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舶司古巷忆海丝:泉郡巨贾行善无数 北宋舶司迎万国商

发布日期:[2019-07-06] 阅读人:1637  字号:      

 从马坂巷南侧,一条宽仅1米的巷口深入,眼前便是舶司库巷,老泉州人称“白丝库巷”。

 

舶司古巷忆海丝:泉郡巨贾行善无数 北宋舶司迎万国商

泉州网7月4日讯(记者 张素萍 林福龙 王柏峰)从马坂巷南侧,一条宽仅1米的巷口深入,眼前便是舶司库巷,老泉州人称“白丝库巷”。

短短的巷子,深二三十米。由巷口徐徐而入,脚下的石头形状不一,零星青苔点缀其上,巷子右侧是一面红砖墙,中段立着两座红砖门坊,植物攀出屋檐,绿色映入眼眸,一股古朴悠然的气息迎面而来。

流淌过千年的光阴之河,宋时泉州市舶司仓库的往事犹在眼前。早在北宋年间,福建市舶司矗立于此,它执掌福建诸港长达400年,是负责海船出入关手续、税收征榷、博买海货、招揽番商的古海关。舶司库,便是用于存放货物的官仓,考古人士称,这个官仓曾连街跨巷,规模惊人。

遥想当年,市舶司为重视海贸的宋朝廷,带来十分可观的财政收入。到南宋极盛时期,其年收入达百万缗之巨,约占南宋全部财政收入的四十五分之一。然而,如今市舶司和它的仓库,只余一方石碑,铭刻往昔的辉煌。

小巷里,坐落着三户人家,清一色的闽南传统古厝。巷子尽头,是曾振仲故居和李宏成故居。曾振仲是泉州最后一个举人,也是泉州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清末泉郡巨贾李宏成,以经营竹木业发家,他为人诚笃,热心慈善,施棺、赠药、施医,一生行善无数,留下一世芳名。历经岁月涤荡、风雨冲刷、世事变迁,曾经门庭热闹、紧紧相依的两座古厝,一座样貌已改,一座仍安然伫立在时光之中,道不尽岁月悠悠,惟留善心长照人间。

舶司古巷忆海丝:泉郡巨贾行善无数 北宋舶司迎万国商

(阿凡达 绘)

舶司库巷,老泉州人称“白丝库巷”。

舶司库巷,老泉州人称“白丝库巷”。

中山南路357-3

百年古厝飘荷香 道德世家遗善心

李宏成故居,百年古宅古朴幽雅,绿意盎然。

李宏成故居,百年古宅古朴幽雅,绿意盎然。

沿着舶司库巷口深入,小巷尽头,便是李宏成故居。岁月更迭,故居仍完好地保存着百年前的规制和样貌,老宅天井里,朵朵芙蕖正盈盈,隐隐告诉来者这个“道德世家”的上善若水、大善似山。

李氏一族世代经商,家底深厚。昔日老宅主人李宏成富而不忘贫,热心慈善公益,在清末泉州的那场鼠疫中,不仅无偿向贫寒人家捐棺木,亲自下水打捞无名尸体,还主动加入花桥义诊队伍,给乡民赠药施医。

护厝的水井仍在使用

护厝的水井仍在使用

百年古厝种白荷 道德世家笃信佛

推开木门,一座百年古宅显得古朴幽雅。夏日午后,古宅天井景致优美,绿意盎然。与古城其他人家相比,这座古宅最大的区别,或许是宅内多处可见的荷花。天井里,护厝旁,片片荷叶如撑开的碧绿小伞,洒下点点光斑,衬得白荷愈发玉洁冰清。

种荷与李家笃信佛教有关。许阿姨是李家的媳妇,她说,佛教崇拜莲花由来已久,而李家人信佛,代代在宅院里种荷。

李氏古宅历史悠久,百余年来多次重修,如今基本保持当初的建筑风貌,是一座按闽南古建筑传统规制打造的传统古厝。古厝总占地约2亩,由开间大厝及双护厝组成,宅内原有一座种植果树的后花园,今已不复见。

护厝的水井仍在使用,古宅大门有一块牌匾,上书“道德世家”,透露着李氏先祖乐善好施的崇高品质。门楣飞梁画栋,壁画栩栩如生,让人感叹匠人造诣高超。

施医赠药再施棺 李宏成胸怀大善

李宏成是清末人,他为人诚笃,刻苦勤奋,以经营竹木业起家,创办“复发”号商行,随着业务发达,很快成为泉郡巨贾。据传,当时他开设的店面从舶司库巷口,一直到马坂巷,连绵整条巷子。

泉州民间有个趣闻,李宏成当年挖地基建楼时,曾出土银锭3000余两,传说这批银锭或与舶司库有关系。当时挖出银锭的工匠私下分了,后来由于户主为人善良,工匠才告诉户主,银锭自然也无法寻回。

李家生意做得好,李宏成却毫不骄奢铺张,相反他可谓是“达则兼济天下”的绝佳践行者。在收获大量财富后,他热心于救助社会,身体力行于救死扶伤的伟大善举。

清末时期,泉州城内鼠疫盛行,加上同时期突发大水,城内死伤无数,尸体漂满河道水面,城内一时人心惶惶。李宏成凭善心,把店里木材制成棺木,无偿捐给那些无力安葬亲人的贫寒人家。他还捐出大量善款,为无名尸体收殓办丧,甚至亲自下水打捞,赢得城内百姓的尊重。据文献记载,李宏成创设慈善堂、施棺局,年施棺材五六百具,扶贫救苦。李宏成还主动加入花桥义诊所的队伍中,免费给乡民赠药施医;他与泉州承天寺因缘极深,曾长期给寺院捐赠粮食,其慈悲恻隐之心,足以令人动容。

秉承先祖之遗范 世家代代传美德

壁画栩栩如生

壁画栩栩如生

李宏成的后辈,以李伯瑜的名气最为响亮。李伯瑜,是清末泉州最后一位举人、知名书法家曾振仲的徒弟,在李氏后人的记忆中,由于是邻居,李伯瑜常常到相邻的曾振仲府邸,跟随曾振仲研习书法及古典文学。后来,李伯瑜于文坛、书界颇有成就,撰写诸多碑记楹联,如今在泉州寺庙、景点,仍留有其大量书法墨宝和绘画作品。

许阿姨介绍,“文革”期间,花桥宫长期被占用为工厂,仅余一幢破旧不堪的“风动楼”,李伯瑜作为花桥宫董事,与身在新加坡的亲人紧密联系,不仅筹集资金坚持施药,而且为要回花桥宫的场所四处奔波……

自李宏成起,李家子孙繁衍五代,世世秉承先祖盛德遗范。走进古厝,天井里的芙蕖和门匾上的“道德世家”,都彰显着李家人的好德行善。

舶司库巷尾

北宋设置市舶司 执掌闽港四百年

穿过马坂巷,往西北方向,七拐八弯,一座并不起眼、修建在沟渠之上的宫庙旁,一块古朴、龟裂的石碑上书“宋泉州市舶司遗址”几个红字略显沧桑。史载,北宋曾设福建市舶司于此,执掌福建诸港长达400年,这也是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古海关遗址,弥足珍贵。

“宋泉州市舶司遗址”,只余一方石碑,铭刻往昔辉煌。

“宋泉州市舶司遗址”,只余一方石碑,铭刻往昔辉煌。

连街跨巷规模大 如今仅存一方石碑

宋元时期,泉州素有“东方第一大港”美誉,商贾云集,海外贸易空前繁荣。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将福建市舶司设置于此,执掌福建港口的货物交易、税收征榷等公务,足见泉州在福建乃至全国的重要地位。

“下了桥就是水关,现在的舶司库巷,就是当年市舶司的仓库,与附近几条巷连成一片,可见当年市舶司范围有多广。”家住马坂巷的泉州文史学者刘志成,讲起“市舶司”往事,一脸兴奋。他介绍,泉州古城经过历朝修缮,以唐城墙为准,宋朝在泉州设立的市舶司,就位于唐城墙之外,“东至中山路,北抵新门街,东南达水门巷,南侧则到竹街,时过境迁,如今只留有一块石碑了”。

短短的巷子,深二三十米。

短短的巷子,深二三十米。

泉州市舶司遗址 成唯一古海关遗址

到了南宋初,泉州已经赶上广州,和广州并驾齐驱,其标志是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福建市舶司得到朝廷批准,“依广南市舶司体例,每年于遣发蕃舶之际”。在南宋的官方文献中,泉、广并列,或称“广福市舶司”,或称“泉广市舶司”。当时南宋朝廷每年财政收入估计为四千五百万缗左右,泉州市舶司的年收入有百万之巨,也就是说,泉州市舶司的年收入占南宋全部财政收入的四十五分之一左右。

明朝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明成化八年(1472年)将福建市舶司迁至福州。在这四百年间,泉州市舶司执掌福建港口的货物交易、税收征榷等公务,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惠的低关税政策,让泉州海外贸易空前繁荣。马可·波罗曾写下“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的句子。

如今,广州、杭州的市舶司遗址俱已湮没,泉州市舶司遗址成了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古海关遗址。

曾遒故居

曾遒故居

中山南路567-2

短巷深藏曾遒故居 擅长书法热心公益

舶司库巷很短,这里却是泉州历史上最后一名举人——曾遒故居所在地。

曾遒(1868年-1954年), 字振仲,别号升文山人,泉州晋江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同时也是泉州历史上最后一名举人。他工书法,精诗词,颜体笔迹流传闽南、台湾、南洋,很有名气,一生以教育和公益为业,主持花桥善举公所十余年。著有《桐阴旧迹诗纪》,以诗词记录泉州地方文物古迹。

按中国传统体制,中举后即可任命为县级官职,但曾遒终生不肯涉足官场,仅任职泉州府中等教员。这位老派书生,热心公益事业,同时又有一手精湛的书法,在泉州文坛有不小的威望。

曾遒还曾和朋友组织一个名为“四友堂”的店铺,以山、医、命、卜谋生,故称“四友”。后来还经营“清远堂”香铺,生意颇佳。如今花桥善举公所遗址上,仍然继续从事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可见当年的福不唐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