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永宁董姓做节做“十四”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我们闽南各姓氏,有七月十五做节敬奉祖先的风俗,而永宁的董姓七月半节却提前一日,在七月十四做节。董氏为什么做节做十四呢? 相传永宁董姓原祖青阳(今青阳董厝崎),因历代封官,家庙门前竖有下马碑。文武官员经过都得下马或下轿步行。传至十一至十二世时,恰值元代,时有一位专横跋扈的武营(泉州)知州从董氏家庙门口经过,蛮横不下轿。董氏族人便叫孩子抛石袭击轿窗。恰恰有一块尖锐石头刺入知州的太阳穴,知州受伤血流不止而死。皇上闻讯大怒,遣兵前来围剿,董氏族人直到七月十四才知道大祸临头,就急急忙忙提前祭祀祖先,然后全族大人小孩一起逃难去了。 董氏族裔之中有兄弟两人,一个逃往金门,一个逃往永宁沙堤。从此,永宁的董姓就沿袭此例,把七月半节,提前在十四举行。此事在永宁董氏宗谱中曾有记载:“七世皆袭封侯伯,又有郡马王亲群从,兄弟多列仕籍,子孙族盛,不免奢侈。有武营(泉州)知州过家庙门,不下轿,杀之。于是诏书特下,切责吾族之横,侯伯俱革世袭,族人多抵罪,而吾族始散逸流寓他乡,或山谷海滨间。” (郑天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