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解放前夕石狮地下革命活动情况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一、解放前夕石狮的社会面貌 石狮,是晋江县侨乡名镇之一。1949年,只有10000多人。国民党在石狮设第三区署(当时全县只分四个区署),同时配有国民党第三区党部,各角落自然村设区分部。尚有警察所、侦揖队、刑警队、稽征所以及驻守石狮的保安中队、325师、交警等军警组织,还有一些含封建色彩的民间社团,封建的、反动的基础比较牢固。抗日战争胜利后,侨汇复通,侨乡经济复苏,市场繁荣,群众生活水平比较高,奢侈浪费、封建迷信现象比较严重,曾被人们称为“小香港”。 二、发展中共党组织 大约1926年间,中共党组织就派董云阁(又名董光泰)、李子芳、章仲剑等三位同志在石狮建立了地下党组织,发展共产党员,组织农会、工会等群众组织,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道理,并以学校为据点,派革命同志以当教员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32年,中共永宁区委会在石狮成立,许立同志任书记。随后相继建立中共卢厝支部(由卢彬朗任支部书记)、石狮支部(由许立兼任书记)。1941年,泉州中心县委由侯如海任书记。侯如海在石狮、永宁一带农村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中心县委又派许集美,郑种植二位同志在石狮区、塔山区建立地下武装队伍,开展对敌斗争。 1946年间,地下党员郑家玄与福建省银行石狮办事处负责人蔡景和先生接头,于同年四月间安插蔡友炳到石狮,在该行以当工友为业,建立石狮联络站,加强石狮周围党组织的联络。当时联络站设在新华路头省行办事处内。参加联络工作的有蔡友炳、蔡景和、傅维仁,杨素萍等几位同志。联络站的建立加强了石狮与塔山区,英墩地区、中心县委的联系,同时收转由海外寄来的进步报刊书信,保持与郑家玄、倪永图、王秋月(女)等十多位同志的联系。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1948年6月,党组织在石狮民生路苏鸿树开办的华侨医院楼上开会,宣誓成立石狮党支部。支部成员有蔡友炳、杨世南、骆朝宗。骆朝宗任支部书记,杨世南为宣传委员,蔡友炳为组织委员。1948年底,又建立中共晋江石狮侨区区工委,倪永图同志任书记。石狮区工委由骆朝宗、杨竹志、蔡友炳为领导成员;塔山区工委由施能初、施海滨、施性镜、施养宗、施养尚等同志负责,领导革命群众开展武装革命斗争。同年,党组织又通知骆朝宗同志到厦门集美学校,接替杨竹志任该校党总支书记,原因是杨竹志的公开身份是集美学校高中部学生,1948年底杨将毕来;毕业后即须离校。杨所担负的工作移交骆朝宗接替;而杨竹志回石狮后也继任骆朝宗的工作。 杨竹志回石狮后,经过一段时间,1949年1月,闽中地下党石狮区委会成立,成员有蔡友炳、杨竹志、蔡敦苑、周秀卿(女,厦门人)。同年2月,在石狮荆山发展一批党员,有蔡敦苑、吴为果、郑标煌、王诗章、王自强、许玉辉、黄际笔。同年4月,区委会研究决定吸收一批入党对象入党,并分头在石狮镇和现晋江市的梧坑、秀茂等村建立临时支部。蔡友炳、蔡敦苑受派到梧坑村吸收新党员时,并在新村一座洋楼里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当时参加宣誓的有许精忠、许友全、许自永、许谋朝、许友把、吴赞成、许自卜等人。会后成立临时支部,由许精忠当支部书记,许友全任纪律委员,许谋朝为武装委员,许自永为宣传委员。杨竹志到秀茂村吸收许友山入党。1949年5月,石狮地下党小教支部成立。在区委负责人杨竹志及黄际笔两位同志的监誓下,王显增、吴清华、吴明练、吴清琪等新党员,在石狮马脚桥恒新鞋店三楼举行宣誓仪式,并由杨竹志指定黄际笔负责小教支部的领导工作,王显增负责组织工作,吴清华负责宣传工作,同时研究确定每人的联络暗号。 1949年6月,石狮侨区工委会撤销。石狮区直接由城工委领导;塔山、五一区工委由晋江县工委领导。石狮区工委书记蔡友炳和区委周秀卿、蔡敦苑、黄际笔、许友山等同志,和所属公务、店员、教员、农民、妇女、学生六个党支部的成员团结战斗在一起。 三、领导白区开展工作 根据侨乡特点和反动机构集中等特殊情况,城工委开展以下几种革命活动: 1、织织学生运动 为了配合解放全中国的新形势发展,及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948年底,地下党同志以石光中学为基地组织“读书会”,吸收王元殊、蔡敦波、林传赏、许以基、吴孟治、王正平、吴秀训、许秀甲、吴新民、曾惠华、许双辉等十多位学生参加活动。1949年上半年配合全国学生,开展“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活动,并以该校为阵地组织排演《杨妹》等话剧,在石光中学操场演出。另外通过石狮《民声报》总编辑许新民,在该报开辟一个专栏,刊登反黄色书刊泛滥的文章。组织罢课活动,支援厦门的“反饥饿、反内战、反压迫”活动。 2、大力宣传即将解放全中国的大好形势 1949年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石狮地区地下党组织,即分片负责,开展宣传工作。新华片区为郑标煌、王自强;新湖片为吴为果、吴为等、吴彦传、吴彦惟等人;宽仁片为许玉辉、蔡剑鸣、王诗章等人;五星片为黄际笔;镇内民生路为王显增、吴清琪、吴清华等人。各有人员在街头巷尾张贴革命标语,还通过李共和印刷厂工人倪松茂同志印刷解放军进城公约(约法八章),在夜间散发给全镇各商户,有的通过邮局转发到其他地方。后又在革命群众姚金镇家中设立地下印刷厂,翻印中心县委发下的宣传材料,组织编写以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为内容的民歌、童谣、漫画,广为传布。区工委蔡敦苑同志亲自将解放军人闽通告,在夜间带进新华路“绿园”三楼茶座散发。 3、开展捐献活动 为了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战斗,地下党同志在石光中学革命师生中发动一次捐献军鞋和银元的活动。先在迦南园(吴清琪家)集中,分为三组,每组三人(其中一人带枪在后面掩护),向镇内巴黎百货商店,昆山银楼,隆兴商行,洪纯泰百货商店,宝风银楼,王源顺,王泉利等商店分送派借大米通知单及收据。石狮临近解放时,由王显增、吴清琪、吴清华、吴明练等人负责摸清反动机关中的人员活动,办公地点、设备及档案材料放置地点等情况。 4、开展统战工作 为了争取上层进步人士,团结中间分子,打击顽固分子,通过蔡景和(省银行石狮办事处经理)、许新民(石狮《民声报》总编)的关系,争取开明人士对革命的同情与支持,利用旧社会“结拜”的形式,组织上层人物何敬捷、何敬华、王华民、王吟秋及一些后起之秀骆朝宗、吴明练、吴清琪、施至羌、周海宇、王显增参加“石狮友谊社”,以饮鸡血立誓为盟兄弟。同时,在新湖村组织“友联社”,吸收青年吴光如、吴彦伟等同志参加。 5、开展武装斗争 1949年6月,经中共塔山区工委研究决定,指派区中队长施养宗带领施天法携带警告信往永宁当面送交高武鹄、周美锦(伪永宁镇镇长),警告他们不要再胡作非为。一星期后,又集结力量,武装夜袭永宁伪镇公所及稽征处,把所有反动书报、文件、档案搬到门外空地上放火焚烧,还没收敌人的枪械、弹药。 7月间,国民党动用驻军325师兵力,在晋南金井、科任、龙园等村围剿我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即所谓“清乡”。为了打乱敌人的步署和分散敌人的兵力,石狮区工委组织一次夜袭伪保安中队的武装斗争,向盘据在民生路三楼的伪保安中队吴泽南部发起攻击。这些龟守在三楼、平时耀武扬威的反动家伙惊慌失措,只敢向天鸣枪射击壮胆,不敢下楼抵抗。8月间,又一次组织规模更大的分成四路进犯伪石狮警察所的武装斗争,也取得了胜利。 随后,区工委又决定处决反动透顶的国民党便衣队员洪祖炳(后洪观时势不妙而闻风逃脱)。石狮解放前夕,由组织出面,令伪政警人员林××、吴×、陈×等人缴出枪支弹药。林××缴出:“砍顺”一支,吴×缴出“大曲七”一支,梧坑村许×缴出短枪一支,共计缴出步枪16支,子弹数发,手榴弹数十颗。 为了迎接解放军进驻石狮,在区工委的领导下,以吴清琪、王显增、吴清华、吴益治为主组织石光中学学生苏日美、苏燎原,王元殊、蔡敦波,林传尝等十多位同学参加的宣传队。在石狮迦南园集中排练文艺节目,如《朱大嫂送鸡蛋》和革命歌曲《解放区的天》,进行街头宣传,迎接解放军解放石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