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经过
国民党为要作垂死挣扎,在1948年底,决定于福建成立陆军325师,派吕省吾为师长,而吕系陆军大学毕业兼以晋江地区有他的老班底。建军地点就选定在泉州为中心点,在李良荣(黄埔军校一期、曾任十三补训处处长、福建省主席、22兵团司令,同安人)的支持下,先后调陈言廉为副师长、张成仁为参谋长、黄升辉为937团团长,黄连茹为974团团长、汤章郎为975团团长,吕德超为政工处处长。
主要骨干确定之后,吕省吾便在1949年初到达泉州,开始招兵买马,其余干部陆续选报核批。
如何招兵?吕省吾规定,排、连、营须先送简历,经吕初步同意后当面考核,认为合格的,分别指令招一排为排长,招一连为连长,招一营为营长。所招的兵可以列表抵扣兵役,因泉州附近的人,都不习惯到远地当兵,一些想当连排长的就攀亲引戚请人支持。尽管如此,不少群众还在观望。因此,973、974两团至八月中旬还无法凑足,975团一直是个空团。师直属部队除警卫营第一连外,都还差很多,其余直属部队仍无法成立。当时以南安、晋江、惠安三县为招兵的重点县。
二、举办干部训练班
由于325师是个新成立的部队,官兵绝大多数没有作战经验。因此,决定成立“325师干部训练班”,吕省吾兼主任,陈言廉为副主任,调洪应百、盛希璇为教育副官,罗琳为政治教官,李俊德为军需,周基亮为书记,王自在为副官。
干训班下辖军官队、学生队、妇女队、电讯班。
军官队调少校营长陈寒铁为队长,陈系陈维金之弟,学员是各连的部分中少尉排长,共五、六十人。学生队调少校营长王文富为队长,区队长有林文芳、向寿山,事务长王文壁,学生由各连选送准备培养为班长的。另外还招收部分失学失业青年,总共一百多人。妇女队才六、七人,以副连长郑天津兼任队长。电讯队由电台台长包冠仁为队长,招收二十多个失学失业的青年,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
三、起义前的联系工作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共和谈也破裂了。在共产党的政策感召下,约在1949年4月间,325师师长吕省吾、副师长陈言廉、晋江专员林梦飞等,事后又增加325师上校附员郭崇山。即与中共华南局叶剑英同志联系(联系人是原省委统战部长张兆汉及厦门的张圣才)当时华南局不同意我们与地下党直接联系。据说恐怕地方组织不严密,容易泄漏机密。但事实情况是:325师驻地晋江、南安也是地下游击队活动的地区,如果不做好联系工作,很可能直接发生摩擦。当时泉州团队指挥员许集美,派人找陈言廉在培元的老师许子杰,经过疏通,即以泉州体育场边“姑娘楼”许子杰家为联络地点,地下联络员经常在此与陈言廉联系,常来的联络员黄书麟是安海人。而许集美的哥哥许书纪也以同学关系,从香港密寄文件给陈言廉,记得有《约法八章》等。
约六月间,吕省吾提升121军副军长,实际是削掉他的兵权,在国民党时期称为“明升暗降”。吕不满,借故携带第三姨太太(台湾人,其父在台湾开玻璃厂,有钱有权有势)到台湾去,不久林梦飞也被调离晋江专区。此时,陈言廉仍然决心走向光明,即积极组织力量,秘密联系在325师的老同事、老部属,如上校附员郭崇山,学生队队长王文富,教育副官洪应百,少校参谋王丽水,上尉军需李俊德、政治教官罗琳、书记周基亮等,大家都很愉快地协助准备起义的工作。同时,陈言廉还先后约驻丰州的974团营长席诚,驻安海的973团营长陈式辉、团部连连长陈延敏,警卫营第一连连长郑澄波,南安县自卫队中队长陈志诚等在泉州共商起义大事,要他们做好部属工作,慎重地策动有关部队参加起义(如策动南安县自卫队起义),并交代席诚准备缴同团其他两营新兵的武器。七月间派洪应百由联络员黄书麟带路到泉州团队联系起义后的行动和给养问题。
四、起义后做些什么工作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伪121军突然下令要325师在19日全师开至晋江东石登轮撤退。在这紧急关头,陈言廉分别下达命令:973团陈式辉这一营到泉州护送师部开拔,驻溪美的警卫营第一连和南安县自卫队在溪美待命,非本人命令不得他去。
8月19日,陈言廉等待席诚这营到达后,即故意慢步至安海龙山寺973团营地,时近黄昏,郭崇山与地下联络员黄书麟去找地下党联系,回来后,即由陈言廉集合部队宣布起义,全体官兵欢声雷动,呼口号、掷帽子。部队立即向官桥出发,行李由地下党发动缧马运送,群众夹道欢迎,喊口号、放鞭炮、唱歌,使全体官兵十分感动,这时约有一千二百多人。
第二天,泉州团队派员慰问并加鼓励。这时,决定成立临时组织“闽南地区起义部队司令部”。地下党派陈文、黄书麟两同志为起义部队党代表,陈言廉任司令,郭崇山为副司令,并先后任洪应百为参谋长,王丽水为参谋处处长,王文富为副官处处长,李俊德为补给处处长,周基亮为秘书处处长,部队临时编制各升一级,排改叫连。连改叫营,营改叫团,这样做,一方面是鼓励起义人员,一方面是为造声势,扩大影响,以便吸收更多的国民党军走向光明,分化瓦解国民党反动派。
在党领导下,起义部队决定到安溪去策动伪保二团起义(陈言廉曾任保二团团长多年,那里有不少旧属)。
第三天,部队向南安前进,至榕桥与警卫营第一连及南安县自卫队会合,队伍再扩大,至是有一千六百人,浩浩荡荡地解放南安。
南安县部队的起义情况是:
1949年6月,陈言廉即介绍陈志诚任南安伪自卫第二中队长,同时令325师譬卫营第一连连长郑澄波率部驻溪美,口头交代准备解放南安,要及时联络。郑澄波即对自卫队第三中队长程振斌和驻溪美的保安六团搜索连连长陈存海(接新兵任务)做好动员工作。8月19日,计划由陈志诚率队入县府缴自卫第一中队及独立分队武器,其他部队在县府外围策应,不料未发动时,伪警卫营副营长突然带来二辆大卡车并有卫士四名强调郑澄波要立即率队到泉州集中,郑急将部队交排长带到野外(避免被副营长看到)并带该副营长,以假电话请示325师参谋长,说溪美附近发生抢劫,队伍前往解危,请准予队伍延迟数小时步行赶到泉州集中。但副营长走后,营长戴顺明随即来溪美责斥郑澄波“反叛”,郑不予理采。这时,刘筠生也以假陈维金电话来吓唬人说:陈维金率一团兵力已赶至保福岭,郑澄波与陈志诚、程振斌、陈存海率队开往彭美、宣化,当时地下党有陈忠夏、黄厚哲参加。8月21日部队到榕桥与起义部队会师。
当时,为了对付安海、官桥方面交警,在地下党指挥下,决定将南安县自卫队等三个中队拨归泉州团队指挥。
第五天,起义部队经南安英都、翔云夜行军进入安溪后垵大队宿营。
第六天,派陈式辉、陈延敏两人入安溪做策动保二团起义工作,副团长卢志新原则上同意,说须待团长肖仲光从同安归来最后决定。同一天,由王文富、洪应百各写一张信给驻安溪官桥的连长朱家齐和王君刚,由王文富的事务长王文壁送去,不料王君刚竟将王文壁杀害。同时,团长肖促光回团,表示反动到底,当时保二团部分干部建议用火力制压,便于他们把队伍拉过来。
八月二十六日,起义部队开至参内山顶,与固守碉堡的保二团战斗。此时,由于交警在官桥、安海一带骚扰,抢劫,并正与地下党游击队激战,起义部队急回师支援。部队撤至山下,留一排哨在山上(警卫营第一连第一排)排长陈联失职,擅自将排哨撤下来,致使敌人摸至山顶,居高临下向我射击,我部队迅即登上对岸小山与之对抗。补给处处长李俊德此时不幸中弹牺牲。事后,部队一面处理李俊德丧事,一面向目的地继续前进。交警闻讯逃厦,起义部队于八月廿七日至溪美,廿八日经官桥至漳州寮(漳里)整训,等待解放军到来。
五、改编情况
九月中旬,起义部队开至南安丰州改编,由于闽南人没有当兵习惯,同时思想觉悟不高,逃兵很多,至改编时,官兵只剩下八百多人,武器有六○炮六门,长短枪500多支。
起义部队编入解放军29军87师,陈言廉任261团团长、席诚为营长,王自在任排级粮秣员士兵全部编入261团。
编余官佐,到泉州承天寺学习,由87师政治部主任段六奎领导,具体负责人是政治部科长陆静(闽西人),学习一个月。
学习班到涂门街,关帝庙办结束,郭崇山到29军军部,洪应百到87师师部分配工作,其余也按政策规定:愿意继续工作的到福州十兵团部训练,去的有陈文雄,郑天津、颜振基、欧豢江、林火把、李贞、陈文流、王鼎训、陈世兴等十多人,愿意回乡生产的,由部队发给起义证明书及回家路费,这一次选择回乡生产的约有一百左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