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艺术馆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主要工作任务是承担政府公共文化事业,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社会艺术培训等。近年来,市艺术馆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指导下,馆址从无到有,人员由少变多,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03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群众艺术馆,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并获得泉州市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省先进宣传文体单位、百花文艺奖先进集体和各种组织辅导奖百次以上。
在硬件方面,艺术馆拥有较完善的文化设施设备。新馆大楼于2001年建成,2002年投入使用,位于市区津淮街南侧,占地面积5.4亩,建筑面积5360平方米。大楼内有剧场一座,使用面积近千平方米,是本市群众文艺演出的主要场所;另有音乐厅、舞蹈厅、展览厅、民间艺术展示室、练歌房;有培训教室17间,琴房16间等活动场所;有服装室、档案室、资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配套场所,系本市最具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阵地之一,基本满足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空间需求。
在设备方面,目前艺术馆拥有60多万元的室内舞台灯光音响设备,以及配套完整的剧场演出设施,价值140多万元的全市一流的户外演出设备。有各种型号的钢琴、电钢琴、电子琴、古筝等器乐,还有投影电视、电脑点歌设备、一百多盏泉州花灯精品及其它民间工艺藏品、上百套演出服装等,培训教室及琴房都安装有空调设备,各个培训教室设备齐全,均在正常开展活动。
在软件方面,艺术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现有在编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大学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8人。设有戏剧、文学、音乐、美术、摄影、舞蹈、南音、少儿文艺、艺术档案等业务门类人员。聘用编外人员近十个,主要用于艺术培训、组织演出等工作。在荣誉方面,我馆人员荣获泉州市、福建省、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全国社区文化优秀辅导员,省、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泉州市新长征突击手,泉州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业务方面,由我馆专业人员直接编导、创作的作品获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一次,文化部全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金奖1次、银奖2次、铜奖3次、优秀奖2次,文化部全国专业艺术最高奖“文华奖”4次,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3次,中国文联“曹禺戏剧奖”2次,以及其它省、部奖项上百次。作为一个只有12名工作人员的地(市)级群众艺术馆,取得这样的成绩全国少有。
艺术馆的主要业务工作,一方面是承担政府公共文化事业,围绕全市文化工作重点,配合市委、市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抓好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各艺术门类示范性活动,带动县(区、市)乡(镇)文化馆、站全面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起好“龙头”作用;再一方面,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主要以组织阵地活动、举办培训班、设立展示厅、举办展览、组织演出、为社区开放活动场所等形式,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近几年,艺术馆成为市政府举行重大文化活动的场所之一。在每年一次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期间,在“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期间,艺术馆都是演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艺术馆还是各项大型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实施单位,包括各种大型文艺演出、民俗文化游园活动、盛大文艺踩街等。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各项群众文化活动,艺术馆也都是主力队伍。如每年都要举办的社区艺术节、社区文化周、“威远楼之夏”文艺展演、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比赛及各种广场文艺演出、各种比赛、各种展览等。
艺术馆演出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一方面完成了剧场的改造及完善配套设施,一方面完成了户外演出设备的添置,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户内外演出服务体系。今年以来承接了包括第五届海丝文化节开幕式暨“活力泉州”文艺晚会等上百场户内外文艺演出活动。
艺术馆常年举办各种艺术培训班。2006年,艺术馆开设二十二个常规培训班,内容包括舞蹈、书法、美术、声乐、器乐、朗诵、艺术素养、作文、外语等门类,受训对象包括成人、青年、少年及儿童。值得一提的是,我馆开设公益性艺术特长培训班,免费培训外来工子女、城镇贫困户子女、残疾家庭子女,教他们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知识,让艺术温暖每个孩子的心。另外,艺术馆还组织举办过“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班”、“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培训班”、“舞蹈师资培训班”等,举办各种艺术讲座、艺术欣赏活动,充分发挥辅导、指导作用。
其它活动还包括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各种演出、各种展览、展示活动,搜集、整理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出版群众文艺刊物及信息类资料,加强各类文艺创作的组织、辅导工作。经市艺术馆辅导、指导及选送的作品在全国、全省性各种比赛中,获奖数在5百多次以上,仅获文化部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就有36次,其中金奖9次、银奖8次、铜奖10次;无论获奖数量还是质量均名列福建省第一。
2006年,艺术馆年初组织举办四场下乡文艺演出,举办“泉州市文化馆系统美术、书法、摄影展”;组织举办“福建省海峡两岸闽南语少儿歌手大赛”泉州地区选拔赛,并从中选送选手参加“福建省海峡两岸闽南语少儿歌手大赛”;与府文庙联合举办“快乐泉州”才艺大比拼活动及第二届“府文庙之夏”文艺演出。与福建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联通新势力“男声女声”PK大赛;协办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市少儿舞蹈比赛;举办第二届少儿普通话朗诵艺术比赛;举办泉州民间音乐邀请赛;开通泉州市艺术馆网站,出版馆办杂志《清源》及《社会文化动态》;组织花灯参加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元宵花灯展、文化之旅——泉州及旅游推介会展出;开展“打城戏”普查工作;组织编排舞蹈《海情》参加泉州市侨乡体育馆“全国亿万农民健美操大赛”先进乡镇项目展示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