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南安学苑粹录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南安县这片教育园地,从古代的县学或书院,以至当代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很注重制订其“教条”或校训校歌和园训。不论字数多少,都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对培养人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录一小部份、供纵览和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要求。 一、教条、校训: 古代县学、书院的教条 学宫(孔庙、庙学)标着:读书立品。(学宫建于宋、在古城丰州(镇)东吴亭山。解放后此地划归泉州市(今鲤城区辖)。 九日山书院,宋朱熹与名士傅自得创设(后废)。朱熹在该院讲学,制订“教条”,引导学子信守。一为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二为学之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三为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四为处事之要:正其宜、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五为接物之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朱熹后到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把“五条教条”修订得更系统化。 芸圃书院,在罗溪荷坂西坑。清乾隆四十年(1775),邑庠生黄叔桃创办,聘举人潘举翼及秀才任教,订“教规十条”:重人伦;端志向;辨理欲;勤躬行;尊师友;定格致;读经文;正文体;惜分阴;守民贵。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部份“校训” 道南小学,该校创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明令废科举,兴新学)。校训:“忠、信、笃、敬”四字,并订出“养成方法”: 忠者:精神——养尽己心,养爱国心。 实践——摒除虚伪,竭诚良善,毋忘国耻。 信者:精神——养诚实心,养自重心,养感化心。 实践——不作欺人语,出席不迟到,有约必践。 笃者:精神——养毅力,养勤勉力,养操守。 实践——多得修养学问,多得处理事务。 敬者:精神——养修己心,养爱群心,养卫生习惯。 实践——恪守纪律,锻炼体格,谨慎职务。 希望目的:能完成人格,能裨益人类,能保卫国家,能矫正末俗。 莲塘小学(民国十一年(1922)订)校训:“勤朴”。 西溪小学(民国甘七年(1938)订)校训:“勤、毅、信、诚”。 国专小学一二三校训:诚毅。 二、校歌 道南小学校歌(民国十九年,校庆资料):我道南,我道南,家学溯渊源。二十世纪兮,龟山教泽喜绵长。可爱诸学子,相期勉力继前贤。当仁原不让,及时奋发莫迁延。今日挽回狂澜,责任在青年。 注:宋代杨时(世称龟山先生)登进士,调官不赴,拜程灏、程颐为师。杨时学成南归时,程灏目送云曰:“吾道南矣!”。金淘后坑杨氏于1908年办新学,取名“道南”,“龟山教泽喜绵长”。意谓承袭龟山先生、源远流长,越办越发达。 南安县立中学(民国二十九年)校歌词: 南山高,西溪长,黉舍皇华随时爱景光。 冶东西文化普通学科基础要坚强。晨夕钻研聚一堂,礼义廉耻四维张。校训皇皇,蹈厉发扬,美哉教泽,涵濡永勿忘。 (南安县立中学,解放后省批为南安县第一中学)。 莲塘小学(解放前)校歌: 莲塘学生,莲塘学生,快乐,快乐。 亲爱精诚,大公无私,真快乐,真快乐。 南星中学校歌(歌词 1942年) 1=C中速、歌颂地 魏兆炸 词,马璇英 曲 学海搜珊富,文林味蔗甘,琴声剑影共言欢。体格同锻炼,科学齐研钻,快,快充实生活技能莫蹒跚!崇道据德,发愤忘餐,竭力致躬济险艰。看,行的我南星席被河山。荷心小学(解放前)校歌:词: 荷种池塘间,不染尘,百花莫比肩,心存邦国志,学校里,共亨教育利。荷心学校吾母校,温诚勤朴我精神,吾爱吾母校,同学诸青年,日修新知识,努力勉用功,共褒我校的令名。 国专小学校歌(1988年第五次修订)词 梅山苍翠,芦水流长,我们欢聚一堂,共度少年时光。毋忘爱国侨胞,兴学的期望,让智慧的星火,点燃振兴民族的光芒,勤奋守纪求实创新,我们在国专的校园里,茁壮成长,百炼成钢。 梅山苍翠,芦水流长,我们欢聚一堂,胸怀远大理想。牢记祖国人民,殷切的期望,新崛起的一代,要做振兴中华的栋梁。勤奋守纪求实创新,我们在腾飞的时代里,茁壮成长,百炼成钢。 晚晴颂——南安老年大学之歌词 张毓昆 作 夕阳映照着南山,郁郁苍苍。春风吹动了白发,书声琅琅。新社会的温暖,新时代的课堂。活到老,学到老,其乐洋洋!我们的学校谱写了教育史的新篇章。播种耕耘,我们热血满腔。开花结果,我们老当益壮。学以致用,团结欢畅,最好的答卷,把余热献给党!。 注:南安老年大学创办于1991年,是南安县历史上唯一的一所新型的学校,福建《老年人》报曾刊载这首校歌。 民生农校校歌 陈范予作词 青年青年,我们是青年农民的先锋,到农村去,共同生产,丰富社会亨用,到农村去,帮助成人教育儿童;到农村去,努力合作铲除一切苦痛;到农村去,创造万人福利,用我们的全力,击起农村改造的洪钟! 注:(泉州)民生农校,在抗日战争初期,由泉州迁入南安埔头和四都办学。抗日后期,该校复迁返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