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牙”(闽台方言),是初二、十六敬奉土地神的一种民间活动,泉州一带都有这项民俗,尤以“尾牙”最为隆重。每年十二月十六最后一次“做牙”,故称“尾牙”。
石狮历来商业茂盛,安土地公(亦称福德正神)敬土地神,是民间一项很有讲究的事情。许多人都把财神和土地神合为一谈。每年“尾牙”,商家店铺都要备办丰盛的牲醴佳肴,点香烛,烧冥币(俗称“金纸”)燃放鞭炮,虔诚地祭拜土地神,祈求生意兴隆,财运亨通,然后用祭祀的供品办桌宴请受雇的伙计,表示犒劳,俗语说:“尾牙香香,无吃挵店窗。”
据说,古时候店铺的伙计来年是否继续留用,老爷们通常在席间先敬酒,后待鸡肉上桌,便把鸡头对着要解雇的伙计,筵席散后分红包,又把第一包红包分给要解雇的伙计,而且钱会比别人多一些。另一种说法是,古时员外要辞退“长工”(旧时农村中长期受雇的佣工),就在“长工”席前把筷子、汤匙倒移一个方向,隐喻这个“长工”将被辞退。在过去的农耕社会,将被辞退的“长工”心里流泪,根本顾不上餐桌的菜肴,一直在思考着明年的出路。俗语说“头牙吃仔(得)汗直流,尾牙吃仔(得)目屎(眼泪)流”,就是“尾牙”雇工们心酸悲泣的描述。
解放后,这种风俗逐步改变,但做“尾牙”仍然非常盛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较大规模的商家企业,一改过去的习俗,如举行文艺晚会、开展歌舞比赛,体育游戏;或奖励先进,慰问员工,激发职工以厂为家、爱岗敬业的热情,给“尾牙”注入了新的内容,成为一种欢乐、文明的“尾牙文化”。
(吴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