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查阅史料志书必涉及古地名,又是著名侨乡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寻根,外地宗亲寻找祖源地,都会牵涉到古旧地名。丰泽区从原鲤城区拆出,其地域多为泉郡之附廓及城外,虽曾出版了《泉州旧城铺境稽略》一书,但仅涉及城内四隅三十六铺及附廓三铺十境。又《泉州台胞回乡寻根指南》,亦只稽及乡镇而未详及村落。近几年来,每逢华裔侨胞回乡寻根和外地宗亲寻祖,甚或持谱牒来泉州查找,本地人涉及房地产权翻起旧契据,往往标明古地址,称乡里、称都邑、称铺递、称图甲。然而古之图甲,近之保甲,系属行政管理层次,缺乏记载而无从稽考。何况史己历数百年,沧海桑田,志书中有些村名今或更名或废弃,又出现许多新置村落和街道。故特翻查《泉州府志》、《晋江县志》和有关史料,从今丰泽区辖地地名重新稽查之,恐有错讹之处,希知悉者依据矫正之。
一、东海镇
宋朝隶临江里和鸾歌里,明清两代隶晋江县卅六、卅七都。民国时期属晋江县庄法石张,部分属东北乡。
临江里,卅六都内,普月铺领法石村;后渚铺领后亭村、北星村、东梅村、宝山村等。临海铺领金崎村、埔村、后埔村、后厝(欧厝)村及宝山村和下路、厨头(住头)、后坑等自然村。
鸾歌里,卅七都东湖铺领石埔村和大坪村;院前铺领云谷村和云山村。
二、城东镇
宋朝隶鸾歌里,明清两代隶晋江县卅八都及部分为卅七都辖,民国时期属晋江县东北乡。
三十七都内,东湖铺领东星村。院前铺领院前村。皇迹铺领新铺村、新前村、霞美村。渡头铺领浔美村、前头村、金屿村、凤屿村,埭头村(赤石属后渚铺)。
卅八都内,万安铺领后埭村、杏宅村、塘西村、洛阳桥南村、琯(古名官园头)村。福临铺(府志为福林铺)领城东村、西福村、庄任(古名庄浔)村、南埔村。
三、北峰镇
柰属复杂。宋朝隶府治棠阴里、爱育里、兴集里,南安县唐安乡邱文里二、三都。民国时期属晋江县东北乡及南安县丰州镇。
棠阴里,卅九都内,棠阴铺领北峰村、群石村、田边村、普明村等。锦墩铺领城口、西门兜。福安铺领拒洪村。泉山铺领环山村、环清村、北门兜、后茂村。
爱育里,四十都内领群山村。
兴贤里,卅四都柳通铺内领西郊。
南安三都内领霞美村、招联村、招集村、萧厝村、招丰村(部分属二都)。城外潘山铺领招贤村。
四、清源农场
宋朝隶棠阴里和鸾歌里,明清两代隶晋江县卅八、卅九、四十都,民国时期属晋江县东北乡清源、鹤山二保。
鸾歌里卅八都福临铺领二管区。棠阴里,卅九都泉山铺领一管区、六管区、四管区(清源洞村)。福安铺领四管区(鐤底村)。爱育里四十都内领五管区。
五、华大街道办事处
宋朝隶鸾歌里,明清两代隶晋江县卅八都福临铺,民国时期属东北乡。
六、东湖街道办事处
宋朝隶棠阴里,明清两代隶晋江县卅九都驿路铺,民国时期属东北乡。但东湖村隶鸾歌里卅七都东湖铺。
七、丰泽街道办事处
登瀛里晋江县卅五都后下铺领东霞村、新溪铺领迎津村;鸾歌里卅七都东湖铺领东涂村。
八、泉秀街道办事处
宋朝隶登瀛里,明清两代隶晋江县卅五都,民国时期属庄法石张。新溪铺领后田村、新安街、沟后村、灯洲村(后田、沟后、新庵、新巷、丁荣)、灯星村(乌洲、后淮、浦西,亦称隶乌洲社)。御殿社领湖内街、灯洲村(湖内、新街)、灯星村(东村、草埕等)。法江铺领沉洲(古旧名恬洲)村。溪南社领大淮村。
(作者单位:泉州市卫生防疫站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