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泉州少林寺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少林寺东侧山门 泉州少林寺,亦称南少林寺。泉州少林寺座落在清源山之东岳山麓,素为我国南禅及南少林武术之中心。据清嘉庆间晋江人蔡永蒹《西山杂志》载:泉州少林寺为唐代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法师入闽所建。南宋以前少林寺的规模宏伟,“十三进,周墙(高)三丈,寺僧千人,陇田百顷,树林茂郁,掩映少林寺于(清源)山麓”,“僧分十级”,“千僧皆能武”。一千多年来,古寺历尽沧桑,从唐代至清代泉州少林寺历经三兴三废。唐天祐四年(907年),“少林寺反王审知附梁”,被毁;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诏修,宋景炎元年(1276年),“清源少林寺千僧反蒲寿庚降元”,在东门外打了一仗,“元唆都遣胡骑冲少林寺”,“发矢,千僧毙焉,存者百人”,少林寺再次被毁;明洪武十年(1377年),州官黄中立“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到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因少林寺武僧反清,乾隆皇帝下令火烧少林寺,泉州少林寺第三次被毁,“从兹无敢复修者”。 少林寺南面山门 泉州少林寺在消失了近230个春秋之后,1992年经福建省政府批准,泉州市成立了南少林寺重建委员会,同年10月13日在东岳山原少林寺遗址举行了奠基复建典礼。自1997年首期工程竣工以来,至今已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演武堂、五观堂、山门、步行道、双护龙、方丈室、香积厨、僧舍等相继落成。少林寺现有武僧团30人,僧人20人。自1998年泉州少林寺武僧团正式成立以来,坚持每年举办武术培训班,并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南少林武术学员,至今已培训了十期学员共计3000多人,其中有来自欧洲、美国、以色列、东南亚各国的学员100多人。1997年曾就读于厦门闽南佛学院的常定法师应邀出任泉州少林寺监院,兼任武僧团团长。2000年2月应法国巴黎福建同乡会邀请,常定法师率团赴法国巴黎进行武术文化交流,教授南少林五祖拳,荣获巴黎市政厅颁发的巴黎青年和体育金质奖章,为南少林寺争得了荣誉。该寺青年武僧释理亮经过多年刻苦磨练,练就了一身绝活——“一指禅”神功,已闻名于海内外。泉南处处少林风。现在,泉州少林寺已日渐成为海内外武术爱好者研习、交流南少林武术的好去处。千年古寺巍然立,少林雄风又弘扬。泉州少林寺已成为中外旅客前来旅游观光的一处旅游胜地和人们习武强身的一所好学校。 泉州少林寺是泉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瑰宝。少林古迹重开光,风行振武震八宇。纵观历史,南北少林同源一宗。北以嵩山少林寺为正宗,南以泉州少林寺为代表。泉州是南少林武术的发祥地。泉州南少林有五祖拳、五节花拳、五梅花拳等拳种,构成了独特而博大精深的拳术系统,是泉州武术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中的宝贵遗产。北少林在河南嵩山,南少林在泉州丰泽。南北少林,相互辉映,齐誉于天下,为中华增光。 泉州少林寺的重建工程还在继续进行着,包括法堂、达摩祖师堂、十三堂、罗汉堂、玄女堂、藏经阁、观音殿、地藏殿及其他配套设施,占地面积达四百亩。泉州少林寺附近的海峡旅游商品城也在筹建之中,建成后将又是一处旅游购物的好去处。建成后的泉州少林寺将具有武术性、文化性、宗教性和旅游性。它不但是泉州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禅宗寺院之一。 少林寺弥勒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