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古南安江寻迹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晋江,闽南主要江流之一,分东西两大干流。东干流源于永春锦斗,自西北向东流入南安九都,纳诗溪、淘溪、罗溪、梅溪等支流;西干流源于永春横口,经安溪流入南安仑苍、溪美、美林、纳英溪、兰溪支流,东西两大干流于丰州双溪口汇合,流经泉州注入东海。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南安江福建晋江古名”。《福建史话》、《省河杂志》,《南安县志》也都有这样的记载:“有南安江一条,晋江古称南安江。”那么南安江何时易名晋江的呢?据《泉州府志》引自《唐十道志》说:“晋南渡时,衣冠避地者沿江而居故名。”由此看来,南安江易名晋江与晋人南迁有关。但当时晋江并不代表整条南安江,而应是南安江的某一地段。正如唐代的长江各个江段都有自己物定的江名,直到六朝时才总称长江。唐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南安武荣州治从丰州迁往东南15里的泉州地,丰州仍为南安县治,至开元六年,析南安东南地置晋江县,县治设于泉州城内,因此史书上记载:“晋江县北一里有晋江”(《新唐书》),按今天的位置推断,晋江的位置应处在泉州城北一里至丰州双溪口这段江面(双溪口以上称东西溪),由于江重地名,后来南安江遂彻底改称晋江。因此说,晋江之名起于晋时,而整条江的更名成于唐代。 南安江更名为晋江后,各江段的物定名称,依然保留沿用至今,如晋江在安溪境内称兰溪,在永春境内称桃溪,在南安境内称东西溪,出双溪口以后又称黄龙江,笋江、浯江等。但晋江作为闽南一大江流,成为侨乡泉州的重要标志,她多彩多姿的美名早已传遍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