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一个影响深远的佛七法会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1980年,泉州市佛教协会在开元寺举行一次佛七法会,纪念转逢和尚诞辰一百周年。这次法会是在粉碎“四人帮”不久,我国社会正在经历拨乱返正的关键时刻举行的,它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冲击,特别是在东南亚一带引起的震动可谓是空前的,它向国内外展示了我国政府全面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做好佛教界工作,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和海外佛教界人士,宏扬“爱国一家”的精神的决心。 转逢和尚是福建省南安市人,生于1881年17岁剃度为僧,先后担任南安雪峰寺、厦门南普陀主持,泉州开元寺襄理,新加坡龙山寺主持。1937年“7·7事变”以后,往香港,入川滇,周游越南、缅甸、尼泊尔、泰国、新加坡等地。1952年于新加坡龙山寺园寂;一生功德无量,受佛教界的尊崇,被誉为:“坚持戒行真佛子,甚鞋跋涉苦陀头”、“炎口千坛,普及孤魂同归安养。功德无量,四众生齐证菩提”。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台湾等地佛教界,声誉卓著。他的许多信徒后来都成为当地佛教界的领袖之扬。如新加坡佛教知会副主席释广洽法师,监院释广净等。 1980年正是转逢和尚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年,为了宏扬转逢和尚爱国、爱乡、爱教的精神,新加坡龙山寺的广洽、广净等法师提议,经市佛教协会讨论决定,并报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在开元寺举行佛七法会纪念转逢和尚。8月间,市佛教协会成立纪念转逢和尚诞辰一百周年筹备委员会。向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和香港、台湾等地的佛教界人士发出了请柬。新加坡佛教总会的广洽、广净、吕依莲以及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香港等地的崇教界人士和信徒汇来善款近万元,各种品仪44种。新加坡佛教总会还编写出版“转逢和尚行化录”。 这次法会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法会于11月29日至12月4日举行。前来参加活动的有来自上海、厦门、漳州、福州、福安、莆田、晋江、南安、惠安等地,及菲律宾、香港地地区的宗教界人士628人。每天有300多人参加供佛、诵经统佛。12月4日,佛七期满之日,又举行一次法会,有闽南诸山四众和信徒,五、六百人参加,前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纷至沓来,十分轰动。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新闻媒体对法会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法会消息。中国新闻社、泉州市报道组,对法会进行采访报道。市佛教协会出版《转逢和尚永怀录》,影响可谓深远。 这次法会在客观上充分体现了党的崇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进一步打消了佛教界人士对党的宗教政策的怀疑、观望的态度,同时也是对国内外对我国宗教政策怀有敌意的势力的有力回击。泉州市委、市政府支持这次法会,起了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展现改革开放的决心和积极作用,受到了海内外宗教界代表人物的赞扬。他们认为粉碎“四人帮”以来,各级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的力度是比较大的。他们非常感激。南台寺81岁的老艺姑和转逢和尚的侄女33岁的王真莲姑却深有感概地说:“法会前我们有三怕:一怕政府不允许;二怕半途而废;三怕寺众来参加寺庙不准住寺。”事实证明,这是多余的,结果是完满功德,感谢党的英明领导。有的信徒说:这次法会活动,报纸报道、电台广播,震动了世界上的佛教徒,我们不仅要重整宗风,爱教更要爱国,为祖国“四化”建设作出贡献。香港大屿山宝林寺的衍修尼姑说:海外宗教界人士对信仰自由的政策是半信半疑的。我这次回来参加法会,亲临其境,前疑屡解,政府说到做到,令人佩服。我回去后要大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