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轩,乳名李四(一作“李示”),南安石井溪东村人。生于明万历间(约公元1617年),卒于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七月廿四日。
李启轩出生于武艺世家。在其父辈精心传授下,少年勇武,雄略过人。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李启轩十八岁,投身郑芝龙麾下,随军征剿刘香老等海寇,屡建战功。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郑芝龙拥唐王朱聿键于福州,受封单国公,擢李启轩任沿扰都司,为沿海拒虏御寇总指挥。以“助勤王而振族,他当沿扰都司时,父母均受诰封。
隆武三年(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郑成功高揭抗清义旗,启轩投奔郑军。郑成功见其英俊,谈兵决策两相志合,知其雄略,欣得股肱,遂共结金兰,深为郑成功所爱重,赐姓郑,改名为郑祥,为亲兵首领。积极参与“荡平海内“的抗清战争。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十月,郑成功分其军为中、左、右、前、后五军,委启轩为五军都督。永历九年(公元1655年)春,郑成功改中左所为思明州,文设六官,兵分七十二镇,以李启轩为护驾左监,分巡各镇。每有征战,启轩必随侍左右,是郑成功治军的得力助手。启轩随郑成功南征北战,转战于闽、粤、江、浙,立下卓著战功。
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五月,郑成功率领大军直入长江。六月十六日,对瓜州发起总攻。李启轩“贾勇登先,奋不顾身”,掩护郑成功冲锋陷阵。三军士气大振,当日一举攻下瓜州城。
是年七月,郑军围困南京。因骄兵轻敌,中清军缓兵之计,为清军所败。二十三日,守城清军大举反扑,郑军措手不及,左先锋、右武卫、右虎卫三镇几乎全军覆灭。郑成功不得已传令退兵。李启轩率亲兵且战且退,最后“身殉国难”。
为纪念李启轩的功绩,在溪东村北面的厝后墓埕建李启轩的衣冠塚。它和一般明墓相同,用三合土和花岗岩筑成的。墓区占地一亩,墓前有五个三合土筑的埕,可能是象征“五军都督职,最外埕有一对五米高的华表,上竖有青石狮一对。墓碑阴刻“明(篆书)佳城(楷书)”三字。墓右侧原立一块青石碑记碑字镏金,可惜于1958年“八二三”炮战时被毁。
参考资料: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李瑞图《双溪李氏族谱》。
乾隆丙寅年(1746年)李予中《双溪地志》。
乾隆甘八年(1763年)李图样《双溪三房上柱私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