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县捕所原差陈某某,剥民成家,死之日以官礼厚葬,本家举人陈某某点主,武举某某序后土,陈某某护丧至襄事。阖邑缙绅不平皂役,属下之人冒渎已甚,兹乡绅请解元郑怀陔作赋以贬之。
出葬赋
以某某点主,某某祀士,为有贱丈夫焉。班居隶役,名列成均,穿窬为盗,秦鼓迎神,本弗齿于人类,胡乃砌乎!缙绅淑艾有私,信乎君子不亮,为士者笑,未有小人而仁。
原夫庆头之生焉,执竹版以立公堂、持藤条而供役使、剥民财则假虎威、傍官气而踏马矢。时拥大轿凉伞之威仪,亦敢主祭,凿王于乡里,屁股打坏,呼开恩于捕署县衙,盐玍自称,求交关乎举人进士。死之日,棺椁污装,衣冠秽染,讣贴颁分,纲常有玷,称修职郎者曰大肚庆,是诚何心?为襄事侄者粗皮资真不顾脸,虽诵经拜忏,天堂将不可升;而带锁披枷,地狱料应听点。及至葬,四方来观,阖城争睹,真是英威,果然行伍;虽有辱于南安,实增光于南某。问此日劣绅执绋,故多饕餮之徒,实当年朋比为奸,依作逋逃之主。盖有鼠辈陈某某者,滥登乡榜,败坏纲常,烟霞为友,风雨连床,为之爪牙,住潘山点主,有何面目入城隍庙行香。心羡乌龟头,一跪三叩而不辞;涎垂猪羊甲,千唾万骂以何妨。孝不孝,廉不廉,可堪决头颅而断手足;仁非仁,士非士,胡不剪指甲去扶膀胱。更乃序土有官,学韬应吊,穿去蟒袍,乘来大轿,叩头至地,可怜可怜,掀脚朝天,好笑好笑!谅后土不歆非礼,拜跪徒劳;彼武夫实出无知,衣冠不肖。固知因穷思滥,怀与安实败名。胡乃为富不仁?光自他一而有耀,至若孙辉普便,谊属本家,孔洞鸟枞,则同事理,虽小可之功名,亦朝廷之目耳,不顾因人成事,如同蚁附蝇趋,非关同类恶伤,真若虎悲狐死,斯文扫地,不胜触目伤心。尔罪滔天,必令覆宗绝祀!要之士苟确守,卧碑精求艺圃,自有良贵在身,岂肯与原差为伍。惟失身而不爱身,斯自侮而后人侮。平情而论学韬,田桥猪小子难容,作俑依谁,某某狗奴才真土!(此赋百年流传,如有断句不确,敬请方家赐教指正。)
相关链接
郑怀陔,字子元,号补庵。祖居石井,移住安海。少孤苦几不自存,族叔琼书,怜而教之。
天资绝伦,读书过目便了。年十五县试,杨庆容奇其才,拔冠童军,且资其膏伙,留署读书。词赋诗文,一挥立就,不加点窜,历试异等,饩于庠。光绪戊子科(公元1888年)领解,赴春闱不第,归,掌教石井书院,文誉推重一时。
壮岁娱情花柳,然笃于恩义,嫉恶如仇。安海有某县丞,贫而酷,怀陔上控,褫其职,民咸称快。杨令罢官后,宦橐萧条,流寓郡中,怀陔商诸同辈,延掌丰州教席。杨殁,为经纪其丧,郡人义之。
年四十疾笃,自云:“天竺降尘,会当归矣”。遂逝,惜哉!
(民国四年版《南安县志卷之卅一·人物志之七》)
据泉州市郑成功学术研究会延平分会理事许庆芳、郑新新二位先生收集的资料显示,在郑叔成编于1933年的《郑延平故里志》中记载:郑怀陔卒于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享年40岁。另在《石井郑氏西亭四房》:“官房份”(又称国姓房)中记载,郑怀陔系郑芝豹八世孙,而郑芝豹则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五弟。因此可以推断,郑怀陔是郑成功的族孙。
吴令远(1832-1901),本名耀赵。南邑八都杏厝林(今杏田村)人。庠生,堪舆师。《玉楼吴氏族谱》载称“素精阴阳形势之学,亦艺士中之铮铮者也”。2005年10月吴令远《吁咈吐词》书稿被发现,有诗词手稿近180首,内容多彩,涵盖丰富,颇为珍贵。郑赋也被吴令远收录在该书稿中,并为之写了小序,表明了郑怀陔作《出葬赋》的初衷。在《出葬赋》中郑怀陔以其诙谐巧妙的文笔,贬斥该捕差为“贱丈夫”,以其生前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死后还大铺排场、触目伤心的现实,揭露酷隶剥民的本来面目。《出葬赋》成后,当时与之交厚的吴令远很喜欢郑的文章,于是将该赋收录到自己的诗稿中。
今年2月中旬,《东南早报》刊出《南安发现郑怀陔<出葬赋>》通栏首次披露,受到媒体关注。其后,泉州电视台、南安电视台都进行了相关访谈报道。得知郑怀陔尚有《出葬赋》存于世,为收集郑成功相关资料而四处奔波的许庆芳、郑新新先生连忙前往向阳参观考察。许、郑二位证实,已知的郑怀陔资料中尚未发现《出葬赋》,即着手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