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濑是南安较早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并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
早在1930年5月,中共泉州县委就派柳培亨到洪濑进行革命活动。1933年,中共泉州特支何天松指导潘天民在洪濑等地区开展革命工作,同年秋在西林炉内建立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洪濑(炉内)党支部。1945年4月,在厝斗交通联络站成立中共厝斗特别支部。1948年3月,在四都成立洪河区工委。同年5月,洪河区工委改称洪河区委。至1949年,已经成立下半都、前瑶、扬美等3个党支部和柯厝塘、留坑岭、小路3个党小组。1949年2月,成立中共五都支部。1949年5月,成立洪濑区工委。这些地下党组织在新中国成立前,在洪濑这块热土上,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革命斗争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这里介绍的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部分革命斗争故事。
1、厝斗四都地下交通联络站的地下活动
厝斗村地处洪濑、玲苏(今康美)、丰州三镇交界处,是南通丰州、泉州,北通洪濑、码头、诗山、永春、德化的交通要道。厝斗村重要的地理位置,引起了地下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并在这里开展了较为活跃的地下斗争活动。
1942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加紧反共,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南安县工委组委洪瑞英等接受闽中特委指派,化装成卖衣服的妇女,在丰州大坑粥店结识了厝斗村青年人苏启仁,一来二往成为知己。同年8月,地下党组织决定在厝斗村建立南安洪濑四都第一个交通联络站,经过考察,认为苏启仁适宜担任交通站站长,就委任他为站长,并规定厝斗交通联络站主要任务是掩护地下党开展工作,作为地下工作人员落脚点联络点,宣传抗日反蒋救国的道理,传道情报和文件,为党筹措经费,为闽中地下党开辟新区提供联络点,建立一条从码头,经八都九都通晋北到厝斗,直达泉州的隐蔽线路。从此,革命的火种就在洪濑熊熊燃烧起来。
1944年1月,洪瑞英参加闽浙赣省委学习时,为配合反围剿斗争,接受省委的号召,在闽中特委书记黄国璋、蔡文焕等同志具体指导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从永泰经德化仙游到晋北到南安四都厝斗至丰州到达泉州的路线。洪瑞英历尽艰辛,在短短的二个多月内在沿线建立很多据点,厝斗交通联络站作为串通省委驻地永泰的一个点,备受特委书记黄国璋的高度重视,他亲自对交通联络站建站作具体安排。洪瑞英接受了任务,来到厝斗村,深入到群众中去,向广大群众宣讲民谣和教唱革命歌曲,如民谣:“禾已干,草将枯,天降泽,民得苏。”这民谣的意思是日本鬼子快要灭亡,蒋家王朝要被推翻,天降生给中国救星毛泽东,人民会像苏联社会主义翻身做主人。革命歌曲大意是“血流二万五千里。只奔向一个革命目标……游击队在后方铲除伪政权”,以此激发厝斗村等地革命群众的抗日反蒋的热情。
从1944年春起,地下党领导人许集美就经常来厝斗交通联络站住在苏启仁家中,进行宣传抗日反蒋等革命道理,并发展苏启仁参加闽中游击队并担任小队长。苏启仁、苏绍仁等同志时常护送许集美、洪瑞英等地下党领导到洪濑街、四都、五都联络地下工作者,发展接头户,宣传抗日反蒋。苏启仁还到下半都,发展钟什、陈炎然、陈希先等人为接头户,并到产田空内村为地下工作者寻找隐蔽住所和供游击队集中和住宿之地,使革命之火,迅速燃遍洪濑四都等地方。交通联络站经常为地下党组织送信送情报。
1945年4月间,南安县工委书记许远目、组委洪瑞英、宣委黄竹禄到厝斗交通联络站傅柏(启仁之弟)边房开会研究并部署南安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洪瑞英把已吸收苏启仁、苏头仁、傅柏、苏绍仁、苏用和、苏粥迷(仓泉)等六人入党的问题向与会领导作汇报,决定成立中共厝斗特别支部,指派苏启仁为地下党支部书记。从此厝斗等地的地下斗争有了最直接的党组织的领导。
这年的6月间,国民党玩弄假抗日真反共的阴谋,提出征集知识青年参加青年军,伪南安政府也接受指令征集,当时长岸保长指派从苏头仁、苏绍仁兄弟中要征集一名壮丁,地下党组织决定派苏启仁参加青年军,并教他学写作文参加青年军的考试,使其顺利参军。苏启仁利用当菜员之便,不买辣椒,制造江西籍与泉州籍青年军闹矛盾,引起内乱。
1945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夜,地下党洪瑞英、吕清朗等5位在苏启仁家中开会到十二点,散会后留下洪瑞英、吕清朗住在苏启仁弟媳傅柏家中。凌晨三点多钟,突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和狗叫声,洪瑞英预感要出事了,立即把从仙游打来的路条吞下,吩咐傅柏拖延打开大门的时间,尽速把党内的文件揉成纸团装作茶瓶塞,放在苏启仁爱人的房间,嘱其迅速密藏。敌人破门而入,大皮鞋踢在傅柏的胸口,致使她当场晕死过去。敌人围住洪瑞英、吕清朗的住房吼叫“快把证件和枪支统统扔出来。”洪瑞英机警地回答:“我们是卖故衣服的,什么也没有。”敌人大叫并不相信他俩的答话,20多支手电筒照射还不够,并用柴火在天井照明各房间,大搜查没找到什么。搜查了傅柏的家,把傅柏抓住了,他被敌人打成重伤,也绝不说出地下党组织。苏启仁的妻子陈爱娇刚好正在坐月子,她在房里抱起自己的孩子喂奶,敌人看了看,没有发现可疑的人,又忌讳“散房”怕冲晦气,不敢进房搜查。但是由于混进地下组织的奸细黄则冷的告密,洪瑞英、吕清朗还是在当夜被捕。后来傅柏因伤重牺牲在家,傅柏长子苏立双因惊吓成疾变成痴呆。过后不久,交通联络站站长苏启仁也被捕,关进伪南安警察局看守所。在狱中,苏启仁坚守秘密。1946年1月13日牺牲于狱中。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其子苏立端,年方十六岁,就参加了革命。1949年春,苏立端和该村的苏岁仁、苏丑仁参加林萱、林其平领导的晋南永游击队,先后参加了一些战斗。同年老游击队员黄衍属、黄怡交、黄初皮、黄怡抱等接受洪河区工委吴秀琼指派运送四担武器弹药交给罗东区。同年八月中旬,苏绍仁接受吴秀琼、王惠玑的布置,到丰州下湖、玲苏赤岭召开群众大会,布置迎接解放军的任务。同月23日,参加解放洪濑街。随后,苏绍仁参加支前民工团,担任其中一个营的营长,带领民工运送枪炮等随解放军解放厦门。
2、四都交通站的地下活动
1947年,下半都葵星甲长陈越来接引地下党员吴秀琼到葵星的马刀(今石湖头自然村)开展地下工作,在葵星发展了地下成员有陈越来、陈炳重、陈芳荣、苏抱娟、林占娘、陈贼、谢炳星、谢四来、张连枝、张成赞、郭珍、陈火炉、陈溪水、陈学编、苏拥护、许招娟、陈亚面、郑礼扁,并吸收苏拥护为中国共产党员,在前瑶村发展王奕雷、王奕恩、王台同、王台火、王鼎照等参加了当时的地下组织,组织老关系户王台客、陈美、吴葵娟、王瑞良、王鼎俊、黄满参与抗租抗税抗丁活动,为地下活动提供隐蔽场所。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参与劫四都乡伪公所粮仓、到扬美伏击国民党军粮船,把粮食分给贫苦农民;参加攻打“玲苏”伪乡公所,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地下斗争活动。
1947年8月间,泉州中心县委派郑家玄、王经贤带领吴序阳、朱义振、王惠玑等到四都开展革命工作,县委委员郑家玄在四都福林村柯厝塘畲内村王惠玑家中建立了连接晋南惠永仙的四都交通站。王惠玑的父亲王奕万,是一位开明的地方绅士,参加过旧民主革命,追随过泉州国民党进步人士许卓然、秦望山,拥护孙中山,参加民军,在四都一带有一定的声望。王惠玑在做好了她父亲的工作并取得支持。王奕万的妻子也很支持革命,各地的交通员和有关同志,都由她负责接待,解决食宿和转达信息。在地下党的组织安排下,一些地下工作人员被陆续转移到四都进行地下工作。蔡文化以长工的身份,隐蔽在王奕万家中,开展当地群众工作。朱义振住在扬美村以亲戚关系作掩护,开展活动。朱经常来找郑家玄(化名王芸生)请示工作;吴秀琼也由晋江侨区调来四都,通过王奕万关系安排在东林陈塘小学,以教师的身份为掩蔽开展工作。
1947年12月,中共洪河区工委在四都马刀村(今福林村7组)成立,书记吴序阳。1948年春,泉州中心县委决定武装劫泉州监狱,计划把劫出的同志转移到四都,掩蔽休养、学习一段。许集美同志曾两次到四都交通站,找吴序阳和王奕万,研究如何安置这批同志。洪河区工委接受了任务,立即着手做好住房、伙食、保卫等各方面工作。后因工作变动,劫出的人员没来四都,被转移到晋江内坑游击根据地。
1948年3月,为促进四都至晋江河市、马甲连片根据地的组织建设,吴秀琼经常到四都跃进、三林、前瑶、葵星等地指导地下斗争的开展。在跃进桥亭开展革命工作时,后围苏意,三落王台流、黄凉仔,厝仔后戴好相互配合,日间常化装成老太婆以捡柴火、捡猪粪为掩护。三落王台仁为地下党员,时常送信至河市。长期扎根在革命群众家里的吴秀琼,是最了解群众的心情的。妇女姐妹们经常把心里话告诉她,群众盼望解放大军南下。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顾老百姓的贫困饥寒,反而加紧搜刮。当时的洪河区委看到这种情况,想为广大群众解决粮食困难,向国民党开仓要粮,经过晋南县工委周密的布置,制定了“活捉仓鼠,开仓赈民”的计划。4月14日,在区委的领导下,王惠玑、吴秀琼发动四都部分群众,装成赌友,邀四都粮仓主任陈才庆到四都下寮赌场聚赌,把他死死缠住,不让他离开一步。而地下党组织正利用这个机会组织武工队带动群众,开仓分粮,把十万多斤的粮食都分给群众,以济燃眉之急,同时留一部分粮食供应游击队。
4月26日,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由吴秀琼、王惠玑部署组织洪河区武工队在扬美顶窖逮捕并当众处决军统特务傅维散。5月,成立晋南永中心县委,吴序阳担任书记,委员有吴秀琼等。5月12日,晋南同县工委书记吴序阳领导吴秀琼、朱义振、王惠玑第一次解放洪濑镇。中旬在四都一祠堂召开宣传工作会议,学习入城守则,约法八章。同月23日,吴秀琼、朱义振、王惠玑带领游击队第二次解放洪濑。
1948年8月,由吴序阳、吴秀琼等领导和部署,洪河区武工队在洪濑街尾枪毙刺探四都地下党组织活动情况的特务吴育仁。1949年3月间,吴秀琼和王惠玑在马刀村陈越家,先后二次组织王承典、黄衍点等十多个武工队队员向富户筹借粮款,共借到黄金250克,作为地下党、武装工作队的经费。5月31日,洪河区委获悉国民党有5艘军粮船要经东溪直下泉州,连夜召集四都、洪濑、玲苏等地游击队和民兵三百多人,组织截击军粮船,吴秀琼、王惠玑负责领导断截敌人交通线,东林、扬美、小路、前瑶等地部分群众参与和支援洪河区武工队在东溪扬美渡,截击运粮船,缴获粮食300多担。
7月7日,国民党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清乡。325师以黄连如一个团、一个警卫营合一侦缉队,向四都进犯,驻扎驳船寨,迂回包抄,对柯厝堂进行开枪射击,气焰十分嚣张,叫喊要活捉吴秀琼和王奕万。当天晚上,在区委领导下,吴秀琼、王惠玑带领武工队与敌人周旋,并掩护县工委领导同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武工队还把带队的军官王荣星抓捕并处死。
3、扬美、西林的地下活动
1946年春,为了掩护中共地下党开展活动,扬美村成立了“扬青国术馆”。当时,村中的青少年均参加练拳习武。在临解放的1948、1949年间,这些学员均成为地下武装基干连的民兵(后于1949年秋成立游击队扬美民兵基干连)。
1946年秋,在中共闽中特委领导人黄国璋、许集美以及中共晋南永工委领导人吴序阳、吴秀琼等的领导下,在扬美成立了中共地下支部,先后由徐文良、徐玉露任支部书记。中共扬美地下支部积极开展减租减息、反“三征”,为迎接解放大军开展借粮运动。从1948年冬开始,配合游击队开展开仓筹粮,镇压现行土匪恶霸,破坏泉永线通讯交通设施,阻滞迎击国民党325师南逃。
洪濑地区,由于以扬美及四都柯厝堂为中心的地下斗争活动活跃,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惧与仇恨。1949年7月,325师黄联维团全团出动,对四都、扬美进行清乡,当月一个加强连镇守扬美石壁山,机枪把守,士兵入室搜捕地下党员、游击队员和地下群众。因事前得到消息,地下党主要人员均已撤退。被抓捕的普通群众在扬美徐振基(系黄埔18期毕业的军官,因不满国民政府挑起内战,退役在家)出面交涉后,被全部释放。
西林虽与扬美隔东溪相望,但革命活动并不受到阻隔。1949年4月,西林小路地下党革命小组成立(隶属中共扬美地下支部),后发展成为中共扬美地下支部西林小路分支部。首批党员黄衍设、黄衍妹、黄振山、黄金匙、黄文成、黄文庆,通讯员黄华成。同年5月,地下党获悉,国民党从永春调粮,乘“尖头船”顺桃溪沿东溪下泉州,在区委的部署下,支部决定发动一批青年,在洪濑东溪小路至扬美溪面,出其不意,击退护粮官兵,五艘粮船全部截获,分给小路2船,四都、扬美3船。尔后,国民党325师派部队到小路抓人,当地有10多人被捉,受尽酷刑。后经地下党组织多方营救,被无罪释放。
1949年5月13日,洪濑关帝宫口演戏时,洪濑区暗查队在戏台下横行欺市,地下党组织当场把一暗查队员击毙。事后,洪濑群众多人被抓,也经地下党积极施救成功。同年7月,地下党组织定攻打洪濑区公所。是夜,地下党组织围攻区公所,伪区政及持枪警察、暗查人员闻枪声响一哄而散,区国民党人员也逃跑,双方无人员伤亡。战斗结束,缴获很多枪支弹药等。1949年7月,国民党325师黄联维团特务连多次到扬美围堵清乡,企图抓捕地下晋南永工委领导人和扬美的地下骨干,均因地下党领导人巧妙周旋,使之无果而返。
扬美基干民兵还配合游击队,解放军多次到八都(今向阳)参加剿匪,并配合解放军剿灭匪首戴万兴等人。1954年,扬美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一批授予“老区基点村”。
1949年7月26日,支部决定截击遣逃的陈怡金残部,后因陈部遣逃速度快而未能截击。在与扬美国民党小军官徐堃连长的交涉中,地下党组织多次动员徐坤起义,已达成协议,后徐堃悔没有起义,最后徐堃被活捉,毙于洪濑法场。
自成立中共扬美地下党支部小路分支部,西林小路地下斗争十分活跃,受到吴秀琼的表扬。当年参加地下斗争活动的尚健在的有黄衍桧、黄华成、黄连水等。
此外,在解放前夕,地下党组织经常派许集美、吴秀琼、苏仔壹等扮成商人,与康美通讯员苏山野、四都通讯员王老香、王瑞良,到西林后美宅与黄坤山、黄连水接触,开展地下活动。当时白云纵队系国民党的白军组织,在洪濑西林亦有时任大队长的黄贞万、中队长的黄衍枚等伺机活动,他们还掌握了地下党的一些活动线索,并在1949年2月的一天密谋攻打洪濑区公所,密谋暗杀黄坤山(未遂)。黄坤山获悉后,及时向吴秀琼汇报,吴秀琼及时派出游击队前来保护区公所,使洪濑区公所免遭其劫。
(注:本文根据《洪濑镇志》及有关资料改写,谨向有关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