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起拓 文/图
2月15日晚上航拍的的泉州市区北门街夜色。环岛之上,朝天门静静伫立,车流在它身旁转动。
如果说,泉州市区城北有标志性建筑,那么,北门街的泉山门和朝天门当之无愧。特别是朝天门,位于北门街、城北路、泉山路交通节点的环岛上,大家路过总是绕着它走,难免不会看上几眼,其知名度要比泉山门高一些。朝天门是泉州古代七城门之一。明隆庆《泉州府志》有载:北楼即罗城之朝天门。清代乾隆年间的《泉州府志》则说,朝天门系南唐保大中(943-957),留从效扩城后方予北门之名号。留从效 (906-962)是宋鄂国公晋江王,曾经治理泉州17年。在任期间,他于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在泉州扩建新城,城高1丈8尺,周长20里,为原有城墙的7倍。我们现在看到的朝天门,是2001年8月开工重建的,它按照宋元官式古城门楼工程设计,占地面积将近6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22.3米,城楼为五开间二层歇山式单檐木结构建筑。
近期,朝天门、北门街因为春节、元宵有了变化。北门街两旁的树上,挂上了不少红灯笼串,朝天门上则悬挂了一些传统花灯,营造出喜庆祥和的佳节氛围。让我们跟随地拍和航拍镜头,一同感受良辰美景。
先来看一下近处航拍的朝天门,有没有发现什么与往日不同的地方?嘿!城门上挂上了花灯。花灯不大,不细看还真不会注意到,但是,城门挂花灯,尚属稀罕事。散步的老伯伯说,在他印象里,十几年来,这城楼上似乎还是第一次挂花灯。
城门上挂的是精品花灯,由非遗传承人制作,每一盏都十分精美。
在北门街上,用长焦镜头拍摄城楼上的花灯。
北门街的夜景工程不错,发光的灯串不少,用来当前景拍摄光斑有许多选择。喜欢摄影的朋友可以多多尝试,绚丽的光斑一定会美爆你的朋友圈。
光斑从何而来?它们来自缠绕在绿树上的发光灯串。而为了营造佳节喜庆氛围,北门街的绿树还挂上了许多红色的灯串,它们不发光,但是夜里反射光线也挺美。白天里,如果有蓝天,拍起来也相当不错。
北门街的红色建筑没有亮起新门街那种勾边夜景,不过拍摄起来也颇有感觉。
望向城北路的视角。
望向北门街的视角。
高一点,朝天门犹如一枚印章钦盖在古城大地。
从北门街一侧往泉山路方向拍摄。
北门街和城北路构成一道彩色光带,斑斓的色彩主要来自闪亮的灯串和被路灯照耀的绿树。
这样的视角观看老城夜景,有没有感觉朝天门是一块从古代穿越而来的磐石。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各种斑斓的事物在它周边流转。
稍微调整角度,正对着北门街,斑斓的光带伸向远方。远处的新城区,林立的高楼披着绚丽的夜景灯光,点亮了天际线,也陪伴着许多人进入梦乡。
从城北路一侧拍摄朝天门。
在城门灯光和路灯的照耀下,北门街的红房子屋顶隐约可见。
高度决定视野,当城门渐渐变小,城市其他地方进入画面之时,一种壮阔之情从心底升起。这就是佳节的北门上空夜景,在你的心里,有没有升腾起“光明之城”四个字?光明之城的内涵非常丰富,绚丽的景致只是外表,泉州的内里,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积淀,那些才是真正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