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蔚为大观的泉州古代宗教造像

发布日期:[2018-06-08] 阅读人:1637  字号:      

 

不少古代造像散落于偏远乡村的寺庙、观宇;有的早已声名远播,有的则鲜为人知;这些造像大多雕工精湛,形象饱满,令人叹为观止,一部分造像背后还藏着精彩的传说故事

  泉州网讯 (记者吴拏云)众所周知,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历史上多种宗教汇聚泉州,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宗教遗址、遗迹。除此之外,泉州还有数以千计的各种民间信仰宫庙,它们遗存的文物古迹,灿若繁星。记者日前获悉,祖籍泉州的陈鲤健老先生,有感于泉州宗教文化之博大精深,自2006年从泉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的岗位上退休后,他花费了数年光阴,潜心调查和梳理泉州现存的不可移动的古代宗教造像,积累了大量的考察资料,并将它们结集成《丝路神韵——泉州古代宗教造像》一书出版。据陈鲤健介绍,这些古代造像有的藏于深山老林中,有的尚祀于乡村古庙里,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迄今风采依旧,散发着特殊的魅力,极具观赏价值、研究价值。

南安开化洞阿弥陀佛造像(吴拏云 摄)

南安开化洞阿弥陀佛造像(吴拏云 摄)

  记者发现,陈鲤健在书中将其调查的泉州古造像分为佛教造像、道教及民间信仰造像和外来宗教造像三类,从材质上还可分为石雕造像、木雕造像、泥塑造像及铜铸造像等,全书集结的造像共计148尊。陈老表示,他在调查泉州古代宗教造像前,参考阅读了包括《泉州宗教石刻》《泉州东西塔石雕》《学术泉州》《中国文物地图集》《福建道教史》等在内的资料书,这些书籍给他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再加上一些来自景区、寺庙及文友的资讯的帮助,才使他能顺利搜集到那么多古造像的资料。陈鲤健还称,包括泉州市原副市长周焜民在内的一批泉州文化研究学者为他的这本书提供了无私的襄助,这些都成了激励他编辑出版该书的动力。

陈鲤健(右)向记者讲述造像背后的故事(郑冰芳 摄)

陈鲤健(右)向记者讲述造像背后的故事(郑冰芳 摄)

  陈鲤健感慨地说道,光拿“西方三圣”造像来说,泉州不少地方就有各自不同的版本,如,晋江卓望山西资岩的晚唐“西方三圣”立像、岱峰山南天寺宋代“西方三圣”坐像、紫帽山宋代“西方三圣”造像、永春魁星岩宋代“西方三圣”等,都别具一格。同题材一对比,更衬出泉州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石窟造像方面,陈鲤健认为,尤以德化海拔1658米高的九仙山“弥勒洞”的宋代弥勒佛坐像最为吸引他,那里岩洞幽邃,造像古朴苍劲。离该洞不远处还有“补陀岩”洞,里面也立着一尊神韵独特的元代观音大士造像,由于藏于深山老林之中,外界罕闻。另外,在晋江金井溜江洞、惠安辋川虎屿岩石洞、南安官桥小身洞等处,均有宋元石窟佛像;安溪龙门双髻山之巅,则有宋代祖师造像端坐于金沙岩洞之中,这些都是古代造像中的佳作,文物珍品。

  泉州市文物研究保护中心研究员陈鹏表示,《丝路神韵——泉州古代宗教造像》一书对于喜爱泉州宗教历史文化的人来说,是一本大有裨益的书。通阅该书,不难看出陈鲤健为了这本书的付梓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这种奉献精神是值得敬佩的。“文物的鉴别、资料的搜集、实地的采访和专业的摄影,都是造就这本书自身价值的因素。可以说,这部书为泉州多元宗教文化增添了一份极好的研究成果。”

  外貌着装太相似的兄弟造像、雕艺精美的三世尊佛造像、罕见的盘古大帝木像……

  藏于偏远之地的惊喜

  泉州存世的古代宗教造像,数目庞大、历史悠久,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的遗物,其中又以宋元时代的居多。这些几乎遍及泉州各县(市、区)的造像,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其背后的种种传说、故事同样惹人惊叹。

  泉州市区及周边的著名古代宗教造像人们可能早已耳熟能详了,如清源山的老君岩老子造像、开元寺的唐代观世音大士造像、印度教毗湿奴石造像、泉州海交馆的元代景教“四翼天使”石造像等等。今天就让我们随《丝路神韵——泉州古代宗教造像》一书的编者陈鲤健老先生以及摄影师成冬冬的脚步,去看看泉州较偏远地区有什么惊喜在等着我们吧。 □记者 吴拏云 通讯员 成冬冬 文/图

  鲜为人知的祖师造像

  初见德化上涌镇中洋村英显庙(古称临水宫)大堂神龛内的聪灵、威正二侯王造像时,陈鲤健也有些诧异,以为是同一神灵的两种不同造型,因为他们的外貌、着装太相似了。后来才了解到这两尊神像是张谟、张烈兄弟二人。

张谟、张烈兄弟俩造像。

张谟、张烈兄弟俩造像。

  根据中洋村地方传说,五代十国时期,有张谟、张烈二昆仲徙居于此,他俩忠勇正义,除匪患有功,深得民众爱戴。在他们去世后,民众为二人及其两位夫人立祠“临水宫”。宋绍定三年(1230年),张谟、张烈因“捍汀寇功”,被朝廷册封为侯王:张谟封聪灵侯王,张烈封威正侯王;赐额敕建王侯府第形制的英显庙。

  如今英显庙内的张谟、张烈像,高约1.66米、肩宽0.6米。张烈像据传为宋代遗物,项王冠,头部封泥粉面,五绺长须飘于胸前,两目直视,耳长垂肩,身穿黄色五爪龙帝袍,手足及四肢皆可活动。双手分别置于雕有龙头的扶手上,右握拳,左食指和尾指伸出,其余三指屈握,足踏官靴。张谟、两夫人及其他神像毁于上世纪中叶,1980年重塑。张谟像应是仿张烈像而制,二者神似,但在细节上又略有不同。

  英显庙大堂后屋还藏着两尊鲜为人知的造像,它们是苏凌祖师及其副座的造像。两造像皆呈坐姿,采用樟木雕刻,刻技风格相近,古朴逼真,传为宋代遗物。苏凌祖师像高1.2米,肩宽0.38米,底宽0.55米,底座高0.24米,头戴僧帽,两耳垂肩,裸露右肩和右臂,臂上有戴臂钏,下戴腕钏,双手抱拳于腹前,双脚不露禅坐,僧袍下遮及台座。神像表面有些许剥落之处,给人较为斑驳的视觉观感;副座造像顶光头,脸部圆润慈祥,两耳垂肩,披僧衣,两手握金刚拳,两拇指竖直并立,置于腿上,双足不露禅坐,身躬简练,神韵颇佳。据说这两尊神像原为中洋村万丰岩之物。万丰岩毁于上世纪中叶,迄今无重建,故此二神像被村民移入英显庙珍藏。

万丰岩苏凌祖师造像

万丰岩苏凌祖师造像

  英显庙1991年被列为德化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据介绍,每年农历二月十一乃聪灵侯王、威正侯王二王寿诞,中洋村(古属桂林坊)及附近乡村从南宋起就形成了“侯王圣寿庙会”,庙会从农历二月初十开始,绵续十日。寿诞当天是英显宫庙会最热闹的一天,很自然地成为一年一度的集市墟日,热闹非凡。

  三世尊佛雕艺精美

  供奉于南安石井镇扬子山清水岩寺大殿佛龛内的“三世尊佛”以雕艺精美著称。据陈鲤健介绍,三尊佛每尊高约1.65米,胸宽0.7米,头顶螺髻,双耳垂肩,法相庄严,均胸饰佛号,双手分别按于膝上,双脚盘曲趺坐于双层莲花座上,内敛神圣。此三尊佛均为明代之物,佛像通体鎏金,与莲花座分离雕刻。药师如来居左,释迦牟尼居中,阿弥陀佛居右。清水岩寺始建于唐代,原名水泊庵。因梵宇建于半山腰,背依巨石,面临深壑,又称半山岩、大坑岩;寺边有一泓清澈泉水,常年不涸,后人便称之为清水岩。该寺为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说到三尊佛像,在惠安东园镇琅山村有一个三宝公宫,宫内壁龛中也浮雕着三尊造像,为明代作品。这三尊神像浮在三块花岗岩之上,神像大小相似,高约0.31米,宽约0.25米,神态也相仿,慈祥端庄,双目微闭,似在冥想,似在参禅,亦似在悟道。三尊造像的线条圆润、简朴。陈鲤健表示,一直以来,部分村民称这三尊造像为“三宝公”郑和,但当地善信却认为应是“三宝佛”,故在2010年重修宫宇时,悬挂“三宝佛”牌匾,并按佛教之礼祀之。

  在晋江东石镇许西坑村的南天寺大雄宝殿内,则祀有“西方三圣”造像。这三尊佛像依天然崖壁雕凿而成。阿弥陀佛居中,发状螺髻,胸饰佛号,双手叠于膝上,开相庄严;东边观音菩萨,头戴花冠,慧眼平视,右手持净瓶,左手上举施说法印;西边为大势至菩萨,头戴缘云片花冠,左手持经书,右手上举亦施说法印。三尊佛像均脸庞丰腴,两耳垂肩,身躯雄伟,宽袖袈裟着装,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南天寺初名石佛岩,始建于宋代,据清代《重兴南天寺碑》载:“宋嘉定丙子年(1216年)一庵净师过此,夜见峭壁灿光三道,是山萃众岳之灵,遂募镌弥陀、观音、势至三尊。”按此说,石佛雕就在先,依崖壁建造庙宇在后。寺成之后,屡有兴废,至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将军吴英重建该寺,改额为“南天禅寺”。而这三尊佛像存留至今,神形兼备,雕艺精湛,堪称宋代泉州石雕艺术之瑰宝。

南天寺西方三圣造像

南天寺西方三圣造像

  永春石鼓镇魁星岩寺后左侧悬崖绝壁间,也有“西方三圣”摩崖造像。这三尊立像由天然巨石因势雕琢而成:中为阿弥陀佛,头呈螺状发式,额嵌宝珠,身披袈裟,袒露右臂,露足踩双莲,头顶蕉屏形光圈;左为大势菩萨,头戴僧帽,双耳垂肩;右有观音大士菩萨,头戴平古帽,饰耳坠,露左腕。后两者均着宽袖衣衲,中结蝴蝶结,露足踩双莲。三尊佛像为宋代雕刻,兼具唐风,气势雄伟。

魁星岩西方三圣摩崖造像

魁星岩西方三圣摩崖造像

  罕见的盘古大帝木像

  相对而言,盘古大帝的造像在泉州已经十分罕见了。在安溪虎邱镇美庄村深山的一座小庙内,原供奉着一尊明代雕刻的盘古大帝木质像。后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该庙废圮,这尊神像即被村民藏于家中,几无破损,实在幸运。该盘古大帝造像高0.36米,肩宽0.13米,座高0.25米,长发披肩,满脸威严。其上身赤裸,肩披树叶,左手托月,右手托日,下系长裙,赤足坐于龙椅之上。神像古朴逼真,形象刚猛,大有开天辟地之势。

  据陈鲤健称,盘古大帝亦称盘古氏,古人称其为“天地万物之祖也”。唐宋以后的道经,将他同元始天尊描绘为同一神明,如《历代神仙通鉴》即云:“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盘古大帝既为神话中的人物,也为道教传说之神。美庄村当地村民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家家敬祀盘古大帝。

盘古大帝造像

盘古大帝造像

  供奉于永春蓬壶镇白鹳山脉南麓百丈岩内的马氏仙妈肉身造像,高达1.45米,为宋代遗物。该神像头戴凤冠,身披锦袍,手捧玉笏,慧眼慈祥,脸部据说因常年受香火熏蒸而变成黑色。相传仙妈系马氏女,宋代人,入山修炼,为当地人疗疾治病,其德感天,坐化后当地人以其肉身塑像立庙,祀以香火。百丈岩,原名马德山,因其一峰独耸,寺前有五彩巨石,酷似向天烛火,得名“百丈岩”,为永春县文物保护单位。相传,马氏仙妈是在五彩巨石前修真坐化的,被道教界尊为“三显真仙”。

  泉港后龙镇下田自然村里有个观莲洞,殿堂之后崖壁有石构佛龛,分成两层。底层依崖壁雕凿弥勒佛一尊,开相和蔼,笑容可掬,双耳垂肩,袒胸露腹,屈膝而坐,安然地释放自己的气场,一如传说中的性格。据介绍,此造像为清代文物,宽0.43米,高0.32米,下有莲座,宽1.87米,高0.8米,深0.43米。

  不同观音造像各具魅力

  在泉州也有很多单独的观音菩萨造像,其造型也各不相同。祀于晋江金井镇塘东村西资岩寺右旁的“白衣庵”内的白衣观音像,依独立岩石雕琢而成,像高约1.1米,肩宽0.42米,披头巾,束发髻,髻中化佛,胸饰莲花一朵,慈目低垂,身披白衣,衣纹的处理简洁明了,亦如丝绸般服帖柔软。佛像手腿不露,趺坐于鲤鱼背上,形象温柔慈祥。其头部后浮雕一个光圈,右肩旁刻一头鹰,左有一花瓶。该造像为西资岩的附属文物,但刻于何时无考,据传为宋代文物。

  惠安黄塘镇后郭村岩峰寺内龛壁岩上浮雕着一尊观音菩萨造像,此像跣足立于卷云座上,高1.85米,两手交叠于右肋下,旁刻“观世音菩萨三殊胜”之文,以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经句。造像线条飘逸,形象古朴,下方还刻有“吴道子作”字样,应是仿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作品而刻,但系北宋遗物。

  在德化九仙山西侧的补陀岩洞外的露天之处,有一尊利用天然岩石雕凿的戴冠观音造像,且为男性观音。此像高1.65米,肩宽0.53米,趺坐在一块高0.45米的岩石上。观音头顶戴冠,冠中有佛祖像,浓眉大眼,双眼微闭,长耳垂肩,胸前饰璎珞,右足下垂,左腿交于右膝上,左足指头向下。手袖卷起,右手掌放于右膝盖上,左手掌按于左足边的石座上。服饰讲究对称,线条较为精细。据称,此像为九仙山弥勒佛石佛的附属文物,其面额风化较严重,后有修补。神像背后有天然石洞,深4米多,洞顶刻字;“大元至元甲申,补陀洞,乙伯贯字”,即造像时间为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

  惠安辋川镇西部虎屿岩山上,有数块花岗岩堆垒成的奇异的自然洞窟,被称为“佛国”观音洞。洞内依岩壁浮雕一尊观音菩萨坐像,高1.15米,宽1米,头戴毗卢冠,端庄凝眸。该神像周边浮雕善财、龙女、鹦鹉及柳枝净瓶,均鎏金,线条流畅,雕工精致。据山门旁石碑文载,此造像刻制于元至正辛未年(1343年)。

  既然说到观音菩萨像,有一尊十分独特的观音造像也颇值关注,虽然它并非保存于深山老林当中,那就是现今珍藏于泉州市区承天寺内的铜铆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菩萨造像。这尊神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上,高2.4米,幅宽1.5米。据《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载:此观音的十一面中,前三面为慈相(即菩萨相),见善众生;左三面为瞋相,见恶众生;右三面为白牙上的出相,见净业者;第十面是爆笑相,见善恶杂秽众生;第十一面为佛相,是为说法相。造像具六臂,其中一双手臂从双肩上举过头部,原托着释迦牟尼佛像,现已不存;另有两双手臂环至胸前,作接引状。两边有护屏,刻画出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又称十一面观自在菩萨,是密宗六观音之一。承天寺内的这尊神像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明代遗物。

承天寺十一面观音菩萨造像

承天寺十一面观音菩萨造像

  古艺术品值得用心呵护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泉州古代宗教造像内容的丰富、表现范围的广泛、雕刻技艺的成熟,都在向世人展示着泉州自古以来宽博的城市胸怀。

  陈鲤健表示,由古至今,泉州的宗教造像实在太多了,难以穷尽。不过,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部分古代宗教造像也曾遭受过破坏,还有一些受风雨侵蚀,日渐变得面目全非,这着实是泉州历史文化宝库的损失。所以,现存的古代宗教造像,更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泉州造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创作出众多精美的艺术品。这些作品大多形象逼真传神,整体富有神韵,反映出泉州人的智慧与技巧。我们现在还能瞻仰这些穿越时光的作品,不能不说是一种福气,既是人的福气,也是一座城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