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头神的造型
近日在泉州丰泽区东海街道石头街286号和鲤城区南门青龙巷5号两座华侨住宅的外墙上发现了印度教象头神的瓷砖浮雕画。
东海石头街286号的华侨住宅,在大门两边的墙面上,装饰着十字花图案的彩色瓷砖,在上端的边缘,横向排列着一行象头神浮雕画的瓷砖,每块15.2厘米×15.2厘米,共有12块。而泉州南门青龙巷5号的华侨住宅的象头神瓷砖规格与石头街的相同。嵌在凹斗式大门两侧的廊心墙上,共有60块,所画的象头神和石头街的一模一样,好像是同一个窑厂出品的。
这两处瓷画象头神的形象,都是象头人身,大耳长鼻,头上束宝箍,脑门上有瑞花,眉心中有吉祥痣,嘴角伸出两支长牙(一支在战斗中折断),项挂珠串,弯曲的长鼻卷着一样什么东西;肩部生有四手,手腕戴珠镯,上两手执绳索和不知名的法器,下左手捧着一件卵形物,右腿屈起,左腿垂下,赤裸双脚,都束珠环;背靠椭圆形光屏,光屏边缘的焰火是黑色的,边缘的中间是一只牛头;须弥座右边地上匍匐着一只黑老鼠,它是象头神的好朋友。
象头神的传说
象头神是印度教神话中毁灭之神湿婆的儿子。神话中,湿婆的妻子雪山神女乌玛因喝了溅到恒河里的一滴水,生下一个儿子,被土星之主沙尼的险恶的眼睛看了一眼,孩子的头就从脖子上掉了下来,湿婆和乌玛悲痛欲绝。在创造之神大梵天的指示下,他们派了仆人难丁去找一个面朝北方的活物的头颅。难丁找到了天帝因陀罗坐骑伊罗婆陀大象,它正好面朝北站着。
难丁战胜了天帝,把大象的头砍了下来带回来。湿婆就把大象的头安在儿子的脖子上,竟然复活了,名字叫加纳沙,意即群王,负责管理一群爱捣乱的小神。智慧女神送给加纳沙笔和墨水,使他成为学识之神,同时也是商人和旅行者的保护神。大地女神则送给他一只老鼠,作为他的坐骑,但是老鼠太小,无法负载加纳沙,它就跳到加纳沙的背上,两个成为好朋友,因为加纳沙把人和象的智慧结合在一起,心地善良,神通广大,奖善罚恶,在战斗中勇敢坚定,受到湿婆教和毗湿奴教的共同崇拜。印度民族主义运动激进派领袖蒂拉克,曾利用对象头神的祭祀,掀起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斗争,使象头神成为民族神的象征。
象头神文物需保护
印度教是世界七大宗教之一,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前后。八、九世纪经过商羯罗改革又称新婆罗门教。元朝时印度教随着海上交通的频繁也传来泉州(现在泉州海交馆藏着很多泉州印度教寺庙的石刻构件)。十九世纪以后,随着大量印度教徒外移,印度教也传布到东南亚、非洲和其他地区,如新加坡就有印度教。
泉州东海石头街286号的原主人就是旅居新加坡的华侨,名叫王炎,清末民初在家乡建了这座住宅,从新加坡运来瓷砖装饰墙壁,也把印度教的象头神形象带来家中作保护神。南门青龙巷5号的原主人是旅居菲律宾华侨李妙森,他建的这座有象头神瓷砖的住宅也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因为这两座住宅墙上的象头神反映了印度的宗教文化,在泉州实属稀罕,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关注、予以保护。
象头神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