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独具特色的英都民间游乐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英都的传统民间游乐形式多资多彩,诸如斗狮、舞龙、阁阵、车鼓、花鼓唱、大鼓吹、游灯、弦管、木偶戏等等。尤以大鼓吹和游灯颇为独特,热闹非凡,现综述如次。 (一)极富隆重的大鼓吹 大鼓吹是我国古代宫廷鼓乐之一。源出自北方少数民族,汉代引入朝廷,逐步形成为宫廷专用鼓乐。唐时设鼓吹署以节制乐队,是朝廷仪仗队的一部分。此鼓乐分为四种:用于皇帝出巡,曰出巡鼓吹;用于皇帝宴乐群臣,曰黄门鼓吹;用于将帅出征凯旋荣归,曰祝捷鼓吹;用于外国特殊来访,曰迎宾鼓吹。 自嘉靖至康熙年间,英都洪氏科举登先后授予朝臣10人,省布政、按察使7人,府官州官及府学学官16人,知县县丞及县学学官26人,尚有省道州府武官5人,共有六十多人。明末清初这些官员辞退归隐,对家乡的典庆盛会诸礼乐至为重视。时有洪有第、洪有声、洪有复、洪有助、洪启睿、洪启初、洪启聪、洪启遵、洪启胤、洪承畴、洪承龙、洪士铭等重臣辈出,曾在朝廷享有赐宴鼓乐之誉。为传此盛誉,即由曾任祠祭司郎中的洪启睿邀集历任礼部官员,引自宫廷鼓乐与民间鼓乐融汇一体,组建大鼓吹乐队。这种鼓乐初用于族中重要典庆和迎神盛会。顺治五年启熙病故,承畴奉旨返里为父举丧。承畴官居相位荣归故里,族人曾以鼓乐相迎。然因承畴居丧持服,谢绝此隆重礼乐,于是族人改用于为承畴父出殡之礼。从此英都的大鼓吹既用于典庆、盛会、迎宾,也用于出丧礼乐,此鼓乐极表隆重之意。 英都的大鼓吹乐队早有载于史志。据《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国朝捍卫》这一章就有洪宝基(即培官)领大鼓吹迎宾的记载:“时海上(郑氏)义师派饷至英……洪氏大耸,纷纷欲逃。公曰:州郡皆郑境……吾一身当之。公乃领大鼓吹前迎十里外……海上军校见公乃大喜,下马楫之,曰:固知公等无他,吾岂以数人累一族。洪氏由是获全。”可见明末清初英都的大鼓吹乐队就已盛行了。 这鼓乐配有大鼓一个,鼓面直径54公分,鼓身高70公分,鼓身腰围210公分,呈枣形,斜装在雕饰别致富丽堂皇的大桥上,四人扛着大轿行进,一人在鼓后敲打。还有大锣四面,大钲四面,大钹一面,小钹一面,大吹二把(哨呐),由18人的乐队组成。现在英都镇已组建八个大鼓吹乐队。鼓乐的敲打吹奏,采用古装戏舞台上的出将、入相鼓乐,有《大牌》、《小牌》等各种乐谱。吹打起来,鼓震如雷,锣响如钟,鼓声激动,钲韵深长,哨呐扬彻空际,节奏疾驰,声响强热,极富隆重之感。 (二)夜空灿烂话游灯 英都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连续三个夜晚,举行颇具独特而又热闹非凡的游灯娱乐。相传,承畴孙洪奕沔被纳为皇帝妹婿,称为郡马。这郡马、郡主(皇帝的妹妹)都住在京城。承畴夫人世居泉州思念至切,特从京师送来郡马、郡主两尊宛真的塑像。后来族人尊崇夫人的意愿,就在每年元宵举行迎郡主的游灯盛会,以志敬奉与欢乐之情。 游灯的组织主持者,是以荣山境内资源村东轩族人为主体,尚有大寨宫、水沟馆、坝头、后店、祠堂口、池亭、格仔头各个角落相应配合。事先备好数条特制的大麻绳(现在改用塑料粗绳,比较轻便),大绳的首尾分别系在扁担上。游行前,各家各户带来数盏古式枣灯,燃起绛灼,挂在大绳上。每盏灯笼间隔二尺左右,每人掌管四、五盏灯。每队灯阵约有一百来盏枣灯。游行开始,灯阵前头打起两把火焰极大的竹编火把,并排行进为前导。灯阵的首领者把扁担斜贴前身,向前斜伏慢步;后随者则把扁担斜贴在背后,倾仰徐行。游行者(古为男子,现男女都参加)依一定间隔护灯而行,停进弯曲,步调有序。以一条大绳为一阵,在无雨的夜晚,通常有十多阵乃至二十阵左右。鼓乐、弦管、化装戏艺掺杂其间,鞭炮、火花、烟火持续不断。 游灯队伍从英都街出发经后店、垵后巷,沿荣山北侧依山势逐步登高。灯阵至山脊间,前导的两把耀眼的火把,平行举起,平行落下,后面的挂灯顺着山势弯曲行进,状如龙蛇上水。相传,大寨宫、水沟馆这两座宫庙背东面西,朝着英溪逆水方向,舆地学家认为是龙蛇上水兴旺发达之地,故灯阵状如龙蛇即为此意。灯阵游至荣山之顶,即绕寨边环行,到荣星荼场厝后的山坡间,前导者顺着斜坡山势逆时针方向打圈,每一灯阵到此逐一绕成一团“蚊香”状。前导的两把火把,齐上齐下,犹如龙头跃动,蛇眼闪烁。接着前导者再顺时针方向复回,直至成一条直线。这种灯阵绕圈表演,俗称“脱蛇壳”,以示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人丁兴旺发达。其灯火辉煌变幻万千,倒映在东轩、西轩五世祠堂门口的两个大池里,水天相映,五彩缤纷,灯光闪动,奇丽非凡。荣星、英东、民山各村乡民站在家门口遥望此景,极为壮观。 灯阵“脱蛇壳”后再向南沿芼山仑下山,经格仔头、冲岳等地,沿着董山洋绕了一大圆圈,再经董山宫、杉厝下、大寨宫最后到五世祠堂口环行一周结束。前后游行达八里路程,历时三点多种。红灯千百盏,灿烂辉煌照亮大地;火花万千支,五彩缤纷划破夜空;鼓乐叮响,声光交融,目不暇接,耳不厌闻。 人们沉浸在这五彩缤纷、霓虹变幻、灿烂辉煌的游灯盛会里,虽是连续三个夜晚的壮丽奇观,尚不满足,故此习俗年年延袭,是英都乡民极其喜爱的传统元霄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