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革
周官太祝①掌六祝之辞从事鬼神,示其福祥,于是历代皆有禜②之事,宋因之。
辑自《宋史·志五十五·吉礼五》“祈报”条。
辑自《宋史·志五十六·吉礼六》“风伯雨师”条。
二、坛
大中祥符①初,……泽州请立风伯雨师庙。出处同上。
元丰①详定局言:……请稽旧礼,兆②风师于西郊,祠(祀)以立春后丑日。……旧制风师坛高四尺,东西四步三尺,南北减一尺。皇祐③定高三尺、周三十三步。……政和④之制,风坛广二十三步,雨雷坛广十五步,皆高三尺四陛。并一⑤二十五步。
出处同上
为坛三成①,每成皆置绵蕝②以为限域,傍开各门,皆有法象。
辑自傅勤家《中国道教史》121页。
三、执事
有司①摄事,以太庙令②摄礼官。
辑自《宋史·志五十六·吉礼六》“七祀”条③。
大中祥符中,诏唯边地要剧者①令通判致祭,余皆长吏亲享②。
辑自《宋史·志五十六·吉礼六》“风伯雨师”条。
斋者亦有人数之限,以次入于绵之中,鱼贯面缚②,陈说愆咎,告白神只。……其斋数之外有人者,并在绵蕝之外,谓之斋客,但拜谢而已,不面缚焉。
辑自《中国道教史》121页。
祭群小祀①,则服玄冕②。
辑自《宋史·志五十六·吉礼六》“七祀”条。
四、祭品
唐制,诸郡县置风伯坛……用羊一、笾豆各八、簠簋①各二。……今《祀仪》:马祖、先牧、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司寒岁用羊豕一。《祠令·小祠》:牲入涤一月,所以备洁养之法。今每位②,肉以豕,又取诸市,与令文相戾③。请诸小祀祭以少牢④,仍用体解⑤。
辑自《宋史·志五十六·吉礼六》“风伯雨师”条。
至于群小祀,荐熟而已。请四方百物、宫中七祀、司中司命、风伯雨师,止荐熟。
出处同上。
祈生酒、脯、醢①,郊庙社稷②或用少牢。
辑自《宋史·志五十五·吉礼五》,“祈报”条。
五、礼乐
风师雨师,请用柏柴升烟,以为歆①神之始也。
又言《周礼·乐师之职》曰:凡国之小事,用乐者令奏锤鼓。说者曰:小祀也。……既已有锤鼓,则是有乐明矣。谓有司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用乐。乃制乐章以为降神之节。
辑自《宋史·志五十六·吉礼六》,“风伯雨师”条。
绍兴祭风师(乐章)六首:
迎神欣安;夫物絪缊①,神气挠绕之。谁欤其司,维南之箕②。倜③哉明庶④,我祀维时。我心孔劳⑤,神其下来。
初献升降盥洗钦安:神哉沛矣⑥,厥灵载物。扬灵如何?剡剡皇皇⑦。我其承之,绳绳齐庄。往从欝人⑧,爱挟斯芳。
奠币容安:物之流形,甚畏瘥疠⑨。八风平矣,嘉生以遂。丝缕之积,有量斯币。惟本之报,非物之贵。
酌献容安:我求于神,无臭无声⑩。神之燕享,惟时专精。大磬在列,槱燎(11)在庭。侑我桂酒,娭○其以听。
亚、终献:礼有三祀,仪物视帝(12)。神临消摇,畴敢跛倚(13)。重觞载申,百味孔旨。神兮乐康,答我以祉。
送神曲同迎神:荃(14)其止乎。禗禗其容(15)。奄横四海,蹇莫之穷(17)。时不骤得,礼焉有终。荃其行乎,余心(18)。
辑自《宋史·志九十·乐章六》
泉之南安,有精舍①曰“延福”,其刹之胜,为闽第一;有神祠曰“通远王”,其灵之著,为泉第一。每岁之春冬,商贾市于南海暨番夷者,必祈谢于此。农之水旱,人之疾病亦然。车马之迹盈其庭,水陆之物充其俎②。成物命不知几百数焉!已而散胙饮福,觞豆杂进,喧呼狼籍。
有禅师慧邃,以绍兴元年尸③是院。……愁然曰:“吾教以杀生为大戒,神依佛而守焉!犹人之于家于乡者,而弗从其教可乎?此非神之意,特狃④于习俗!”质于神曰;其能易杀为仁者则兆吉。”卜者曰:“然。”又曰:“其能却茹荤为疏食者则兆吉。”卜又曰:“然。”师曰:“神其许我矣!”又号于众曰:“吾教有所谓‘水陆会’者,能化刀锋为净土,化汤镬为花池,……神许余以不杀,余将为是会以报神之功,且与人为清福之地,其可乎?”众唯然曰:“诺!”于是辟祠之左,为屋若干,楹环其外,中设十六位.堂宇睹严⑤,绘事焕列,不劝而事集,不督而功成。……
涓日之辰⑥,师即其堂,设坛场为大施会,受成以五戒,如其法之仪。自是凡祈谢于此者,其牲饔牢饩⑦,藁⑧之费,易之为“水陆会”。
辑自黄柏龄《九日山志》录[宋]李邴《水陆堂记》,
六、祭文
凡祈禳祭告,必设醮奏章,称奏章之文曰“青词”。李肇《翰林志》:“凡太清宫道规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亦曰绿章。陆游诗“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是也。宋真德秀诸人集内,皆载有青词,遂为文体之一。
辑自《中国道教史》122页。
真德秀《祈风文》:
唯泉为州,所恃以足公私之用者,番舶也。舶之至时与不时者,风也;而能使风之从律而不愆期者,神也。是以国有典祀,俾守土之臣一岁而两祷焉。呜呼!郡计②之殚③,至此极矣;民力之耗,亦既甚矣!引领④南望,需其至以宽倒垂之急者,唯此而矣!神其大彰厥灵,俾波涛晏清,舳舻安行,顺风扬⑤,一日千里,毕至而无梗⑥焉。是则吏与民之大愿也。谨顿首以请。
辑自黄柏龄《九日山志》。
[注]①太祝,《周礼》作“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只)”,则遇灾变,呼告于神以求福。
②(KUAI),六祈之一,以时设祭。(YING),六祈之一,设坛而祭。风伯雨师,诸州亦致祭。 [注]①大中祥符,宋真宗年号,1008——1016。 [注]①元丰,宋神宗年号,1078——1085。
②兆,筑坛。
③皇祐,宋仁宗年号,1049——1054。
④政和,宋徽宗年号,1111——1118。
⑤(YUI),有低墙围绕的坛。
[注]①三成:内外三层。
②绵蕝(CUI):绵,丝线。蕝,束茅草树立着表示位次。 [注]①有司,有关官员。
②太庙令,主管皇帝祖庙的长官。
③七祀,皇宫中七项小祭祀,和祭风伯雨师同等。 [注]①边地要剧者:边境重要、紧张的地方。
②享,献物于神。 [注]①斋者:也称斋郎,祭祀时执事之人。
②面缚:缚手于背而面向前,即束手向后,面对
神位。 [注]①小祀:小祭祀,指祭司中、司命、风师和宫中七祀等。
②玄冕:冕服(古代礼服)的一种,帽子黑色红里。 [注]①笾豆、簠簋古代礼器。笾(BIAN),竹编成圆形容器,盛瓜果或干肉用。豆,木制圆形高足容器,盛有汤汁的祭品用。簠,木制圆形容器,盛稻梁之类。簋(GUI),木制方形或竹制圆形容器,盛黍稷之类祭品。
②位:安上神位,指举行祭祀。
③相戾(LI):相违背。
④少牢:祭祀用的羊。
⑤体解:当场宰杀。
[注]①脯:肉千。醢:肉酱。
②郊庙社稷:郊,祭天;庙,祭祖先;社稷,祭土地神、五谷神。 [注]①歆(XIN):同“享”,敬献于神。
[注]①絪缊,即氤氲,香烟上升的样子。
②箕:箕星,在南方,与北斗相对。
③倜:开始。
④明庶,即明祀,神明之把。“庶”通“祀”。
⑤我心孔劳:我用心专诚的意思。孔,大。劳,用力。
⑥神哉沛矣:神来得很快。沛:迅疾貌。
⑦剡剡皇皇:轰轰烈烈的样子。“剡”同焰。
⑧欝人:官名,掌祭器。欝(YU),同“欝”(郁)。
⑨瘥疠(CHA ILI):疾病灾异。
⑩无臭(XIU)无声:没有一点声息。臭同“嗅”,在这里指气息。
(11)槱燎:堆起薪柴燃烧。槱(YO槱),燃烧。
○娭:嬉戏、娱乐。
(12)仪物视帝:用礼仪物品来祭祀。“帝”通“”,依时而祭。
(13)畴敢跛倚:谁敢偏倚。畴,谁。跛倚,偏倚,出偏差。
(14)荃(QUAN),香草,这里用来指代神明。
(15)禗禗其容:容颜不安的样子。禗禗:不安貌。
奄:迅疾。
(17)蹇莫之穷:稍为迟疑,就没地方去寻找他。
蹇,脚行动不便。引申为迟疑、迁延。穷:穷尽。
:即忡伸,心中忧愁的样子。
[注]①精舍:佛寺。
②俎:礼器,祭祀时用来荐牲。
③尸:主持。
④狃:习惯而不以为意,因袭。
⑤睹严:显得庄严。睹,现,显出。
⑥涓日之辰:选择吉日。涓,选择。辰,日子和时刻的凶吉。日之辰,即吉日。
⑦牲饔牢饩:祭祀用的死的活的牛羊。牲宰,祭祀用的牛羊豕的总称。饔(YONG),宰杀了的牲牢。饩,活的牲宰。
⑧藁:鲜活和晒干的鱼。,鲜鱼。藁,通槁,鱼干。
[注]愆:失误。
计:会计,这里指财政状况。
③殚:竭尽。
④引领:伸长脖颈。
⑤,与“帆”同。
⑥无梗:没有阻隔。梗,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