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郑成功夫人董酉姑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郑成功元配董夫人,在郑成功一生伟业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一位值得纪念的女中英才。 董夫人名酉姑,明天启三年(1623年)癸亥九月廿四日酉时生于晋江永宁沙堤的一个显贵的家庭里,是明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之女,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知书识礼,崇祯十五年孟春与郑成功结为夫妻。 郑成功的家庭是个庞大的家族,董夫人任劳任怨,以贤惠著称,治家有方,所以郑藩内部平静无波,大家相敬相宾,使得郑成功能专心致志于治军征战。郑成功镇守仙霞关时,她履行军中,为军需之急,勤俭持家。据郁永河《郑氏逸事》中载曰:“董日率姬妾婢妇为纺织及制甲胄之物佐劳军。”夏琳在《闽海缉要》一书中曾说,在仙霞关战事紧急时,为安军心速发军饷,在经济困难中,“妻妾簪耳皆脱以供军需”,郑成功入卧室,“见夫人皆布裙竹钗”,深为夫人识大体,顾大局的举动所感动。 永历四年十月,郑成功经略粤东,夫人与世子经监守中左所(今厦门),叔芝莞管理中左所地方事务,负责防守事宜。第二年春,成功奉旨南下勤王,清将马得功乘虚偷袭中左所,守将阮引、何德不敌,芝莞临危遁逃。据《从征实录》和《台湾外记》记载,在这危急关头,董夫人同世藩经弃尽辎重,只携姑翁氏(田川氏)神主出,步行海滨,见战船招曰:“我董夫人也!”船工林礼泊岸,背夫人落船,见载重船乃莞爷便移船登上,芝莞心怀鬼胎,以战船不便居为由,请夫人移到家眷船中,但夫人已识破船中系芝莞积藏之物,坚决留坐船中不动,使莞无可奈何。同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弃家中辎重,只携神主登船;一顾私利,用战船要把家中贮藏之宝物运走。两者相比,董夫人不为私利,而芝莞为私人财宝,动用战船遁逃、贻误战机,一位是多么崇高令人敬佩的女性,一个是如此渺小的贪财懦将。这使郑成功更加佩服夫人,而芝莞贪赃,贻误战机论斩,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董夫人在随军征战中,以慈母般的情怀爱护下属,特别对行军中女眷,她能体恤安抚,团结上下,使诸将致力于征战之军务。据《从征实录》载:“永历十一年元月,国母(董夫人)敦请出征居守文武将领各父母妻子女入府宴待,并赐资金帛。”在宴请中特别向阵亡将士的遗孤敬酒加赐重金。永历十二年郑军北伐,所有将领女眷、郑成功的夫人儿子姬妾全部随行,在羊山遇风家属损失不少,董夫人不分昼夜做好安抚工作。北伐失利后退守厦门,第二年达素大举进犯,家属全部迁往金门。董夫人为安置眷属,在金门逗留达半年之久。 郑成功逝世后,郑经嗣位,董夫人的地位更加重要了。从此,她是郑军营中的“国太”,郑氏藩府内外事务,她都过问,并时时“深感子孙,当抚恤百姓,厚待百姓”。在她晚年,郑经西征无功,使她十分气愤,曾面责经曰:“七府速败,两岛亦丧,该由你无权略果断,不能任人,致左右各树其党耳!”郑经逝后,由于冯锡范(郑克塽的岳父)与刘国轩互相勾结,手握重权,杀死克,夺取政权,扶郑克塽继位。董夫人因年事已高又力不能及,只得“涕泪沾襟”,又无可奈何。因愤懑交加,积怒于怀,竟一病不起,在同年六月十六日巳时(辛酉年),病逝于台湾安平古城里,享年59岁。 灵秀山·厦渎桥 灵秀山 在(晋江县)二十一都,距郡城(泉州)南五十馀里。隆庆《(泉州)府志》:上有山岩,昔人结庵其侧。 ——清乾隆《泉州府志·山川》 厦渎桥 在(晋江县)十九都(按:即今石狮市区下泽村畔)。 ——清乾隆《泉州府志·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