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间,我读集美高师毕业班时,奉省教育厅通知,全省大中专学生均须赴福州东湖营房受训,去接受组训群众抗日教育,结束后返校。因高师毕业生免往各县组训群众抗日,而须往各小学任教与宣传抗日工作。当时我受聘往南安县丰州小学任教,于每晚在丰州南门与学生歌咏队向当地群众从事抗日宣传与教群众唱抗战歌。当时厦门已被日军占领,丰州小学经常宣传抗日,被日军所忌,日军惨无人道,竟出动敌机多架来丰州小学轰炸,投十二发200磅炸弹,并用机枪扫射无受炸毁之宿舍与教室,将丰州(原文庙)整座校舍摧毁,幸当日是星期日无上课,故仅被炸死一人,住校教师都往洪濑开会,始免死亡。我被日军轰炸未死,对日军仇恨更深,故后来返安溪任县城示范中心学校校长时,即组织安溪青年抗日话剧队,以话剧宣传抗日为主旨,从事抗日话剧宣传。
安溪青年抗日话剧队的组成情况是:我任队长,招收安溪县城示范中心小学教员、后按中心小学教员、参内中心小学教员中有抗日决心与话剧技长者,为基本队员。当时曾演出《生命之花》四幕剧及其他独幕剧,后来扩大组织为安溪青年剧社,增加招收安溪一中、集美中学、集美水产学校学生有志趣者为社员,总计约百余人。另请集美学校老师黄村生、曾雨音、朱成凎为导演,负责排练《大地回春》五幕剧,负责选配演员排练与演出总指挥,分配职员与演员(详见附表)。当时我是负责筹募演出必需费用与团结队社各职演员作抗日话剧宣传,及办队社应办事务。
安溪青年抗日话剧宣传队与安溪青年剧社前后活动情况是:从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五年期间,每年各种节日与纪念日,均有演出抗日话剧,由于所有队员与社员,白天都需从事职业工作,故排练与演出剧都在夜晚举行,所演出之剧本都是宣传抗日战争的内容,其中穿插一些抗战歌曲与讲述一些抗战形势,在演出剧目中,多数为抗战独幕剧,如《桥》等剧目。少数是多幕剧,如《生命之花》、《大地回春》等多幕剧。演出地点是在县城中山纪念堂与大操场司令台。每场演出观众千余人,均系城乡农工商学界群众,剧情多属激发观众抗日情绪,每场演出,均受观众欢迎。
在一九四四年前后某年的暑假中,安溪青年话剧社承泉州地区信请往泉州参加话剧汇演,经剧社社员会决议,应允如期参加汇演,我就筹募演出经费与旅费,并请集美中学曾雨音先生为导演,演前曾在安溪演三晚的《大地回春》五幕剧,由导演调整选拔演员与职员,并请王仲谋先生重新制造布景,同时进行排练演习后,如期雇两只大木船往泉州,进住晋江公学校内,准备演出。职演员少数因故调整后,其余均照旧分担,经地区汇演主持人安排参加演出。
是夜我们演出的剧名是《大地回春》五幕剧。布景都是由王仲谋画师重新设计自制,然后按设计施加适宜颜色线条与绘画,既节约又美观,在汇演中最为特色,台词与演技熟练得体,颇受观众贽赏。
附:安溪青年剧社演出《大地回春》五幕剧职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