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忆记晋南永游击区见闻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一九四九年春,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四月二十一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直取南京,包围上海,进军福建指日可待。 此时,泉州地区的地下党组织,无论是闽中或闽西南组织,都加紧活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农村游击战,准备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 四月底的一天课余,黄发展找上我,悄悄地讲,上级组织决定,要调我们四人,到晋南游击区学习。我听了喜逐颜开,笑着说,服从决定。黄发展是民生农校地下共产党支部负责人,在这之前,三月间党支部书记林绍祖,奉调到闽北游击区去。同批走的老乡、校友黄瑞坚、潘达生,经过泉州还来学校和我们告别。真快,现在我们也要走了。 一、到晋南游击区学习 泉州中心县委,适应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在驻地举办一期农村工作讲习班。我们支部由黄发展带队,同行的有黄建成、黄照愿和我。泉州其他学校,也都有人去。 出发前的一个上午,按约定时间和地点,我们早早来到中山街中路,都丽照像馆前的骑楼下等待。未已,交通员来了,黄发展和他使个眼色,大家跟在他的后面走了。出南门走到外洲泉安汽车站,先后上车有二十多人都是学生模样。汽车临开时还上来两三个铁青面的,有一个裤兜上露着短枪,说不定是国民党的暗查特务。车上气氛平和,谁也不爱多说话。我是第一次到南门外,还分不清那是五店市、石狮。车到安海,交通员匆匆地先下去了。待我们下车时,已有另一位交通员带我们往街上走。大街小巷,拐了几拐,来到一家郊行店门口停下,然后邀我们上楼去。交通员要我们行李改装一下,四个人带上两个袋子就好。要往官桥、内坑方向去。相约路上如遇检查盘问,一口咬定,要到官桥的同学李天从家玩去。 交通员在前走着,我们放慢一个距离后面跟。走了十里外路,就到了目的地,安海郊外岭顶村。这里离安海近,学习班高度警惕,关卡严密,不能随便进去。 这期参加讲习班学习的学员不上百人,有来自泉州、厦门和其他各县的。中心县委很重视,许集美、郑种植亲自抓。学员报到登记,还要各自取个化名。我取了“方觉”,后来成为笔名。黄发展他取“索茹”,自后一直沿用。 学习上大课和自学看书、小组讨论。编成若干组,由班部派辅导员直接领导。我们小组领导叫“婉的”,为人很好,背后有人说,她叫高景春,许集美同志的爱人。讲习班除了黄主任向我们讲课外,许集美同志也来作报告。他还给我们讲坚持戴云山的游击斗争。一九四七年六月未,他们奉命带领中心县委游击队开到南安八都山,与黄国璋、林汝南率领的闽中游击纵队会师,组成戴云纵队开赴戴云山。沿途历尽艰险,国民党重兵尾随,经过诗山山门战役,安溪镇府突围,转战永春,来到此地休整。在到德化戴云山,队伍又被打散,遭到敌人重重包围。他带的一支队伍,在山区群众支持下,坚持苦斗,胜利突围。他的报告,对我们来讲,是一场生动的革命人生观教育,大受鼓舞,印在心坎上,于今还不忘怀。 这期学习结束,我们四人分配到晋南永第三区工作。郑种植为我们开介绍信,他以“杉利”暗号写给三区郑耕民的。厦门侨师来的陈鼎均也是分配三区,而他的同学黄子章到紫帽区,另一同学陈天彪分配在环城区。还有的分配到游击队当政工,如海疆的陈智慧等人。 离班那天早上大家起的早,饭后出发不是走原路。交通员带我们上灵源山,也有二十多人上山去。山顶有座灵源寺,游击独立大队就驻那里,戒备森严,是保卫中心县委所在地的。下山不远经过小村庄,我们四人来到泉安公路,沿着公路往北走,不多久后头来车,招手又上汽车,顺利地返回泉州。 二、一批红色书籍的转移 回到学校那天的傍晚,黄发展邀我去找教务主任黄传柳、班主任刘梦麟,他们原在福州加入城工部组织,后来转地下党闽中组织。发展介绍参加学习情况,刘梦麟说,你们先走一步了,下期我要去参加城市工作讲习班的,这次也是我们要离开学校前向他们打个招呼。 黄发展是学生会主席,“桥”的总编辑。黄建成是“蚁社”社长,还有读书会、读报组等。香港方面经常给我们寄“华商报”,书籍杂志。因此,在我们手头有一大批红色书籍,因为我们都是外宿,这些书分头保管,秘密传阅,现在要离开了如何处置?这也可以说是革命本钱,要随身带走。经研究各自把书和课本混合包装,出发时由我事先叫来三辆车,把这些行李拉上,送到西街泉永德汽车站,送上开往洪濑的汽车上。他们三人随后徐徐而来,安全地离开了泉州并顺利送到三区。 这批书刊、印刷品,为后来在农村组织知识青年读书会,并提供设在三区的晋南永工委的“七一”出版社资料,发挥了作用。 三、晋南永边游击斗争概述 晋南永游击区,即晋北罗(溪)、马(甲)、河(市);南安洪(洪濑地区)、梅(山)、罗(东)、九(都),乐(峰),向阳(八都山);永春(外山、湖洋)等地。 这个地区以洪濑四都,八都山为地下共产党活动的重要据点。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中共福建省委就指出:由泉州到德化这一干线工作,特别要注意洪濑,诗山、永春县城的工作。1933年泉州特支派委员何天松到洪濑、炉内开展革命工作,发展党员建立支部。 1942年8月,洪瑞英同志接受闽中地委书记黄国璋、蔡文焕、许集美等人指示,打通仙游、永春、南安、晋江、惠北的地下通道。也来到洪濑四都厝斗村,在苏启仁家设交通联络站。并从四、五、六、七、八都进行工作,在七都乐峰乡村内潘蚌家,八都卓厝彭早家设分站。以四都为起点,南达晋南,北通仙游、永安、永太。东至惠北、仙游、莆田,勾连了闽中地委与泉州地区地下党组织的连系。1945年晋南发生“科任事件”,组织暴露,交通站遭到破坏。洪瑞英、许如朗、苏启仁、潘蚌等人被捕投狱,苏启仁不幸牺牲。 抗战期间,沿海学校内迁,培元、海疆迁入九都,在学校也建有地下党支部活动。 1945年下半年泉州中心县委派许远目、史爱珠来九都、码头活动,年底在李淑英家九都渡潭村成立党支部。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地下活动前期在八都山、后期在洪濑四都,都是重要活动据点。1946年5、6月间,福建省委游击队祝增华、高祖武、毛票率领的一支十四、五人队伍,从德化转到南安八都山,开展游击活动。他们以队员姚世成家洋坪村为基点,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八都山坚持一年时间的斗争。建立南永仙游击队,队伍扩大到五十余人。他们采取隐蔽斗争,有组织有计划地把队员分配到洋坪、郭田、卓厝、坑头、巷仔等村做工作,积聚力量,扎稳脚根。进而扩展到永春外山、石城、云峰。再延伸到仙游西坑、大济、北山一带。把三县结合部工作基础打好,巩固了这个游击区。为迎来了1947年6月黄国璋、林汝南率领的闽中游击纵队,许集美率领的泉州游击队在此胜利会师,组成戴云纵队,进军戴云山作准备。 高祖武、毛票率领的游击队,早于1947年2月采取一次军事行动,在八都巷仔,镇压坑头反动保长吴尚武,缴获一批枪支弹药。3月帮助洋坪村建立党支部,姚椎(姚国清)为负责人,有4名党员。同时,宣布建立八都游击队,姚自来为队长,队员十余人。这支游击队一直坚持斗争,直至解放。 1947年8月,中心县委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发展隐蔽的根据地,重视洪濑四都,晋北河市这一带工作。先后派遣朱义振、吴秀琼、吴序阳、王惠玑等人来此进行工作。并由中心县委委员郑家玄直接领导。经过一段时间,条件成熟了,并于当年的十二月,许集美亲自前往主持成立洪河区工委。书记吴序阳,组织委员吴秀琼,宣传委员倪章与,军事委员朱义振。 洪濑区主要活动据点四都乡,离泉州城近,翻过葵山直逼丰州入泉城,地处泉永德公路要冲,群众基础好,利于开展游击斗争。1948年6月,中心县委组织武装力量智劫泉州监狱,这里就起了很好配合作用。1948年8月,洪濑区武工队,公开在洪濑街尾宫,镇压罪恶多端的特务分子吴育仁。 1949年3月6日、7日吴序阳带的游击队,与张尚楚带的游击队合力连续推毁玲苏、象峰两个乡公所,给敌人以很大震慑。4月14日区工委又派一支游击队,在当地群众配合下,攻打四都粮库,开仓济贫粮食数百担。4月26日游击队一支队伍在泉洪公路边的顶窑村,镇压特务傅维开。而派另一支队伍往晋北马甲下井村,公审枪决地霸吴太昌和两名特务分子。洪濑区成为泉州地区游击斗争活跃地区之一。 1949年四月间,中心县委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发展,加紧发动群众,加强游击斗争,准备迎接解放军的到来。成立几个边区县工委和游击大队,以洪濑区为基础,成立晋南永县工委,晋南永游击大队。 晋南永县工委书记吴序阳,组织委员吴秀琼,宣委员倪章与。下设四个区:一区(洪河区)书记吴秀琼;二区(罗溪)书记倪章与;三区(溪西)书记郑耕民;四区(永春)林金榜。 我们去的三区,辖今梅山、罗东、乐峰、九都、向阳。当时区部驻地溪西村,郑耕民即郑吸水,但当时大家叫他的,公开身份是该村小学校长。为人平和,沉着机智,又群众化。先期下来的校友黄文卿是该区组织委员。村邻八都大山,地下工作人员,游击队时常从这里进出。七月间吴序阳曾在霞山村住几天指导工作,组织三个区互相呼应配合、开展游击斗争和反清乡斗争。 晋南永游击大队,是从三个区各抽调十多名武工队员组成。泉州团队抽来二十名游击队员当骨干。大队长林宣(独立大队副大队长),指导员郑智民(后吴序阳兼)。这支队伍六十多人,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积极开展游击斗争。 1949年5月底的一个晚上军事行动,游击队在一区工委的配合下,从泉州城外潘山起,到四都洋尾的三十华里公路长沿线,把电线和有的电杆砍断,火烧丰州招贤桥,破坏敌人的交通和通讯线,敌人不知所措,中断好几天。6月1日,晋南永游击大队,在马甲群众的配合下,数百人围攻晋北罗溪乡公所,该地是晋北地霸军特分子黄则火的老巢,摧毁乡公所,逮捕数名伪政人员,缴获硝磺数千斤,旧枪械数百支,其中可以使用100多支。六月中旬又连续攻打马甲上尾楼,把当地一名地霸兼“晋北剿共防处”负责人的家捣了。缴获长短枪支十五把,谷子18担,牛一头和其他物资。又到惠安田船乡抓了二名特务,在仙公山后枪决。 晋南永特击大队六月底离开八都山,队伍进入永春云峰、湖洋。在湖洋过“七一”,举行军民联欢,永春游击队,正式编为四中队,四中队留在永春坚持斗争,八月中旬配合闽西南游击队,解放永春县城。 在这期间,对敌斗争相当激烈,城内反动派不甘失败,不时调兵遣将,对我进行所谓“清乡”、“围剿”。反动头子黄则火6月初的一个夜晚,从泉州亲自带一个突击队、自卫大队等四百余人,分别从河市、洪濑、小罗溪等三路进发,对我在大罗溪的的游击队进行围剿,我主动作转移,使其扑空。 此时,国民党三二五师,丰州有黄连茹一个团,洪濑戴顺明一个营的兵力,也时出搜扰活动。6月6日三二五师一个连的兵力,突袭我县区工委四都所在地,时有数名工作人员被围于陈店村。双方交火战斗十分激烈。正处于危急之际,各村武工队闻讯火力驰援,敌人一时慌乱撤退,使工作人员转危为安。 7月7日,敌人又一次大规模地向四都进行“围剿”,组织数百名军警,从三路直扑四都。这次敌人使用了从丰州来的三二五师一个加强营;洪濑戴顺明一个警卫连;南安县城吴铿一个刑警中队等三路人马,疯狂进行“围剿清乡”。由于我事先得到情报,动员干部和革命群众,避其锋芒,主动撤退转移,未受损失,敌人阴谋诡计失败了。7月12日,国民党三二五师一个连,妄想偷袭我四都柯厝塘基点村,也以扑空收场。敌人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对我进行所谓“清乡”“围剿,结果以失败而告终。敌人的形势越来越不妙,八月中旬拔腿南逃。 临解放前夕,我八都游击队于8月中旬,与国民党96军残余,从仙游窜永春的散丘,开展一场激战。游击队长姚自来率领三十多名队员,进行截击,战斗十分激烈,队长英勇上前,冲锋陷阵,虽然击退敌人,但姚自来不幸牺牲了,这位老游击队长,流尽最后一滴血迎来革命的胜利。 四、斗争迎来革命胜利 晋南永县区工委,在抓武装斗争的同时,依靠贫下中农,扎根串连,由秘密到公开,广泛发动群众,组织起来投入抗争。开展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1949年6、7月间,已逼使国民党乡保机构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大力争取知识分子工作,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在学学生,积极组织他们投入解放斗争。这一年多数学校提前放暑假,三区仅从泉州民生农校来的,就有黄佩英、黄凯忠、潘天山、刘渐来等十多人,投入革命活动。 重视对地方上层人物开展统战工作,争取他们对革命做贡献。在当时四都的王奕万,五都陈则忠,埔头黄攀能,梅山陈台拔,国专校董会的伍远之等人。对解放事业都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就像九都陈荣统这样的人物,在抗战期间和临解放也为我们提供一批武器弹药。 对于伪乡保长,打击只是极少数罪大恶极的。多数人分化瓦解,化阻力为动力,争取他们主动起义。8月中旬洪濑的黄澄渊也投靠了,一区工委从四都进驻到洪濑街。接着三区工委也于8月下旬从溪西村进驻埔心街。罗溪镇伪镇长、镇队付,坚持反动立场,临解放逃台,梅山,九都、乐峰等乡镇都起义,为我顺利接收。 南安县城伪军警人员,于8月21日起义,县城和平解放。 9月1日,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31军先头部队,一个排兵力从仙游进入南安,当晚驻罗东崇福街。三区工委接待,并派出黄子敬、黄高山作向导,第二天途经洪濑到达南安县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9月1日解放泉州。南下干部于9月7日到达各县,南安县人民政府于9月13日成立,15日派出工作队长、指导员到各区开展支前和治安工作。23日开会师会,罗东地区为南安第七区,洪濑为八区。七区区长崔万金,付区长郑耕民;区委书记宁安玉(先前是朱科穆),原工作人员转为区干部。洪濑为八区,区委书记张献廷,区长吴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