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风景如画的诗山侨乡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诗山位于南安县城北部。这里农村景色优美,公路、水电、林果种植、文教卫生事业发达。(这里各项事业)她的发展跟这个地区众多侨居在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有直接关系,所以很富有侨乡特色,是个风景如画的美丽侨乡。 一、历史悠久的诗山镇 诗山镇是诗山侨乡的中心,又名山头城,历史悠久,远自唐宋就很出名,今仍还残留山头城的城垣和著名古刹凤山寺(后唐同光初年建,距今约一千零四十三年)。诗山这个地名很古老,据史载,(这个地方原不为叫诗山)这个地名的由来与历史上福建第一个大文人——唐代中叶著名诗人欧阳詹有直接的关系。欧阳詹,南安人,少时曾就读于南安名山之一的高盖山白云室。高盖山在山头城之东,高耸人云,其绝顶平坦如盖,故名高盖山。山上的白云室是个读书的好去处,欧阳詹就是从这里出仕,唐德宗贞元八年,欧阳詹与当时大文人韩愈同登龙虎榜,中了进士。唐史引韩愈的话有:“闽人第进士,自欧阳詹始”。《开闽事略》中亦云:“破八闽文教天荒者,乃闽人欧阳詹”。在这当时必然很轰动,所以欧阳詹被闽人尊为“八闽破天荒第一人”,赫赫大名,古今传颂,南安人民为能出这样一个大人材而引以自豪。为了纪念诗人欧阳詹,把高盖山改名为诗山,把诗人出仕前生活过的地方,自天柱山之麓至诗溪的出口处诗口(注入晋江东溪),纵横数十里的广大地区的地头、村落、溪河,不少冠之以“诗”字头取名,诸如诗村、诗宅、诗坂、诗园、诗门、诗溪、诗口等等,千百年来沿用至今,影响十分深远。 二、名胜古迹多 诗山名胜古迹多,古往今来吸引无数游人。春秋两季,本县各地学校常常组织师生到诗山远足。每年还有大批华侨、港澳同胞驾乡观光、探亲、游览。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从诗山镇出入华侨港澳同胞达四千多人。(许多名胜古迹常常吸引着游人)在诗山境内有我县两处名山,即高盖、天柱二峰。并有十八胜景,高盖山(诗山),是欧阳詹读书胜地,单此山就有四景十二奇。四景:一曰白云室,即欧阳詹读书处;二曰福资院,为欧阳詹祖父出资兴建寺院;三曰秀峰岩,一岩挠拔突出;四曰万寿岩,系摹崖石刻。十二奇:一曰蟠龙墓(唐欧阳詹祖母墓),唐诗:“高盖山前日影微,黄昏宿鸟傍林飞。坟前酹酒空流泪,不见叮咛道早归”。传说为欧阳詹祭奠祖墓归家时写的;二曰归云洞,在白云室下,为白云归宿处,欧阳詹有首诗云:千山江上背斜晖,一径中峰见所归,不信扁丹迥在晚,宿云先已到柴扉”。后人即以名洞;三曰木根桥,在归云洞下,榕树蟠结为桥,欧阳詹读书时频经于此;四曰百层阶,在白云室半岭之间,垒石为阶,百步连登;五曰普光塔,系僧人建造的;六曰圣水洞,在福资院之旁,怪石天成,盘于洞口,有泉嗽石,四时不竭;七曰迎云台(亦称迎雨台)为祈雨处;八曰透龙泉,在半山之西;九曰伏虎宫,在山麓之西,巨石蹲踞如伏虎,石下有、洞,可容十余人,为游人休憩处;十曰干寿龟;十一曰古迹坛,在半山之北(俗称佛公窟);十二曰佛祖墓。此处,山中还有报慈寺、诗山寺等。上述诸胜,因年代久远变迁,多所湮没,仅留陈迹。尽管如此,但因此山距诗山镇近,山下又有“南师”、“诗中”、“成功”等学校,每当秋高气爽时,自有游人登高秋游。 天柱山,为南安第三高山,海拔一千零七十公尺。天柱岩一峰独秀,是观日佳影,留有石刻。寺院还保存下来。该山现棣属蓬华公社,交通甚为方便。夏天,这里乃避暑胜地,有“小庐山”之美誉。沿山大树成荫,远望葱翠一片,景象万千,山上名茶铁观音和柑桔亦非常驰名。 诗山十八胜景:一曰白云春晓,系指高盖山,山高云多,林茂峰秀,远观甚丽;二曰凤山胜景,系指凤山寺名胜古刹,有一千零四十三年历史,此寺在海外很有影响,大陆和台湾有分寺数十所,现为旅游区;三曰龙山夕照,系指在诗山公园龙山宫(民族形式建筑),夕阳余晖照于屋顶,有一种光芒四射之感;四曰潭美观鱼,为诗山车站前,通往码头公路的谭美桥处,诗溪桥下缓流,两岸夹竹,环境幽静,鱼跃水中,成为奇观;五曰塔瓦生金,系指诗山塔脚街(旧街)的石塔,据传此塔建于宋代;六曰铜喉锁口,系指码头惠书桥前的溪河两边,两山高耸挟长,如锁把门;七曰溴口夜渡;在码头的宫下渡,为泉州通永春、德化的古道渡头,日夜繁忙;八曰美宫待驾,在码头大庭与官下交界处,传说南宋皇帝南逃路经此地,建一待驾宫接待;九曰五台浮莲,在诗山与永春交界处的小五台山,恰似一朵浮莲;十曰鹏峰胜地(下宅乡)有朱熹遗笔刻于石上;十一曰钟山织雨,在今梧峰大队,半山夹谷中,暴雨时,雨柱如织布穿梭;十二曰长潭秋月,即南永分界线长潭桥下,潭深渊邃,水如墨色,每逢十五月明夜,月上月浇之际“其圆月偕在水中”;十三曰文章叠雪,文章即山名,此山高耸,山尖落雪之后,有似“雪白观音”之造型;十四曰破溪夜濑,指鹏峰大队境内,于夜深人静之时,溪濑之声,数里之内可闻;十五曰贞坑瀑布,在联星大队,水从高处泻,形成瀑布;十六曰天柱观日,在山顶最高峰处,有观日石;十七曰将军坐帐,指蓬华苏厝将军山,前面若干小山,犹如将军坐帐点兵遣将;十八曰石笋冲天,地在山门,据传此石笋日见增长。 在社坛村西南古山脚还有仙景古迹,有仙人井(水流冲泻形成)、仙酒瓶、仙脚印等三处古迹。 除外,诗山镇是南安四大集镇之一。市镇风光好,公路四通八达,山头街是公社政治、商业、文化中心,日市人群熙来攘往,好一派热闹景象。同时这里出是诗山整个地区五个公社的经济中心。近年来华侨、港澳同胞踊跃参加家乡建设,引进先进机器设备,来料加工,促进社会镇企业新发展。 在诗山镇内,有著名的诗山公园,是一九三○(由刈据南北地区的军阀陈国辉)开辟的,公园依小山建筑而成,地势天然,园内花木林荫,小亭曲径,花圃池塘,是黄昏之余憩息的好场所。诗山图书馆建筑壮观,藏书甚多,是大众的精神乐园。公园内还有服务社、影剧院、运动场等设施。每逢节日,诗山文化站即在园内张灯结彩,演戏、放映电影,举行赛球游艺活动,大有一番热闹景象。 三、美丽的诗山侨乡 诗山是南安著名侨乡之一,通称南安县诗淘码侨区,闻名全省,诗山是其中一地区。这里出洋谋生者多,占全县侨户达三分之一。华侨、港澳同胞和国内亲友,关系密切。历史上广大侨胞对家乡建设贡献大,侨办事业比比皆是,如侨办水电、工厂、种植业、道路、桥梁,文教卫生等事业。总之,富有侨乡特色。诗山虽距地、县城市四、五十公里,但通往城乡交通很方便,是晋江地区内地安南永交通之枢纽,有名的泉永德公路经此开往永春、德化、大田、永安接连鹰厦铁路,另一条路线上通仙游、莆田、福州、下经安溪、同安、厦门、漳州,可一直开往广州、深圳。诗山是沿海的内地,但环境优美,各项事业兴旺发达,侨乡处处生机盎然。到了这里,一点也不感觉山乡闭塞,倒会给人以青山翠谷,风景如画美的感觉。 诗山处于一个山间盆地,四周峰峦叠嶂,到处是青山绿水,茂林修竹,小水电星罗棋布,茶果满山岗。近几年,侨乡人民因地制宜搞建设,农村经济活跃,粮林并丰,五业兴旺,企业发展给侨乡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进入诗山,无论集镇或是乡村都显得生机勃勃,集镇市场繁荣,物资丰富,市整人群熙熙攘攘,人们穿着整齐新颖,村庄屋宇有中式、洋式,而以闽南地区通行的宫殿式的大厝为多,红砖墨瓦,金碧辉煌,依次建筑,整齐美观,乡人聚众而居,耕读有序,社会风气好,增添侨乡人民安定和睦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