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方生·
唐裕在1970年代就已是我国航运界数一数二的人物,在1973年,他进军产业界,兴建了28层楼的艾柏士大厦(APEX TOWER)。但这位企业界名人,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事迹是一手促成中国和印尼恢复邦交。
对于这样一个重视国际关系的商人,眼见人人涌往国外寻求投资发展机会,他会有什么感想?又能给予怎样的忠告?
未见唐裕之前,已听了不少关于他的故事,总觉得这样的人物,恐怕不那么容易接受采访。
但是这些担心是多余的,大名鼎鼎的唐裕,却是非常的平易近人。一步入唐裕在艾柏士大厦顶楼的办公室,他的秘书只问一句,来找谁,唐裕先生吗?然后就说,请直接进去。
唐裕的办公室占了顶楼楼面的一半,但却堆满了古董,墙上也挂满了油面与国画。他的办公桌旁的矮橱上,排满了数百幅他和各国政治领袖和高官显贵的合照照片。有些是和中国的李鹏、杨尚昆等人合照,有些是和苏哈托及印尼富豪林绍良携手言欢的,有些是和李资政、有些是和李显龙准将在宴会上的合影。单是这些古玩、图画与照片,已经多少反映了他多姿多采的人生。
国际经贸状况是先决条件
我说明来意,要求他谈谈海外投资的经验。他点点头、沉思片刻后说,投资海外的先决条件是整个区域的经贸大气候,如果现在印尼还在和新马对抗,如果中国没有开放,中国和印尼没有恢复邦交,许多国际关系还处在紧张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谈鼓励海外投资吗?
他接着说,国与国之间有正常邦交,只是第一步,政府还应和外国签订各种经贸合作、双边税务条约等,为我国商家到海外扩展业务铺平道路。此外,政府也应当推出更多更具体的政策,使商家在海外投资时获得更多的便利与奖励。当记者访问唐裕时,政府还没有公布预算案,因此他的最后一句话,不能理解成批评预算案政策不够彻底,而只是他在预算案未公布前提出的一些建议。
了解投资国的现况
他指出,到国外投资应先了解投资国家的现况。首先得了解当地政府的建国政策。如果你投资的业务,是违背当地国策,你在当地提供的产品很可能是违法的,或者冒犯当地的风俗的,你的事业迟早被当局取缔,怎么能在当地落地生根,长远发展。
他比喻说,老鼠与蚊子都是对人有害无益的,人人想杀它们,所以它们不长命。这个生活中的小启示,不正告诉我们一定不能作损人利己的事吗?还有到外国去也得遵从当地法律,走康庄大道,跌倒了自然有人看见,扶你一把。如果你要抄捷径,走阴暗小路。跌倒没人见,更没人同情。
他表示,投资者也要了解当地的其他情况,例如能源供应、生产成本、基本设施等等,然后再和自己的能力对照一下,总说一句,是先知己知彼,再量力而为。
有些人以为,到海外投资资金一定要很多,要聘请专家顾问,进行可行性投资,又要派人常驻海外。唐裕却认为,资金充裕是项好条件,却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他说,海外投资和在国内作生意一样,要立在不败之地,是心术要正、诚恳待人、建立良好的信用和声誉。
他说,资金的筹集是包括很多因素的:专才、经验、关系、好项目、信用和名誉,这些因素都能帮你找到一个具有充足资金的伙伴,或帮助你向银行取得贷款。再不行,就只好由小而大,按部就班的做起来。
投资成功六要素
唐裕说,不论投资干什么行业,是否有市场,是个投资者必须问自己的一个问题。这个市场包括当地市场、新加坡市场和世界市场。对市场评估正确,投资才会成功。
他总结说,海外投资成功要素有六项,包括机会、时间、市场、信用、关系、配合政策。
他也认为,企业家也应时常培养坚强的意志及信心,才能克服困难。他鼓励企业家创新,尝试新领域。他说,所谓不熟行不做的说法未必完全正确。因为时代进步、新事物不断出现,都要熟悉的行业才做,就不会去创新,也就不容易得到丰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