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船形陶灶:揭示泉州古代饮食风貌

发布日期:[2017-09-08] 阅读人:1637  字号:      

 

近几十年来,泉州唐代墓葬陆续出土一些陶灶,这些陶灶以船形呈现,故又被称为“船形陶灶”;船形灶的流行,与区域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了解舟船文化在祭祀仪式中的意义有利于深入探究文化传统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藏的唐代船形灶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藏的唐代船形灶

林瀚正在仔细研究船形陶灶

林瀚正在仔细研究船形陶灶

  泉州网讯(记者 吴拏云 通讯员 林瀚 薛彦乔 文/图 (除署名外))陶灶是古墓中常见的模型明器之一,各地出土的陶灶数量众多,形制多样,有马蹄形、长方形、曲尺形等。但在泉州出土的唐墓中,却多见船形陶灶。古人为什么要将这种船形陶灶放入墓中呢,它蕴含着什么样的特殊意义?今天就请随记者,一起去见识下泉州出土的船形陶灶。

唐船形单孔陶灶

唐船形单孔陶灶

福州仓山唐代灰陶船形灶(资料图)

福州仓山唐代灰陶船形灶(资料图)

  慰藉逝者的陪葬品

  《汉书·五行志》称:“灶者,生养之本。”东汉刘熙所撰的《释名》则曰:“灶,造也,创造食物也。”在古代,灶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有灶的地方,就有炊烟,有了炊烟,便能发散出昂扬的生机。所以,有的时候,灶也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

  汉代的时候,人们相信人死灵魂永存,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像活人一样继续生活,因而注重把死人当作生人看待,正所谓“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这种观念也推动了厚葬文化的盛行。为了使死者能过上舒适、安稳的生活,墓室的形制和结构尽量模仿现实中的房屋,随葬品尽量将生人所用的工具、物品纳入墓中,甚至将房屋、田地和家禽、牲畜之类也制成模型和偶像,以供随葬。而在生活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灶也不例外,依照它们外观制成的陶灶模型,同样被放入了墓室,成为慰藉亡魂的又一陪葬品。

  “陶灶的使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北辛和半坡文化中就已出现,然而以之作为墓葬中明器(即随葬器物,又称冥器)的情况,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实物是出土于关中地区战国秦地墓葬中。降至两汉时期,陶灶逐渐成为墓葬中常见的明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员林瀚告诉记者,近几十年来,泉州唐代墓葬出土了一些陶灶,这些陶灶以船形模式出现,故又被称为“船形陶灶”。

河市梧宅唐代红沙陶质船形灶(资料图)

河市梧宅唐代红沙陶质船形灶(资料图)

颇具生活情趣的唐朝船形陶灶

颇具生活情趣的唐朝船形陶灶

  唐墓不断出土船形陶灶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我们看到这里收藏着多件船形陶灶。以某馆藏唐代船形陶灶为例,该灶长26.1厘米,宽11厘米,高11厘米,灶前端设有阶梯状挡火墙,灶门呈方形,灶腹微鼓,灶尾尖而上收,出烟口呈喇叭状,灶面有两个火眼,并置有锅具,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古人的生活场景,从中我们也可推见古人的炊煮方式。

  “就当前考古发现来看,各地出土陶灶形制各异,有长方形、马蹄形、曲尺形,也有船形的。其中的船形陶灶,普遍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其最早见于江汉地区,而后又盛行于吴越地区。随后逐渐南移,这其中,就包括了我们现在的闽南地区。”林瀚表示,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古人善于用现实生活来为亡者构造地下世界,形态各异的船形陶灶,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人使用炉灶的真实状况,以及他们对饮食的重视程度。

多姿多彩的唐朝船形陶灶

多姿多彩的唐朝船形陶灶

内坑吕厝唐代船形灶(资料图)

内坑吕厝唐代船形灶(资料图)

  据介绍,在泉州,目前所见明器中的船形灶,多见于唐代墓葬中。1955年1月22日,安溪在兴修澳江水利工程时,就发现了一座唐代墓葬,其出土文物中,就有船形陶灶一件。

  1960年10月,泉州市西南郊江南公社奇树村发现4座唐墓,在1号墓内出土船形陶灶1件,长17厘米,高6厘米,表面为青灰色,单锅;2号墓也出土船形灶1件,形状与1号墓相同,长9厘米,高5厘米,表面呈青灰色;3号墓中亦出土船形灶1件,长18厘米,宽8.5厘米,高7厘米,形制与1、2号墓相同,惟灶有双锅,灶表面呈砖红色,质地坚硬;4号墓同样也出土船形灶1件,形制与1、2、3号墓相同,惟器形较大,为双锅,表面略呈青灰色,长22厘米,宽9厘米,高6厘米。

  1996年3月,在惠安县螺阳镇东风村上村出土的唐墓中,也在墓室内发现了一件泥质红陶船形灶,灶长14.2厘米,通高10.9厘米,灶孔上分置大、小釜各1件,大釜上还置有一甑,靠大釜的一端有挡火墙,底端开拱形火门直通后面排气孔。甑口微敛,斜直壁,底部有9孔圆形箅。

  2003年12月,在泉州河市镇梧宅村发现唐代贞观廿二年(648年)墓葬一座,墓中出土船形灶一件,有残损,长21.4厘米,宽11厘米,高7.3厘米,陶灶为红沙陶质地,无釉,灶身上置一口盆形釜,灶口上部起圆形风火墙,尾部有出烟孔,底呈微平的马鞍形。

  2010年9月,在晋江市内坑镇吕厝村北区发现一座券顶砖室唐墓,出土了1件完整的船形灶,长21.7厘米,宽10.4厘米,高8.5厘米,灶台平面呈船形,悬空式灶门,灶门上端呈齿状,灶面微凹,上有两个灶眼,灶后端有翘起的烟孔,灶眼上置有一套釜、甑,釜为尖唇、撇沿、口微敛、鼓腹、圆底;甑为敞口、斜腹、平底,底中心有镂孔。

唐晚期船形陶灶

唐晚期船形陶灶

形态各异的唐朝船形陶灶

形态各异的唐朝船形陶灶

  展现古代饮食习俗风貌

  大量船形陶灶的出土,说明泉州唐代墓葬对于船形陶灶有着非同一般的偏好。“从这种船形陶灶的出土分布地点及形制上来看,也当与古代吴、越人的生活习性有关,尤其是濒海近水的生活环境,正好投射到他们的墓葬规制上,从而使其陶灶形制有别于中原地区。”林瀚认为,船形灶的演变过程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是中原汉人在明器中使用了陶灶,后来这个传统影响到长江流域,被江汉地区所吸收,再顺着长江辐射到吴越地区,这片地区结合当地的传统,将船的形状附到陶灶上,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船形灶。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朱津认为,吴越地区在两汉时期较为富庶。船形灶在该地区的流行,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生业方式有密切关系。《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寙偷生,无积聚而多贫。”由此可知,当时楚、越地区的人们以水生之物为生活来源,因而船在人们的生活中与“生养之本”的灶有着相同重要的地位。故此,江汉与吴越地区流行船形灶也就不足为奇。

  古越人素以狩猎、捕鱼为生,并熟习驾船,《越绝书》有言:“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汉书·严助传》中,也从多个角度提到当时闽越土著的生活习俗:“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入越地,舆轿而逾岭,拖舟而入水,行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这些细致的描写,生动地反映了闽越先民生活在丛林溪谷之间,善于在河川中驾船行舟的生活习性。而泉州船形陶灶在墓葬中的运用,印证了古代闽人对于船、灶的依赖。同时,还反映出了古代饮食的一些风貌。譬如,釜、甑等的利用。“釜”是一种器物,圆底而无足,可以用来煮、炖、煎、炒等,而甑是古代蒸食的用具。这些器具在船形陶灶上的出现,说明当时泉州人在饮食方面已经很讲究了。而挡火墙、排气孔、出烟孔等的设置,则展现了炊具改良方面的成果。

形态各异的唐朝船形陶灶

形态各异的唐朝船形陶灶

形态各异的唐朝船形陶灶

形态各异的唐朝船形陶灶

  了解舟船文化的深层意义

  朱津表示,陶灶是以生活中的灶台为原型,融合了人们的祭灶思想、升仙思想、图腾崇拜等理念而烧造的,这些都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通过陶灶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古人的炊煮方式和食物种类,还能研究出古人关于灶的思想寄托和社会信仰。

  林瀚称,湖南长沙、广东广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过船形陶灶,福建是到唐代才有发现,中间有个时间差。这有两个推测,一是可能福建汉代至唐代这段时间有,但暂时还未被发现。不过,像南安丰州皇冠山出土的六朝古墓群,随葬品也未见船形灶,所以另有一个推测,就是汉武帝征讨闽越国后,为了消除后患,诏令大军将闽越人迁往江淮内地。按《史记·东越列传》的记载:“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这个时期福建的人口减少了,生产力下降。直到后面晋人南迁,才又将江淮、吴越的传统带过来。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文化传播变迁的历时性。所以在唐代福建地区墓葬出现了船形陶灶,最终还是保留了越人的传统。这一个器物,应该是汉文化与越文化碰撞后的结晶。

  舟船在福建地区的祭祀中运用很广,除了船形陶灶外,船棺葬、送王船也是典型例子。船棺葬,以船为棺,从已发现的考古资料所分布的地点来考察,此种葬式在我国福建、江西、浙江、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均有发现。这些船棺有的埋在地下,有的被架设在悬崖峭壁间,有的则被放置在陡立的岩壁洞穴中,这种高悬崖际、暗藏岩洞的葬俗方式,古人称之为“架壑船”、“虹桥板”、“仙人蜕”等,今人则以“崖葬”视之,其葬具也因型制及所置方位而被称为“船棺”或“悬棺”。而送王船,这是在环东海地域的中国南方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琉球群岛等地,广泛存在的一种以“送船”方式的驱瘟禳灾的仪式。这种仪式迄今在泉州一些地区仍被保留着。

  林瀚表示,无论是墓葬中的船形陶灶、祖先葬俗中的船棺葬,还是驱瘟禳灾的送王船风俗,舟船在这些祭祀仪式中都扮演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更多地去了解舟船文化,或许将会是我们借以了解越人文化传统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