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李远哲寻根访祖记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1988-10-17日,南安县榕桥祥塘村一派欢腾。迎接着远隔三百多年的台湾族亲的后裔,来因大西洋彼岸的美籍华裔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远哲博士偕夫人吴锦丽女士到村里寻根访祖。 上午九时,李远哲偕夫人吴锦丽在泉州市副市长薛祖亮等同志陪同下,由泉州到祥塘村来了!中共南安县委副书记卓国兴等领导同志前往迎接。乡亲们、儿童们举着彩旗,用“大鼓吹”的礼仪在鞭炮声中,把李远哲伉俪迎进村中的李氏宗词。 李远哲身材魁梧高大,精神饱满,给人一种质朴、真诚、平易近人之感。乡亲们奉上茶杯敬请李远哲夫妇。“喝一杯祖家的热茶吧!”。李远哲含笑着接了祖家的茶水,细细品偿!在座谈中以方言激动地说:“这次回国是应中国科院福建省物构所和厦门大学的邀请来做学术报告和寻根访祖的。我的祖先是清朝康熙年间移居台湾新竹的,小时候常听父亲讲,咱的老家在泉州武荣,今天能与乡亲们见面,心里很是高兴”。 李远哲在市、县各级领导陪同下,瞻仰“李氏家庙”后柱镌刻的对联:“祖孙父子科弟,兄弟叔侄连登,”“龙湖六籍文章艳,函谷千言道德新”。及“乡贤名宦”巨匾赞颂先靠贤人。乡亲们介绍说:“榕桥旧泉州都娘仔桥,樟塘(上都),今称为祥塘村,古代属武荣州。它不愧为藏龙卧虎之地。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就是我们村里人。这时,并把黄荣木雕刻的李贽木雕像,《李贽传说故事集》,《南安文史资料》李贽(卓吾)专辑以及一部《武荣李氐族谱》等赠送给李远哲夫妇。李远哲操方言话兴奋地连声说“很好!很好!”。按武荣李氏族谱昭穆辈次,李贽是第八代,李远哲是第二十一代。 在这时,李远哲博士为了表示对乡亲们的衷心感谢,欣然提笔写下:“发扬祖先遗留的中原文化”的题词。字迹清秀、飘逸、有力。 李远哲博士,从小经过辛勤的劳动,为家里帮家务,养成了爱动脑筋,爱动手的习惯。他觉得落后就遭挨打,一定要争口气,让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因此,他从小就勤奋好学,25岁在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翌年(1962年)赴美深造。196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后又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和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1968年起,他在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任教,1974年至今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化学教授。他在气态化学力学,交叉分子束,雷射(激光)化学等诸多方面,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素有“物理化学中的莫札特”之称。曾荣获美国总统里根颁发的“国家科学奖”。他现在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科学院院士。1986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多次访问大陆,受到党和国家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会见,他为促进中美友谊,推动海峡两岸的科技交流作了大量的工作。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名誉博士,上海科技学会,上海市国际会议基金会荣誉理士,复旦大学名誉教授。厦门大学和福建省物构所名誉教授,他成为继丁肇中之后第四位取得世界荣誉的华人科学家,也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李远哲博士偕夫人,除了在“李氏家庙”“座谈”等活动,走出宗祠,在乡亲们的簇拥着李远哲夫妇,沿途观瞻祖籍地的山庄田园,名胜——开化洞石佛古迹,祥塘小学等,亲手挥动铁锹、锄头,在祥塘小学操场栽下两棵浓绿常青榕树作记念。他语重心长地对在场的市、县领导说:“从长远看,没有培养大批有科学文化的人才是不行的,要从教育着手,培育人才啊!” “大鼓吹”又奏响欢送亲人的乐曲,李远哲夫妇挥手向乡亲们告别!他(她)笑容满面地表示,今后一定要互通音信,今后一定再来!今天依依惜别,来日再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