州诗词学会顾问吴瑞骋也表示,泉州诗坛巍然挺峙千载,南安九日山自唐以来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人诗篇,其中有不少即为泉籍诗人所作。这本《两游诗册》是泉州诗坛的传承之作,亦是一个时代泉州诗人佳作的见证物。况且诗册中的诗篇还给后人留下了诸多寻觅九日山古物胜迹的线索,更让这本诗册显得与众不同。□记者吴拏云 陈起拓 实习生刘钧泓 文/图

那些钩沉史迹的诗篇

  诗人眼中所见七八景,入诗仅作三两行,让人感受九日山山水交融的美好景象;凭吊古贤,追访遗迹,不经意间也给后人留下了寻访九日山古迹古物的重要线索,苏大山、宋应祥的诗注,印证了与南宋赵昰、赵昺两位小皇帝有关的御影石故事

唐相姜公辅曾隐居东峰,该峰现有“姜相峰”石刻为北宋名士苏绅题刻。

唐相姜公辅曾隐居东峰,该峰现有“姜相峰”石刻为北宋名士苏绅题刻。

  核心提示

  《甲戌乙亥两游九日山诗册》留下了民国时期泉州温陵弢社诗人两度游览九日山的所见所感,他们最关注的古物古迹都有哪些,古物古迹的来龙去脉又是如何,且待我们一起品味这本温陵诗册……

  □记者 吴拏云 陈起拓 实习生 刘钧泓 文/图

九日山素有“山中无石不刻字”之称

九日山素有“山中无石不刻字”之称

  为名山所做独特“宣传”

  自古文人多爱山水。在泉州,许多人都知道丰州九日山这一风光旖旎、风暖石奇的旅游好去处。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泉州温陵弢社的诗人们两度集体游览九日山,并将所见所思吟诵、汇集成诗册,这就是 《甲戌乙亥两游九日山诗册》的来历。《两游诗册》有数篇序文,其中王冠群先生对“乐”的阐释颇有深意。他称:“鸢于天则非,鱼于水则跃。吾辈而不能乐,殆不如鸢鱼哉……余谓游不在山水,而在有山水之乐”。有自然造物之繁盛,有名山大川之妙绝,旅游本身已是一种馈赠。而能外出游历体味世间美景的同时,真正使身心融于自然,内化自然之美,外显心境之乐,就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了。

  诗人对山水的喜爱,远非今日禁锢在手机相册中的刻板图像所能描述,所以他们都喜欢将自己所见之景用美好的语言记录,并加以描绘,留给后人无限遐想空间。《两游诗册》中,宋应祥先生诗曰:“照返千峰紫,天开一线青。钟声延福寺,嫋嫋到芳汀。”天光、紫峰、寺钟、远汀,眼中所见七八景,入诗仅作三两行。慨叹诗人文采之余,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九日山山水交融的美好景象,自然的原始风韵,与缎绣般安谧的生活,一幅天人合一、动静并存的山水画卷呈现在我们眼前。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莫过如此。

  诗人洪锡畴在诗册中亦曰:“自唐至今几春秋,人虽已往名则留。为问后之来游者,可有其人知我不?”纵观历史,名宦蔡襄、大儒朱熹、名士黄克晦等大批古之贤者皆曾至九日山游览,斯人已去,九日山却因为他们曾来过而更具光辉。洪先生的一句“可有其人知我否”,既是对自己的感叹,亦是以九日山之口吻,寄语后人来踏青观景,从而不使这自然的馈赠、人文的厚积之所,随时间流逝而淡出大众的视野。这也算是为九日山所做的独特“宣传”吧。

  秦系石砚尚存的线索

  诗册提及了许多温陵弢社诗人们关注的古物古迹,这些古物古迹甚至还充满传奇的人文故事。

  宋应祥的诗篇称:“堂名墨妙我无缘,注老遗编世少传。生面不开知守默,点头何处接谈玄。岂关剥蚀磨风雨,料是机缄秘地天。镇日白云封洞口,怕他俗笔污丹铅。”(由于尚未正式刊刻,诗册中的诗篇几乎都未拟题目)宋应祥还在诗内注释称:“传秦隐君注道德经石砚尚存,是日遍寻不得。岂玄之又玄,道家秘旨不以真面目示人耶?”此诗提及的“墨妙堂”是九日山下延福寺高僧无可禅师文墨珍宝的地方,不过,该堂古时已毁,墨宝名画也不知下落,所以宋应祥才有“堂名墨妙我无缘”的感慨。但是据其注释,有传言秦系(即秦隐君)批注道德经所用的石砚尚存,这是个极为重要的线索。洪锡畴有诗句曰:“晋松偃蹇更擅异,天阴雨黑龙游戏。秦砚斑驳生云烟,片石千秋长吐翠。”杜唐亦有诗云:“山对溪潮风怒吼,似报秦君庐山口。石砚昔将道经剖,姜相谪迁访钓叟。”都对“秦系石砚”颇为关注。

此石疑为秦系的石砚与石盆

此石疑为秦系的石砚与石盆

  秦系是唐末著名诗人,而姜公辅曾贵为唐相,两人于唐末相继寓居九日山,并结为至交,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九日山能够“名重天下”,应该说秦系、姜公辅等名人功不可没。如果能发现此秦系石砚,九日山将再添一胜景。据黄柏龄编著的《九日山志》所载,秦系长隐九日山西峰时生活所用的石砚、石盆、石碾、石灶等,亦属九日山“三十六奇”之一,但已散失难寻。在石佛岩东侧“摩挲僧慈中”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所凿之刻石纪事中有“□君砚”等字,疑此石刻旁一“凿有长方形、圆形两石穴之岩石”是秦系当年所用的石砚、石盆。但这一说法迄今没有得到确证。或许,从《两游诗册》诗篇中我们可以得到新的启示也未可知。

诗册提及众多九日山人文故事

诗册提及众多九日山人文故事

  诗篇讲述九日山史话

  苏大山在册中有不少诗篇,其中一篇称:“山以九日名,我才半日住。只事迟迟来,又复匆匆去。有酒我不饮,虽乏杯中趣。追和宋人诗,却得囊中句。支笻过短桥,沙平欲成路。石板起秋风,云曾蹶天步。”苏大山在诗后注曰:“御影石在延福寺前桥上,相传帝昺遭蒲寿庚之变到此,跌桥上故其影至今留也。”由此可知,在延福寺前的桥上原有御影石一块。

  这一说法也在宋应祥的诗注中得到印证,宋应祥称:“延福寺前石上有人影宛然,相传蒲寿庚兵变,帝昺仓皇出走过此跌于石上。”在南宋最后的日子里,赵昰、赵昺兄弟先后被宋室遗民拥立为帝,建立起流亡小朝廷。然而由于蒲寿庚降元,结果两位小皇帝到达泉州后,再次仓皇出逃。泉州各地迄今留有众多与两位小皇帝相关的故事。这块御影石在古时的九日山下,应该是十分有名气的。

秦君亭址西侧据传古有草坪“醉席”

秦君亭址西侧据传古有草坪“醉席”

  让诗人耿耿于怀的还有“醉席”。诗册中有杨家栋之诗曰:“醉席曾经卧昔贤,千秋陈迹付寒烟。多情惟有山间月,夜夜瞒人伴石眠。”据说这“醉席”便是秦系呼朋唤友、一醉方休的地方。明代的《闽书》云:“在高士峰顶,有地一区,其草如茵,可以醉客。一作‘醉席’。”人们以此认为古时在现今秦君亭址西侧有一片小草坪,是秦系平日醉饮之处。但“三十六奇”中记作“醉石”,则当是该处还有磐石一方。

欧阳詹题额的“延福寺”匾额早年佚失,此匾额为后人所题。

欧阳詹题额的“延福寺”匾额早年佚失,此匾额为后人所题。

  延福寺(古名“建造寺”)今在九日山南麓。该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九年(288年),乃闽中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南朝梁大同(535—545年),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泛海来到中国,曾挂锡延福寺,并在九日山上留下“翻经石”,更为九日山和延福寺注入了传奇的“基因”。诗人汪煌辉在诗册中有诗句:“古寺欧阳额,残碑赵宋铭。狒唬镫雨冷,龙蛰井云腥。东殿钟楼址,西峰石佛亭。锡名题建造,父老话洪丁。”每一句几乎都是一段九日山史话。在内文的诗注中,汪煌辉称:“延福寺旧是欧阳詹书额”,不过,这块由进士欧阳詹题额的古匾早年已佚;“残碑赵宋铭”指的是宋代曾会的《重修延福寺碑铭》,后世只遗残碑;“狒啸镫雨冷”指的是传说延福寺殿甫成时,阴雨中有灯自明;“龙蛰井云腥”指相传唐代进士傅笋曾见有龙从九日山的白云井中跃出;“锡名题建造,父老话洪丁”指延福寺的前身为建造寺,传说是洪王、丁潜两人倡建的。另外,汪煌辉亦有诗句云:“地净蛟潜谷,天晴鹤啸皋。琴泉轩上字,今亦没蓬蒿。”这里指在九日山琴泉轩上古有朱熹的题字,可惜今已不见。

在延福寺前的桥上原有御影石一块,今已无踪。

在延福寺前的桥上原有御影石一块,今已无踪。

  哀惜古迹古物之不存

  南宋乾道间(1165—1173年)延福寺高僧无可禅师将原延福寺内的奉先院,改为“墨妙堂”,以存放名家的碑铭章帖。据传,这墨妙堂内原有北宋名宦蔡襄的诗题墨迹,还存有苏东坡的《柯氏瑞鹊章》、黄庭坚的《莲花岩铭》,以及陈瓘、李汉老、谢任伯、温叔皮等人的诗题字帖。泉州诗人两游九日山时,对墨妙堂也是追念不已。诗人黄悟曾便有诗曰:“近郡逢仙吏,江山旧有灵。云烟僧供养,诗笔佛平亭。地抵天东壁,秋花雪里青。万安桥下水,潮汐过回汀。”后注“墨妙堂吊蔡君谟”,这是诗人在墨妙堂遗址凭吊蔡襄。苏大山亦有诗句云:“纵观上下古,直欲疑造物。眼底墨妙堂,一例归芜没。”这是哀惜墨妙堂之不存。

  同样不见了的还有朱熹在山中的真迹。“南渡论人才,曰若子朱子。一官老奉祠,仍占佳山水。五曲我曾过,信宿精舍里。此地公两游,而我才至止。言寻擘窠书,不复得遗址。”苏大山的诗句说的正是朱子亲笔题书的“九日山”三字已没。吴钟善在诗序中也称:“宋兴,郡之贤士大夫与夫宦游而至于斯者,花晨月夕,觞咏朋萃。而紫阳朱子复为大书山名镌诸石,惜乎其已湮,晦而莫知所在也。”现在九日山西峰岩壁上的“九日山”三字为清代武状元马负书题书,旁附跋文。

现今西峰岩壁上的“九日山”三字为清代武状元马负书题书

现今西峰岩壁上的“九日山”三字为清代武状元马负书题书

  韩偓所携箧中有“宝贝”

  才情富赡的一代诗宗韩偓,一生颠沛流离、历尽坎坷,晚年寓居南安,也曾数游九日山。《九日山志》录有其所作《赠九日山僧》一首:“尽说归山避战尘,几人终肯别嚣氛。瓶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抄惹得云。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薰。相逢莫话金銮事,触发伤心不忍闻。”泉州诗人对韩偓一生遭遇十分同情,对他留下的遗址遗迹同样关注。林骚诗曰:“古人去不留,九日壮千秋。载笔发幽思,驱车上古邱。中原三左海,故国一登楼。语罢相叹息,于今过雁愁。”王冠群诗云:“遥想金溪片念驰,冬郎(即韩偓)荒冢一残碑。忠魂不死应怜我,此是乾坤何等时。”都是借对韩偓的追忆,表达对当时动荡时局的忧虑。苏大山另有诗句云:“人与晷俱度,我行日影西。山亦爱景光,劝客以攀跻。开云示真面,绉逗瘦且黧。兀然撑日月,仰视天如梯。俯瞰一抔土,寂寞鸺鹠啼。流祸到白骨,丁丁风雨凄。贞珉断为砚,恶辨某某题。可怜秋坟唱,无复丹凤棲。”后有诗注称:“韩偓墓在杏田,前年被盗发掘,志石为乡人所得磨去其字,断而为砚。”盗掘韩偓墓这事应是发生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现在听来还是会让人唏嘘不已。

  诗册中另有李钰诗句曰:“金銮记写孤臣泪,石马风嘶故相碑。”可以看出,诗人们对韩偓的孤忠奇节是十分认同的。“唐宋世以远,寂寐山不灵。为问内廷集,何如野史亭?发从天复白,石带景炎青。归咏花桥上,余音答远汀。”苏大山在该诗后的诗注中透露称,韩偓殁后,其平日里携带的箧中有《内廷集》和《金銮密记》。《内廷集》为韩偓诗集,而《金銮密记》则是韩偓所撰的史料笔记,两者价值不菲。

  在《两游诗册》中,类似的记载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温陵弢社诗人九日山之游距今未逾百年,诗人们踏勘名山、搜古寻韵、感受自然的画面仿佛还在眼前。清末进士吴增有诗云:“一杯菊酒酧秋风,姜相坟前夕照红。最是不堪凭吊处,赵孤遗迹黍禾中。”举人曾遒诗句称:“登高凭吊豁双眸,感慨孤臣涕泪流。泉石犹衔亡国恨,啸歌亦替古人愁。”凭吊古贤,追访遗迹,更让诗人们的九日山之行多了一份怀古的幽思。而且,不经意间,这本诗册也同样给后人留下了寻访九日山古迹古物的重要线索,这恐怕是当时诗人们所料不及的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