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从泉州圣墓郑和“行香碑”说起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一九六二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树立“伊斯兰教圣墓碑文云:唐武德中(公元六一八——六二六)穆罕默德门徒、阿拉伯人三贤、四贤来泉传教,殁葬于此。墓后回廊正中有元代修墓阿拉伯文碑记。旁有郑和第五次奉使西洋行香碑,皆为我国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行香碑”全文云:“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1417)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 明成祖为什么要选派郑和率领我国远洋航队出使西洋呢? 郑和本姓马,他的祖先在元朝攻占云南时从西域迁去。世代信奉伊斯兰教,有兄弟姐妹6人。元朝灭亡后,明朝派军队进云南,郑和的父亲马哈带兵抵抗明军,因寡不敌众战死疆场。12岁的郑和被阉入宫,成了侍侯明燕王朱棣的小太监。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因长子朱标早逝,由长孙朱允炆继位。四年后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变”,从北京发兵直达南京。在朱棣以武力夺取皇位的过程中,郑和“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场,多建奇功”,成为明成祖继帝位的元勋之一。朱棣对他非常信任,亲笔书写一个“郑”字赐他为姓,从此他改马为郑。 后来明成祖又升郑和为内太监总管,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想要通使西洋,在考虑人选时,想到了郑和。因为,首先郑和立有大功,出使异域完全可以信任;其次,郑和久在宫中,对朝廷礼仪、外交使节都很熟悉;再其次,郑和曾出入沙场,以他为领队,又能通晓军事;还有一条,郑和是西域人,世奉伊斯兰教,精通阿拉伯语,这一条更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因此,明成祖认为郑和最适合的人选,就正式任命郑和下西洋了。 明朝前期我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世界强国之一。航海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元时期,我国的航海事业就很发达。元朝的海船是世界上最大、最多的。明朝初年仍是这种情况。郑和下西洋就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实现的。 郑和下西洋第一次从(1405-1407年)先后计七次率舟师历访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沿海及东非沿岸30余个国家(即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刺加、渤泥、苏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比刺、溜山、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刺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榜葛刺、天方、黎代、那孤儿),历廿八年。 其中,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郑和率领一支由63艘大型宝船为主体的庞大船队,船员27800人,最大船只长44.4丈(151.8米)、宽18丈(61.6米),从苏州府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出发。船队经过福建省的五虎门、古城(今越南中部)、爪哇(今印度爪哇岛)、旧港、苏门答腊、进入印度洋,到达锡兰山(今斯里兰卡),最后到达目的地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国王、首领的热烈欢迎,郑和向他们宣读大明诏书、赠送瓷器、茶叶、丝绸、锦绮、纱罗、麝香、铁器和金银币等。带回胡椒、宝石、珊瑚、珍珠等珍宝,以及狮子、长颈鹿、豹、斑马、驼鸟等异国珍禽异兽。 以后又于1407-1409年(二次)、1409-1411年(三次)、1413-1415年(四次)、1417-1419年(五次)、1421-1422年(六次)(以上均在永乐时) “行香碑”是第五次下西洋1417年,钦差总兵太监郑和,于此(圣墓)行香,庇护船队安全。 1431-1433年(宣宗宣德时)为第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阿拉伯半岛。前后二十八年,七次远航经过三十余国和地区,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所乘的船,据载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可容一千人。 第七次航行(下西洋)郑和已61岁,回国后不久即与世长辞。郑和历经艰辛,开辟了一条连接亚非各国的航道,功绩永标史册,值得后人敬仰。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意义: (一)扩大了与南洋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往来。郑和下西洋后,亚非许多国家遣使来我国与明朝进行贸易。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回来时,有十七个国家的使节来中国访问。其中有的是王子,有的是亲王。满剌加的国王和王后一行五百多人也曾来到南京,受到明成祖的盛筵款待。 (二)郑和下西洋后,中国人到南洋去的日益增多。早在唐朝以前,我国同南洋各国就有贸易来往。去南洋经商的中国人,有些在那里长住下来,成为华侨。郑和下西洋后,在南洋各地的华侨明显增多。到了明朝后期,大约有十万人以上。他们带去了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开垦了许多的荒地成为沃土良田。他们还开采矿山,变荒山为富源。总之,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爪哇有个地方原是一片沙滩,后来,千余家华侨来这里经营,改名新村,成为爪哇最富饶的地区。如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有三宝垅等。 (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是中国人民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郑和集我国航海之大成,改指南针为航海罗盘,用“过洋牵星术”检测船位……”郑和比欧洲的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要早八十多年;比欧洲的另一航海家达·伽马的远航,要早九十多年。而且,他们的船队规模和郑和相比,逊色多了。应当说郑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参考资料:《辞海·历史人物》 《泉州历代名人传》 《福建海防史》 《百科知识》郁贤皓,史双元著 ——郑和行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