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闽南方言中的外来词从来源看有三个途径:一是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二是与东南亚文化的交流;三是与英美西方文化的交流。这三种文化交流为泉州文化输入许多新概念、新事物,同时也带来一批外来词,从内容看,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和体育文化等方面。
我们日常食用的菠菜,旧名菠薐菜。闽南话叫“菠伦菜”。据《唐会要》说:“太宗时尼婆罗国献菠薐菜,类红蓝,实如疾藜,火熟之,能益食味。”说明这种蔬菜是从当时的尼婆罗国输入的。“菠伦”系源于古国名PALINGA(即今尼泊尔)。由于菠伦菜是引进的,所以泉州流传这样一句俗语:“要食着食菠伦,要穿着穿绸裙。”
由于海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泉州人的足迹遍及东南亚,许多人最终移居海外。这些人被称为“过番”。这些过番侨民在侨居地娶女结婚,这类妇女被称为“番婆”。泉州港衰微后,南方番人减少,“番客”一词被转指华侨,而用“番仔”指称外国人。从这个时期开始,引进了许多外来词。例如,
来源自印尼-马来亚语:
雪文(肥皂)语源:SABON
隆沟(阴沟)语源:LONGKANG
餻啤(咖啡)语源:KOPI
洞葛(手杖)语源:TONGKAT
镭(铜板、钱)语源:DUIT
五脚架(街廊)语源:GOKHAKI
斟(吻)语源:CIUM
加步(棉)(木棉)语源:KAPOK
巴刹(市场)语源:PASAR
来源自菲律宾他加禄语:
帕叟(钱)语源:PESO
甘仔得(西红柿)语源KAMATI
达马哥(吕宋雪茄烟)语源TABAKO
源自近代及现代英语:
马劲(缝纫机)语源:MACHINE
拜(再见)语源:BYE
仙(仙令,法币)CENT
阑珊(零星)语源:NONSENSE
锦(局、盘)语源:GAME
杯(拍)语源:BAT
奥塞(出界、糟)语源:OUTSIDE
秀(投)语源:SHOOT
目(头)(商标)语源:MARK
拾八(板手)语源:SPANNER
述(飞速通过、投篮)语源:SHOOT
速(推)语源:SHOVE
块(元)语源:COIN
禀(别:动词)语源:PIN
滥糁(随便)语源LUMP-SOME
烛龟蜡(巧克力)语源:CHOCOLATE
(中)巴(客车)语源:BUS
恤(衫)(衬衫)语源:SHIRT
温钝(没道理、不可理喻)语源:WANTON
的士(出租汽车)语源:TAXI
迪吧(舞厅)语源:DISICO BAR
然而文化交流包含着双向性,域外文化对闽南的影响在闽南方言中留下了痕迹;闽南文化和方言也同样对其他国家有过较大的影响。闽南方言中对海外影响最大的要数“茶”了。16世纪下半叶,茶叶开始传入欧洲,“茶”这个词也被借入西方语言。现代英语“茶”叫TEA,法语叫THé,德语叫TEE,都源于闽南方言“茶”的读音。可见这些国家的茶叶是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输人的。
(王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