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甲午海战以来第一次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是有史以来军民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民族战争。值此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为了牢记历史,仅借此机会,重温当年的“抗战沧桑”。
1937年“7·7”芦沟桥事变爆发后,祖国烽烟遍地。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及时提出“抗日民族爱国统一战线”,号召一切海内外侨胞的爱国热情,尤其是侨生,更深受鼓舞,抗日救亡的歌声,响彻整个南海群岛。
投奔祖国怀抱
当全民抗战进入第三年的1940年,祖国沿海大半壁河山已全部沦陷,旅居南洋群岛各地的爱国侨生,热血沸腾,同仇敌忾。一批又一批爱国青年,纷纷返回祖国,有的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有的回到祖国抗战大后方的城市升学。我也瞒着父母,跟着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私自从马尼拉坐船到香港,然后与家庭联系,说明要返回祖国升学,要和祖国同胞同甘共苦的决心,请双亲谅解和支持。然后我们一行就由香港坐船到越南的海防,转坐滇越铁路的火车,经河内到云南的昆明。我们当中有一些同学就留在昆明升学,我和另外几位同学就坐汽车经贵阳到重庆,就读于中央大学外语系(现在的南京大学)。
1941年12月8日,日本空军突然偷袭美国在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由于事出突然,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爆发。仅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日军很快的就占领了整个南洋群岛。我们这些来自东南亚各国数以千计的海外侨生,经济来源全部中断,在举目无亲,告贷无门的困境下,大家都能风雨同舟。甘苦与共,坚持爱国,坚持抗战,直到胜利。
投笔挥鞭远征印缅
1943年的春天,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根本的变化,苏联红军在欧洲东战场全面击溃了德国侵略军的疯狂进攻。为了配合盟军在东南亚战场的反攻,应美、英等盟国要求,中国选派出了一批精锐部队,由美军运输机空运,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到印度北部阿萨姆(ASSAM)邦的列多(LEDO)增援1942年从缅甸败退入印度的中国远征军。当时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就是在这次战役壮烈牺牲。由于这支部队是和盟军并肩作战,就急需一批熟悉英语尤其口语的翻译人员,恰好我学的是外语专业,难免被应征,并任命为中国驻印军新六军少校翻译官。
在印缅战场二年多的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随部队驻屯在海拔高,人烟稀少的野人山,为对中国军官进行丛林作战训练的美军教官当翻译。这里古树参天,藤蔓遍野,毒蚊蚂蝗,随处可见,再加上疟疾瘴气等之传播,生态条件之恶劣,不寒而粟。但最令我终身难以忘怀的,却是我亲身参加过的攻克密支那之
奇袭密支那机场
密支那是日军在缅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据点,一旦失守,侵入我国滇西腾冲,龙陵等地的日军,势必成为瓮中之鳖。而盟军也势在必克,因密支那不但是中、印、缅国际公路必经的重要通道,且从印度飞往中国的飞机,就可经由密支那起飞,不必再经过令人提心吊胆的驼峰,一者航线缩短,二者安全系数大为提高。
为此,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GEN.STILWELL)实施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军事冒险行动,他组织了一支包括中国远征军的二个团和约一千人的美国森林特种部队,再加约300人的当地野人别动队,混合组成的盟军特遣部队,由一位美国准将统一指挥。这支部队于1944年5月上旬,秘密的从印缅交界的孟关出发,穿越不见天日的野人山原始森林,绕过日军的前沿阵地和占领区,直接插到密支那附近的丛林地带隐伏。任务只有一个,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伺机攻占密支那飞机场。
从孟关到密支那距离虽只100公里左右,但沿途高山深谷,还有数不清的河沼。为了保证部队行动的绝对机密,这支部队将得不到任何的空中或陆上的补给,官兵们奉命至少须带足半个月的干粮和常用药品。
当这支中美混合先遣部队到达离密支那只有七八公里的丛林埋伏时,守卫机场的日军还完全蒙在鼓里。就在这个时间,大批美军轰炸机突然空袭密支那市区,城内一些主要军事目标,被炸成一片火海,这时事先早已潜伏在密支那机场四周丛林的中美部队,如猛虎出出,一齐扑向敌人。日军由于事前毫于觉察,在不到一个小时,便把300多名守卫机场的日军,全部歼灭。而远在印度列多机场整装待命的中国增援部队,也立即由美军运输机,日夜整营整团的空运到密支那机场。血流成渠,尸骸枕藉的密支那攻坚战,从此拉开序幕。
血战密支那城
我是在占领机场后的第二天,随新六军十四师师长龙天武及美国军事联络官纽曼中校(LT.COL.NEWMAN)由列多坐运输机到达密支那。这时机场四周的战斗还在剧烈进行。由于缅甸雨季的提前来临,空中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飞机常凌空被地面猛烈炮火击毁,导致弹药粮食等等之供应,时断时续,再加日军凭坚固的立体工事和武士道精神,死守待援,致盟军屡次进攻,均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由于密支那城久攻不下,总指挥史迪威将军在不到二个月之内,先后撤换了四名美国准将。
直到1944年的7月下旬,盟军在经过重新调整布署后,集中五个中国步兵团,同时出动大批的B-25重型轰炸机,向密支那城内的日军发动总攻。铺天盖地的地面密集炮弹,天上似暴雨般的各种炸弹,几乎把敌人全部封锁在掩体内,在地下通道中。我军在强大火力支援下步步进迫,敌我双方在市区的民房及地下通道内,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日军弹尽援绝,全部被歼,日本密支那城的最高指挥官,饮弹自尽。前后历时交近二个月的密支那城战役以盟军的胜利告终。总指挥史迪威也由美军三星级中将,晋升为四星级上将。
尾声
岁月不留人,瞬息之间六十年过去了。但当年那段中华儿女,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前扑后继,视死如归,尸填街巷,血溅城墙的壮烈场面,至今记忆犹新。我为能亲身经历并参与这场战争感到自豪,我为能亲眼看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当家作主,洗刷百年来的国耻,感到骄傲。我希望能早日看到台湾回归祖国怀抱,让21世纪真正成为炎黄子孙,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世纪。
【注】:(1)中国远征军(CHINA EXPEDITIONARY TROOP)系指驻在滇缅边境一带(包括保山、腾冲、龙陵等地)的中国军队。
(2)中国驻印军(CHINE SEARMY IN INDIA)系指驻在印度的中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