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宅习俗分择址、动土、上梁、乔迁、谢土几个话题说开去。
择址
阳宅择址之说,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诗经·大雅·公刘》:“笃公刘,于胥斯原……即顺乃宣……陟则在,复降在原。”“笃公刘,既溥既长,即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豳原……度其夕阳,豳其允荒。”古代周部族的祖先由邰迁豳的择址过程,被周人广为传唱。
世谓阳宅择址有数忌:一忌坐落古战场,恐触动戾气;二忌邻近屠宰场,恐触及杀气、血腥气;三忌傍监狱,恐触及怨气;四忌来龙入口处有粪池厕所,恐触及秽气;五忌坐落旧行刑(法)场,恐触动冤气;六忌邻近旧军营,恐触动兵气;七忌邻近尼庵青楼,恐触及邪气;八忌深巷阴湿,光线不足、阳气不舒,则触及滞气;九忌迫近衙门、祭坛、古墓、桥梁、牌坊、寺庙等,恐触及晦气;十忌“宫前祠堂后”,以为阴气重,不利阳居。
山水聚合,局势开阔,龙脉长远秀气,水流屈曲有情,护砂相互对峙,此繁华舒适之处,乃择址之理想场所。
民俗择址种种宜忌,含有心理因素,并或多或少带有社会学之色彩。时至今日,社会昌盛繁荣,百业俱兴,车水马龙人气特旺,以前忌讳的地方,现在大可不必了。从心理上减少压力,也是创建和睦家庭的一大要素,家和万事成嘛。
石狮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石狮人对于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在建筑设计、房屋坐向诸方面一丝不苟,很少有人马虎从事。由于条件限制,择址的范围缩小了,人们只能用选择坐向、分金来弥补不足之处。所以,堪舆术成了石狮民俗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建筑和安葬诸方面。
堪舆术的最大特点是以水立向,也就是在地基中央立一“太极”,然后按周围二十四个方向分为四十八局,所选定的某一局(即某一个坐向)务使生旺水上堂,又流归墓库而去。如立丙午火局旺向,必须左水倒右,收左边艮寅长生水上堂,流归右边辛戌方墓库而去,或丁未衰方借库消水亦可。如果误收右边病、死、墓、绝水上堂,则冲破旺位,主祸患叠生。大抵左水倒右之局,则立甲庚丙壬子午卯酉四阳旺向;右水倒左之局,则立乾坤艮巽寅申已亥四阳生向(或名四阴旺向,义同)。但亦不可一概而论,盖地理之学,贵乎灵活应用。
择址尚有“与德为邻”之说,即选择新址应与品德高尚、忠义正直之士为邻。故有“千金起厝,万金买厝边”之俗。
动土
地址择定后,动工前先请地理师确定坐向,堪舆学名称谓之立向,然后根据本宅分金坐度选择日课动土。石狮人对此十分重视,尤其是沿海一带,经择日馆专家或地理师克择之日课,还要到神佛座前断杯。而这种民俗,依稀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据《尚书》载周武王营建都城洛邑之事云:“我卜河溯黎水,我乃卜涧水东、湹水西,惟洛食。我又卜湹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孔子亦曾提及“卜其宅兆而安厝之”。至于根据历法造课,则秦汉时就出现了。
我国历法,秦以前有“古六历”(又称四分历),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夏历正月建寅、以孟春之月为岁首,现行中历(农历)仍旧沿用之,所以农历又称夏历(黄帝、周、鲁三历建子,即以仲冬子月为岁首:殷历建丑,以季冬丑月为岁首:颛顼历建亥,以孟冬亥月为岁首)。西汉有太初历,东汉有“后汉四分历”、乾象历。东汉时“起宅盖屋必择日”。“太岁头上不能动土”的忌讳亦始于汉代,择日动土,尚有诸多忌讳,如日课不可与主事人冲克等。俗谓男主事、女主馈,动土平基、竖造上梁诸造作,择日不可冲克主事,作灶择日不可冲克主馈。其余家庭成员,遇日课与生肖冲克者不可到现场,避开则吉。
动土时,法用杉木模板约一尺三寸长,墨书福德正神或土地公,距木板顶端约二三寸,贴上造纸头一张,用钢笔或小楷笔书写“福德正神神位”,造纸头二边用二张金纸卷成金元宝模样,贴上后复用红笄索一条、金花一对、春花二对插戴,红笄索打活结。福德正神神位置于厅堂处,法用石板材四块围成一同字壳小石屋,后面与左右各一块,上面盖一块。宅主备办三牲粿合旨酒金纸,一丈以上杉木一根,锄头或其他挖土工具一把。盥洗毕,上三条香,焚化金纸,动土先从后面起手,然后地基周围依次各挖数下。因起厝动土,务必坐山大利,所以先自坐山挖掘。亦有根据地理师指点,先从天德方、月德方等吉利方起手者。动土毕,旨酒酹于福德正神座前,取兴旺发达之意。
动土一般选择凌晨零点至五六点之前,盖世俗不欲外人围观或在场知见也。
动土后,每月夏历初二、十六日备办粿合金敬福德正神,俗称做牙。又,每年二月初二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做尾牙,典祀福德正神用旨酒、牲醴、果品,尾牙尤其隆重。
上梁
上梁择吉日尤其郑重其事。因上梁之时,房屋已规模初具,日课必择年月大利,天帝到坐,太阳到坐到向或三合方吊照。因动土之时,房屋尚未定型,面东面南尚可改变,故允许借利。且如房屋坐西看东,恰是年三杀在西不利,而宅主急于动土,动土时可借坐北看南,谓之借利。上梁不可借利。且之前必择吉“伐木做梁”,俗谓开斧。其木料到场,应堆架于天德方、月德方、或太阳方,梁头扎红布条以示尊贵。俗忌堆于三杀方、岁破方。
上梁还须计算寸白,顶梁栋之高度应天父地母之寸尺确定。房屋坐向不同,天父地母之寸白各异,如乾甲山天父三五七,地母一六八,坤乙山天父四六八,地母一三五。房屋高度根据天父,长宽根据地母寸白施工。一般来说,地理师与木工师傅均知晓寸白。唯上梁时地理师不可到场,其仪式由木工师傅头主持,泥水工师傅头,及石匠师傅头襄理其事。传统穿斗式木结构古大厝,其栋、梁、椽、窗枋门扇等均由杉木制作,均离不开鲁班尺。其作用有门光尺,分财、病、离、义、官、劫、害、本,宜忌甚多;又有子思尺,用于祖厅中龛、佛龛;又有丁兰尺,一名九星尺、玄女尺,用于放水池,均自鲁班尺生发开去。所以宅主对待木工师傅等工匠师傅,总是礼貌有加,不敢半点怠慢。
梁木俗称中脊圆,择吉刨削,师傅头要口合(音鸽)四句(念四言古诗或七言古诗,隔句押韵之吉祥语)。以酒泼梁,亦要口合四句。请梁进厅,同样要口合四句。上梁仪式极其隆重。事先在厅堂前摆上三界桌,筵碗全席,置墨斗、土刀于其上;又于福德正神座前备办牲醴果品,枣灯、春花、复元、衣食、旨酒等;又左右两侧各设一筵,左侧供奉当境、总神,右侧供奉观世音菩萨、夫人妈,并置金斧、银锤、宝剑等道具于其上。又设一梁桌于厅堂内,置红布四尺,黑巾、红笄索、红枣灯、棕索、红丝线、鲁班衣、玄女袄等物品备用。吉时一到,先自三界桌及福德正神座前、当境座前上香,继由木工师父头请神。拜请各方神圣,木、石、及泥水匠各位祖师、宅主高、曾、祖考及本宅门神户尉、井灶神君降临、祈福,唱念大吉大利、添丁进财等吉祥语。业主等毕恭毕敬跪拜如仪。
典祀礼毕即时上梁,中脊头东尾西,吉时一到,两侧各由一位木工师父操作,架于顶梁栋之上,同时口合四句。车栋(竖柱)上梁,最能显示木工师傅之真工夫。有身怀奇技者,上梁系八卦不用梯,只须解下腰间黑巾,稍微沾水后挥手一甩,黑巾一端缠上中脊后人即飞身上梁,观者喝采。功夫场中适时显露手段,于日后招揽活儿大有裨益,亦足见民俗对上梁之重视云。
上梁之后,梁底还须系八卦,挂丁财袋、粽、算盘、通书、枣灯、珠笔等吉祥物。仍旧由木工师傅头合四句,宅主赏以红包,谓之“各人有各人之彩气”云。
上梁后另一个仪式是出煞,木工师傅头与泥水工师傅头身上披红,左手抓鸡右手执剑,步法依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甫、天冲北斗七星方位行走,谓之踏斗,口合四句、至天冲位(破军)手举宝剑割鸡冠血,剑沾鸡冠血谓之出煞。
又有筛圆仪式。由宅母与众儿媳先于厅堂内梭红圆,约半米笞,又置大银元36个、小银元72个于其中,然后由宅母或长儿媳手捧米笞摇圈圈,泥水工师傅头口合四句。筛圆时主妇均身穿红衣,头插红头毛鋀。筛圆寓一家团团圆圆,以丈夫健在者为合适人选。
又有点中脊与点柱丁仪式。点中脊由木工师傅头(榉戈者)举行,口合四句,中脊头尾与中间用染有鸡冠血的宝剑轻轻一点,每一点都要念吉祥语。点柱丁由泥水工师父头举行,同样口合四句,以鸡冠血按向柱丁。凡诸习俗,当事者始终认真对待,未敢视同儿戏。
上梁、合脊,置炉火于脊梁顶以祈龙脉兴旺,乃兴建古大厝必不可少之仪式。当整座厝宅基本竣工后,则选择吉日呼来龙,起风炉火。迎龙仪式甚为隆重,宅主家人全体出去,堂亲伯叔兄弟亦来助阵,牲醴、旨酒、雄鸡、炉火、红绸布、粿合金香件件齐全,恭请村中当境起驾,至来龙处小山岗上迎龙。
地理师口念呼龙口诀:“香烟沉沉应乾坤,恭请山神土地开龙门。山神土地必知机,大小神祇莫惊疑。杨公门下××念动推龙咒……神将神兵,各显威灵。牵龙人宅,大发财丁。急急如律令”。
迎龙队伍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宅主手棒风炉火直上屋脊中央安置,满望从此家宅兴旺添丁进财。封建时代生子容易起厝难,能够举行这种仪式的人必定富甲一方,也难怪他们深信不疑,做起事来一本正经。时至今日,钢筋水泥结构取代了土木结构,除了宗祠等为数不多的古式大厝外,上梁仪式已难得一见了。
上梁合脊,从师傅到小工都得使出真功夫,决不是普通者就能轻易“趁吃”的。至于合四句念吉祥语,和唱赞歌、朗诵标语口号等同其目的,都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氛围而唱念的祝福辞。念的顺口、听的受用,红包一包大家心安理得皆大欢喜,不亦乐乎。
现代化建筑的封顶同样是选择吉日,红布条标语挂满整幢楼房,鞭炮一箱又一箱地鸣放,其大摆筵席的数量更是以前的十倍二十倍,石狮爱拼敢赢的风尚和凡事不失外气的风度随处都能体现。
乔迁
乔迁择吉,以房屋坐向分金为主,次论宅主及一门妻小年庚,日课必须年月大利,日时切忌冲犯宅长及家人生肖。凡乔迁字,宅母及各房媳妇之娘家,必须备办灯彩往贺,寓添丁进财之意,亲友则贺以烛炮等,宅主惠以粿粽,所谓礼尚往来也。吉时以零点到五、六点之间。阳宅建筑,举凡动土、安砛、安门、作灶、上梁、乔迁、谢土等择吉,均忌过午时。
石狮市区新貌
乔迁之法,宅长捧请福神香火在前,宅母捧镜,长子长媳执乌篮轿车(椅),寓添丁,其家庭男女人等,或肩挑四季五谷,或手执衣服财物,口袋中银元各十几枚,必欲哗拉拉钱银声趟进家门,寓进财。又要家中灯火辉煌,厅堂上红烛高照,张灯结彩。宅主捧请福神安位,置三牲果品、旨酒三杯,红圆四碗;宅母捧镜,先照向四方,继而置于厅堂上。俗谓鸡有五德,所以要搬进一窝母鸡小鸡,至则呼鸡、呼狗、呼猪,有豕自成家,鸡啼犬吠,家业兴旺,谷要满瓮,水要满缸,寓五谷丰登,饮食无忧,一派太平景象。
殷富之家,照例举行谢天酬神仪式。于厅堂前设天公坛、排三界纸、挂天公灯,备办龙车凤辇。上桌进敬饭、敬面、衣食、枣灯、春花、复元、旨酒、清茶、甜冬瓜、冰糖、五果、粢盛、米粽、六味斋、甜粿、发糕、敬包、红圆等供品;下桌全筵,牲醴旨酒。天公坛后另设一筵席,备果品菜肴敬地母(俗误谓地府);又左右各设二筵,敬奉当境、总神、观世音、夫人妈等神祇,福德正神座前敬一筵、牲醴旨酒。各筵例应焚香点烛,金纸数量、悉于神前派账,掷杯明断,有增无减,减顿加益金,示一心诚敬。观世音座前敬瓜果素食,其他供品,或荤或素,悉听宅主尊意。又犒兵菜肴不宜寒酸,大米数袋,中置银元纸币,柴数捆;又要祀地基主,加银服;祀灶君司命敬红圆,粿合,牲醴、旨酒。又,路神土地、门神户尉均要一一敬奉。至于演戏、搬嘉礼,以及大摆筵席等礼俗,则视宅主经济能力,可有可无,如事前有发愿者,悉皆欢喜还愿。若乃张贴红联、鸣放鞭炮、身着吉服等民俗,各处普通存在,兹从略。
凡遇年月不利,业主急欲入宅者,则一切简单从事。入宅之时,宅主人等,手提行李箱、雨伞,肃静而入,如进驻旅馆状。其福神香火,法用浮炉,乃香炉底垫一红盘。亦有偏向暂借吉利方安置者。另有一法,于上梁日奉请福神香火归堂,谓之应日,稍后莺迁,则无所忌讳。
建筑房屋,以上梁日课最为郑重其事,丝毫不可假借。其他诸如动土、平基、安砛、安大门(安大门既论坐又论向)等均可便宜行事。动土借利,前已述及,安砛、安大门等,先垫以木刨花,候年月大利,去掉木刨花,下四季五谷(大麦、春菽、红豆、茶叶),谓之应时。放水涵亦以置四季五谷为应日。此亦便利工匠造作,所谓事在变通,不可缺一。
莺迁志庆,例惠粿粽,用答亲友贺仪,亦借以通报乡里乡亲。
乔迁仪式与儿子结婚、或十六周岁同时举行者,二项喜庆一笔开支,既合算又不失体面,是以世俗不乏此例。
日前房地产开发正处于高峰期,市民生活富裕,购置物业令人目不暇接,悄悄进住高档商品楼者大有人在,其乔迁仪式十分简单。“不讲排场,一切从现实出发”,渐成时尚,都市生活已逐渐流行,民风民俗处在变化中。
谢土
民居民宅例不谢土。因谢土之后,墙壁等房屋设施,一概不许动作,连钉个板钉都被禁止。未经谢土,则每月初二、十六照样孝敬福德正神,凡遇修修补补之事,避开三杀、岁破、五黄,择九天玄日大偷修日(壬子、癸丑、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甲戍、乙亥、丁酉、戊戌、已亥)则可。唯公共场所如宗祠、祖厝、老人会等建筑,因乏专人敬奉福德正神,日常亦无修东补西等琐事,所以工程竣工后择吉谢土。
阳宅谢土,择吉与上梁同,俱要年月大利,不可借利。如宗祠、祖厝等本宗所共有者,经择日馆专家或地理师选择之日课,往往又至神佛座前复断。如此这般,大伙儿心安理得,各无异议。
谢土,除遍请木工师傅头、石匠师傅头、泥水工师傅头、堪舆师等到场之外,还须请法士身披道袍,步魁踏斗,镇五方土、谢五方神。
顾名思义,谢土乃是敬谢土地公,宜用全筵二十四味,三牲、粿合、旨酒;又备枣灯、春花、复元、衣食,起风炉火。道具、法器用鲁班尺、墨斗、泥水刀、五方旗、斧头、罗经、啸(哨)角、草席、宝剑、铜铃等。金纸悉由神明派数。宅主宅母沐浴盥洗(宗祠、祖厝则由宗长、房长),虔诚焚香叩谢天(天公)地(福德正神)神明(当境、总神),筵席或半席筵(16碗)或全筵(24碗)不等,概由法师稽派。
师傅头散土语云:“手托金盘播谷种,我今散谷镇龙基。凶神恶煞尽回避,吉星福德降于斯……。”散足四季五谷、花生、糖果、饼干、银元(大36枚、小72枚)等,业主依例赏以红包、披红。
堪舆师献经依七星方位踏斗,口念法语:“手托罗经八卦神,盘古初开天地人。九天玄女阴阳诀,曾授凡间杨救贫……。”其“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悉依奇门遁甲之法起休门,三日一变,阳顺阴逆,个中大有学问,决非“迷信”二字可以抹煞掉的。地理师唱罢,亦有红包进账。
法师摆上供品,焚香展拜,插五方旗,贴粿图案:剪刀、尺、镜台、鸣炮、秦乐、步罡、踏斗,口念真言法语。净鞭三响,摔席、吹哨角,井然有序。厅堂之上,红灯、红烛、红桌裙、红地毡,家族人等身著红色衣服,一派喜气洋洋。诸亲戚友,致贺全是吉祥语。至于大摆筵席,馈赠礼品等礼俗,各家随宜行事。唯宗祠、祖屋谢土仪式,大抵纳入进主、进枋、落成庆典之活动系列,亦有专项举行者,未可一概而论。
(施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