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李光前家族有关华侨人物资料辑录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为了开发中国侨乡族谱这个巨大的资料宝库,我们华侨大学《华侨族谱研究》课题组,承担国家级社科基金会重点课题,在多年深入侨乡调查研究中,深感族谱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于开展华侨史研究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寻根,具有独特的意义。 兹将著名侨领李光前先生家族《芙蓉李氏族谱》〔民国三十七年(1948)重修本〕有关华侨史人物资料辑录如下,以飨读者。借此机会,谨向提供《芙蓉李氏族谱》的梅州侨联、老人协会以及芙蓉李氏族史组敬致谢意! 国专先生事略 国专,讳候,号隐逸,香普公之次子。少年颖悟好学,长书法,善事父母,谦和有礼,尤喜排难解纷,故人乐亲之。初习缝纫,开业于厦门曾厝垵;嗣别营合胜栈于市区,旅客穷乏,周济无吝容,以是业虽盛而终以拖欠亏累歇业。年四十到新加坡拟向客收所欠,奈客散居各州府,还欠者不及十之一二,不得已因住新加坡营什货,俭约自持,助人如初,盖天性也,子三,长玉麟,次玉坤,三玉荣,俱随寓居,十余年回国家居,民国四年(1915)逝世,享年六十。次子玉坤,字光前,毕业侨办道南学校,以才学冠群伦,光绪末年选送南京暨南学校肄业。既而革命军兴,辍学南返,陈嘉庚先生器重之,妻以女,营南益公司,以树胶凤梨业名于世界。斥资于家乡兴学,设立国光中学于山美,国专小学一校于蔡面,二校于犀牛望月,三校于董山美,校舍俱新,建筑规模宏大,四方来学者,有一千五百余人,成南邑学村。又于新加坡华侨中学,独资设立国专科学馆,亦堂皇壮丽,报亲育为材,世称盛事焉。 李烈士秀忠事略 秀忠少名田螺,坑尾硕果次女也,生于厦门禾山后埔社,六岁随父母移居鼓浪屿,遂就学于怀仁幼稚园,后毕业于普育小学,复升学于慈勤女子中学。民国廿六年(1937),日敌犯卢沟桥,举国义愤,秀忠时适届毕业弃学,领导妇女救护队,备效劳战场,其志伟矣。母刘氏不同意其所为,强令同姐弟附荷兰船万福士往新加坡。仅抵香港,遇飓几沉没;既抵坡,直趋霹雳太平,初任小学教员,后改任太平树胶公会附设夜学教席。北望祖国,敌骑纵横,义愤填膺,慨然就太平筹赈分会妇女部主任职,领导妇女参加救亡工作,鼓吹筹赈助军实,贵妇闺秀,俱为感召,脱簪献环不吝,勋劳卓著,以是蝉联主任三届,此民国三十年(1941)事也,嗣敌寇南侵马来亚,秀忠益感悲愤,投身山巴,隶抗日军,出没侦察。北马寇酋忌之,揖捕至急,秀忠不顾,竟于金保属被捕杀,时年仅二十三。巾帼忠烈,时人哀之。中国国民党驻霹雳直属支部,太平树胶公会广东福建会馆俱列报事实,呈请国民政府颁发旌表,以励民族气节。其父硕果以女能忠烈殉国增光家门,直以丈夫子视之,故以功侄成春次子嗣焉。 三李烈士天赐事略 天赐烈士讳志成,少聪颖,居厦门,父国祥以千里驹目之。四岁时,父欲携之回里,哭拒不果行,而父附海轮竟沉没于秀涂,人以其兆而益奇之。八岁复遭母丧,哀泣甚,兄引眉挈之南居麻坡,助兄习贾。嗣转职新加坡谦益胶行,尽三年书算大进,兄友林文殊器重之,聘任裕美胶行经理,于胶业益饶兴趣。年廿四婚,陈氏金蕊,氏籍闽之同安,精英文,夫妇相行互期远大,遂自营胶业于麻坡,规模日宏,君磊落慷慨,营地及祖国福利事业无不悉力倡助,与族兄映雪创办竞敏小学,尤开家乡兴学之先。年三十一荣柔佛太平局坤,复荣锡勋章。其为当地政府所崇敬,可以概见,抗日军兴,君任救济祖国筹赈会常委,奔走呼号,卓著功绩。日寇南犯马来亚,君被捕,威胁利诱,凛然不屈。教义之日,神色从容。犹口骂贼,时年三十七岁,三月十七日也。夫人陈氏偕子成铁、希石;女清江、清莲。清容、清润、清心、清美。清尼、清香等,已先于三月七日被押屠杀,举家殉难,无一幸免,可谓烈矣。 四引琛先生事略 引琛讳绵士,元顗公四子,母菲妇菲珍西氏。生于垊里纳之雅双社。十一岁归国就乡校学,继入泉州官立中学,致力于古文辞,尤喜孔孟书。以父商业失败,辍学南行,遂投身商场,谦和礼让,华菲人乐与交易;连遭水灾,所业尽墟,人为惜叹,而先生窃引孟氏天降大任之说自勉慰,复与母氏设肆于出生地。先生善事父母,于嫡母尤礼敬焉。诸兄早亡赡养三寡嫂,为置嗣息抚育,至能谋生,此人情之至难,而先生能易人所难,而竟其功,真伦常中之大事也。抗日军兴,先生乡居,适族人光前君斥资建校兴学,先生董其事,躬身于风日雨露中,十年如一日,黉舍庄严大观,厥功伟矣。 伍校长远资哭先生诗云:“曾看蓑笠篝灯夜,急雨狂飙撼卧牛”(时适建犀牛校舍,夜风雨大作),“已身扶梯儿补屋,劳人不朽有十秋。”“布衣简朴一儒士,得意生平孔孟间,手泽纷乡应祀社,千秋安稳占梅山。”盖纪实也。先生既浴孔孟之教,又心佛氏之心,乐施与,恒贮药济人。初病起,遍访亲旧,复病遂不起,遗言墓必朝南,孝子之意,岂常人得知,至死犹存孺慕心也。享年六十,殡之日,人尽哀之,无间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