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3月6日讯(记者 吴志明 罗剑生 通讯员 黄娇燕文/图)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安溪龙门榜头村华汤白氏宗祠迎来田都元帅诞辰。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榜头白氏举行了热闹又精彩的民俗活动。而这其中最吸引人驻足围观的,莫过于献生前的“赛大猪”活动了。 现场:“赛大猪” 495斤大猪拔得头筹 当天早晨,华汤白氏宗祠前人头攒动,炮声连天,陆续迎来祭拜的白氏善男信女。上午十点左右,“赛大猪”的七个户主就已经将早上宰杀好的大猪运至华汤白氏宗祠前,“赛大猪”活动开始了,现场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大家让一让。”人群中六个人抬着大猪缓缓来到了大秤上,“495斤。”随着一声叫喊,人群中响起了一阵赞叹声,“太厉害了,这猪是怎么养的?”随后另外几头猪依次过磅,名次也很快出来了。 六个人抬着大猪 来自金狮村的白万生获得了今年赛大猪的第一名,他比赛的猪重达495斤。第二名的白溪河来自和平村,他比赛的猪重达392斤。同样来自和平村的白根旺则获得第三名,他比赛的猪重达391斤。三头猪的脑袋上分别被挂上了一块纯金的牌子作为奖励。 经验:用心养 吃五谷吃苹果每天洗澡 记者了解到,这些参赛的村民当中有的是养猪专业户,有的并非养猪专业户,在他们的养猪心得介绍中,都提到了养大猪需要用心去养,给它们特别的照顾。 白万生表示,他从前年农历四月廿八开始养这头猪,连同去年闰月共养了二十二个月,今年这头猪已经高一米二,长二米二,猪蹄直径八公分。 而白根旺从事的是保险行业,为了当天的比赛,两年前,他同妻子亲手养了这头猪。两年时间里,他们养的猪重达391斤。据其介绍,他平时工作比较忙,可为了表达诚心,夫妻俩专门抽出时间来照料这头“大猪”。这头猪的伙食很丰盛,包括用骨头、龙虾壳或螃蟹熬出汤头煮的饭或者面线,豆干、豆腐、豆浆,餐后固定还要吃三四个苹果,一天下来,这头猪就得吃六斤半的饭或者面条。 被评选的猪 白溪河则是二十多年的养猪专业户,家里共养了一百多头猪。他表示,养“大猪”同其他家猪不同,它得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吃饭、睡觉,一天三餐供应要准时,猪的三餐包括五谷、青菜、苹果等,还要每天给猪洗澡,十五个月下来,这头猪重达392斤,白溪河获得今天比赛的第二名。 来自观山村的林永建当天受邀来到现场帮忙杀猪。他平日里喜欢养猪,十多年下来,对养“大猪”更是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说:“养一头‘大猪’没那么容易,选小猪脚要高,尾巴和头部都要大。养猪要相信科学,包括科学免疫,以防猪生病。小猪仔时要让猪吃青菜、麦米、豆腐和奶猪料,大了之后吃大猪料。再后来几个月得让猪吃苹果、地瓜、地瓜叶等,注意替它补充铁和维生素等。它要有一个独立的地方住,注意卫生,夏天要给猪点蚊香。‘大猪’还需要有专业的人来杀,杀一头‘大猪’一般需要四个人。” 历史:明朝开始流传至今 据华汤白氏宗祠相关负责人白先生介绍,“赛大猪”活动作为华汤白氏宗亲传统民俗,自明朝开始,一直流传至今,每年都元宵节都会举行。活动之前,宗亲就会组织人员走访华汤区域,寻找本地最大的七头猪来参加比赛,并在正月十五当天现场过磅,评选出名次。获得前三名的“大猪”,将获得纪念金牌一枚,得以流传后代子孙作为纪念。而当天宰杀的这七头大猪,不仅作为当天献生的主要祭品,也会在祭祀活动结束后将猪肉现场卖掉。在往年“赛大猪”的记录里,最重的一头猪重量达到787斤。 (来源: 泉州网)【责任编辑: 蓝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