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泉郡水神玄天上帝庙宇建筑的特点与崇信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泉郡水神玄天上帝是北方大神、水神。泉州是滨海城市,人民生活与水电关系密切,泉郡民间尤为注重,玄天上帝为其建宫立庙供祀,祈求庇佑平安,在航海渡江时和生活劳动中,避免水火危害之厄运。泉郡的玄天上帝庙宇建筑颇具特色,兹就泉郡城乡几座玄天上帝庙宇建筑与分布情况记述之: 霁云殿在晋江安海镇东北侧圣殿境,据传建自五代天福(后晋936-944)间,殿朝南,为镇区内最突屹高耸之殿宇。殿中供祀北极玄天上帝,为泉郡八都安海镇郡主。明清两代殿遭毁重修,明隆庆间重建三层台,仿真武殿;清重修后,殿高耸。建有18级石阶,拾阶而上,顶级之高度与安海镇南白塔顶点同高。登台纵目,气象万千。故1989年冬,文化部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朝闻先生参观后,认为“似此道教宫殿式建筑物,全国已不多见”。意恰霁云殿似帝王殿宇,位尊殿高。 晋江金井镇围头半岛北面有座卓望山,山南有古刹西资岩,又名大石佛寺,寺建“殆起自隋唐之世”。寺左山不高而气势非凡,山上有古建玄武殿,南向,祀真武大帝,帝像就天然巨石雕刻而成,像有人高,魁梧雄伟。其脚下有深井一口,据传直通大海。像雕成后建殿以护,殿前筑有拜庭。殿不大,其状如一方形宝瓶,甚陡峭,殿顶又特别峭拔,且置一“七宝铜”葫芦于顶端,日夜皆熠熠闪光,沿海渔船常以此为航标,其作用有如灯塔。惜殿及真武雕像均毁于“文革”,及八十年代终期才重修,但规制大不如前。 晋江深沪镇石壁山有座崇真寺,旁有复井,有宝泉。明代有名士游石壁山诗云:“壁峰凝晓翠,高插紫云端”、“□岩层献秀,潮汐迭洄澜”。诗句描述崇真寺构筑的地势居高临海。这正是古人望祭水神之地,祈求下海得以庇护平安。 石狮永宁镇虎袖岩原名真武宫,位于宝盖山东麓之虎岫山。斯岩缘起自唐贞观(627-649)之世,奉祀北极大帝,帝像端庄肃穆,武耀威扬。迨宋绍兴乙亥(1155)年,有蔡梦良君者,捐资建大石龛以护盖□岩龛朝南滨海。周山形势山峦迂回,层峰耸翠,上出重霄,岫蕴深藏。西附虎头山,接连航标关锁塔,背负双髻美女山,南瞰海防永宁卫城。是岩近附小孤山,其状若猛虎伏卧。及明嘉靖间高僧云静则兴建高达三丈二尺之中掌大殿,清代又复兴修增建,规模为之宏大轩敞,民国23年华侨李逢耀募资重修添建,而成为有十余座幽阁宝殿之大丛林,且于大殿檐下树对辉绿盘龙石柱,精工雕镂,真有“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而潜伏于波涛之内”的气势。又殿中古有石刻柱联二对,一为清翰林庄俊元之撰书:“帝建龙基通北极,灵钟虎袖镇南关。”一为清状元吴鲁撰书:“踞虎袖挹龙波一剑英威天地泰,望熬城罗雁塔三清镇重古今春。”虎袖岩如此构筑与布局,足见其气势磅礴,实能表现出北极玄天上帝威镇北方的英武气概;且其地势滨江,可眺望大海,正是古人祭祀水神,降妖伏魔,祈求航海平安之处所。 泉州城土门外法石村真武庙俗称上帝宫,座落于石头山上,朝南面江,晋江水流由此入海。宋元时期,这里海船辐辏,称法石港。庙祀真武大帝——玄天上帝,创建于宋代,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现庙宇为清代建筑,布局错落有序。山门建造精巧,上有“武当山”三字匾额,清道光间翰林庄俊元留有题刻楹联:“仰之弥高大观在上,过此以往联步而升”。进山门有石阶22级,石栏干古朴,造型宛如龟蛇,是宋时遗物。登上庙外广庭,迎面树立“吞海”二字碑石,意取真武大帝神力浩大,能降服海妖水怪。碑为明嘉靖12年晋江县令韩岳所立,故“吞海”又含剿灭倭寇海患之意。庙中供奉新塑真武大帝,其神像披发仗剑,脚踏龟蛇,肃穆威严。其手下四帅,造型也勇猛逼真。原山门尚有清庄俊元撰写对联云:“脱紫帽于殿前,不整冠而正南面;抛罗裳于陬,亦跣足以莅北朝”。此联语带双关,既写出真武帝的神威,又把西南远处紫幅、罗裳二山写在眼帘,斯庙历代屡有修葺。清同治四年泉州知府立碑示禁,加以保护;1983年泉州市列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市文管会立《重修真武庙记》碑。因此庙宇为泉州海交的重要史迹之一,又有泉州道教文化的重要文物。 洛阳玄天上帝宫位于洛阳桥北江畔渠道上,宫庙小,为硬山式单檐一间,拜庭以铁架护盖,中置供桌,宫宇朝南,四面环水。南眺桥南中亭后礁石龟蛇蜕化形迹处。其新建宫宇碑记载:“北极玄天上帝,系古今崇拜、万民敬仰之灵神。洛江两岸神传其圣迹昭世……经洛阳及海内外善信人士热心组织会友,共商兴建真武宫之善举,择洛北桥头渠畔之吉地,于乙亥年(1995)孟夏吉曰开工,翌年三月三日告竣。……新塑上帝公威武堂正……”上帝龛联写:“北号玄天神功安四境,极尊上帝原德载群黎”。石柱楹联镌:“海甸仙石成文悬气象,亭台蜃楼彩景列星河”。 又泉州城厢、附廓奉祀玄天上帝的宫庙尚有:三朝铺的三朝宫,在西街通花巷的三朝巷南端,西向,今废。华仕铺的上帝宫,在裴巷中,东向,现改建为新春街居委会。文山铺的上帝宫,在新门街上帝宫巷口,北向,今废。以上三座宫庙始建莫考,其中三朝铺上帝宫位于铺境东北高地,朝向全境;华仕铺宫朝向古子城残留壕沟(今新街土窟一带);文山铺宫则北向古罗城壕沟(今为土门街至新门街的八卦沟)。而且此三铺境城居人口稠密,其生活都与水火息息相关,故奉祀水神玄天上帝,祈求保佑,避免水火祸害。又三教铺上帝境有座玄天上帝宫,南向,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始建未详,进深两间,1988年华侨捐资重修。宫庙内树大木匾额“感动天地”四字,石柱楹联镌:“手持宝剑光天阙,脚踏双精座地居”。查该境域又名“田中央”,居民昔时多从事稻谷农耕,但水源常缺,最怕天旱少雨,故境内农民常到上帝宫上香,祈求玄武水神恩泽,风调雨顺,作物丰稔。 西门城郊乌墩镇静铺四境(乌墩、白水营、忠堡、段湖)濒溪地低,其北境的段湖村更是“西北洋”地势低洼的水域地带,常发水患。该村宫庙奉祀玄天上帝、相公爷,庙南向,始建不详,近年重修。此宫庙地处水域,而立庙供祀上帝水神,以祈神灵安民。 土门城外东土乡田庵村的境庙,于1985年重修,为单檐歇山式建筑,进深二间,南向,奉祀玄天上帝、大法天师、康府元帅诸神柢。座落于唐建的天水淮——田亩阡陌,沟渠纵横的北岸上。宫庙门额书:“福田玄天上帝”,石柱楹联刻:“福地堪为玄武庙,田家权作天师堂”。又镌一联:“福庥普庇千家仰,田里稔丰四境安”。这冠头境名联道出了旧时田家供祀崇信上帝的意愿。 综上记述,可见泉郡城乡诸多上帝庙宇,其建筑的地理位置较多在滨海高地,或在沟渠堤岸,或在街市闾巷,或倚近城壕,或在田亩低处。而其朝向则多座北朝南。这特点又都与玄天上帝的尊位和威灵,及人们的生产生活,虔诚奉祀崇信的意愿,休戚相关。 泉州自宋元海交贸易繁荣,闽台民间则多奉信海神妈祖,立庙供祀。但是泉郡人们仍有承袭古俗崇信水神玄天上帝之习俗,即如惠安洛阳镇渔民,他们至今还供祀上帝公为“海神”,结盟入会为会友兄弟,盟誓如下海遇险必相互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