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树是近几十年来台湾政坛上一个颇具知名的人物,他于1954年以无党派身份击败国民党籍候选人而当选为台北市市长,创造了自国民党败退台湾、对台湾实行军事管制的体制下以无党派身份胜选的奇迹,因而声名鹊起。高玉树为人精干,为政清廉、实干,富有战略眼光,当今台北市的整体市容架构就是在他任内规划开始建设的。他从一开始进入政坛,就以清新、干炼、勤政的形象博得蒋介石父子的好感和台北市民的好评,因而在任台北市市长11年后,随着职务的不断升迁,成为台湾政坛上一棵引人注目的“长青树”。
高玉树,字宗适,1913年9月3日生于台北市松山县,祖籍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福美村。他在台北工专毕业后,前往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一年。1979年获韩国成均馆大学颁赠荣誉工学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高玉树留任日本理研大河内研究室研究员兼生产技术研究所所长。1949年任东京台湾同乡会及旅日华侨总会副会长。1947年返台经营高源泰五金行,不久被选为台北市五金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并任台北市商会总干事。1953年经美国怀特公司推荐任国民党民联勤第四十四兵工厂技术顾问。1954年以无党派身份当选台北市市长,1957年和1964年再次当选,连任台北市市长达11年之久。他在任内曾多次赴美参加美国市长会议,并考察市政建设,与波士顿、旧金山、汉城等世界著名都市结为姐妹城市。他因实施国民九年义务教育,获国民党中央景星大绶勋章。1972年至1976年任台湾“交通部长”,1976年6月起任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1989年被聘为台湾“总统府资政”,1990年10月被李登辉聘为“国家统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在台湾安溪籍乡亲中颇有威望,曾被聘任台北市安溪同乡会顾问。
善辞令的高玉树,是黄信介、康宁祥等人的后台,著有《西欧行记》。1986年2月在《自立晚报》上发表连载“谈民主选举”文章。同年10月又发表“国家至上,民族至尊”、“竞选学的政治力学”等文章,颇为活跃。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虽然海峡两岸隔绝几十年,但高玉树先生继承了中国人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他深明木本水源之义,在年老逐渐退出政坛后,给予故乡安溪大坪极大的关注,以至遇有从故乡安溪到台湾交流的团组,他都要抽出时间予以接待,从接触中了解故乡,爱乡之情溢于言表。
高玉树的先祖开闽高姓第二十九世高植甫,作为高姓上派五房,从安溪县大坪乡迁往台北,至今历十一世,高玉树为开闽高姓第三十八世裔孙,他在为《高姓上派五房家谱》撰写的序言中写道“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祖德宗功,枝繁叶茂,其支派虽远来台湾,而根株仍在安溪大坪。高氏祖家庐墓、神主、谱牒,亦靡不在闽疆。”由此可见台北高姓与安溪大坪高姓则是同祖同宗。高玉树虽然生于台北,但他心系祖籍地安溪大坪,他一直盼望能有机会回到祖籍家乡寻根谒祖。1992年8月,他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兴致勃勃地来到他日夜思念的祖籍地安溪大坪寻根谒祖,探望家乡亲人。当他驱车来到大坪村口时,受到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五千多乡亲们的热烈欢迎。面对盛大热烈的欢迎场景,高玉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当即下车步行,沿途不断向乡亲们挥手致意。在大坪高姓祖祠虔诚拜祖后,他对欢迎的乡亲们发表讲话,畅叙感想。他说这一生经历过的大场面无数次,从未怯场,今天面对着这么多宗亲长辈、家乡亲人,我这个被人称为善于辞令的人也被感动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称这是一次迟到、难得、难忘的家乡之行。乡亲们请他品尝家乡大坪的特产“毛蟹”茶,他闻到浓郁的茶香,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说“家乡茶的味道真独特”。
1994年10月,第二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首次在安溪本土举行,这是旅外安溪乡亲回乡团聚的大好时机,情系桑梓的高玉树老先生,自然不会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除了本人回乡,他还热情鼓励在台的其他乡亲回乡参加盛会,许多人热烈响应,于是他们组成了“台湾安溪乡亲还乡恳亲团”回到家乡。会议期间,高玉树应邀在联谊大会上致辞。他激动地说:“今天玉树以台湾安溪乡亲还乡恳亲团名誉团长的身份,有机会向各位致词,至感荣幸。”“玉树躬逢其盛,与世界各地回国乡亲,欢聚一堂,共叙桑梓之情,以及见到家乡建设进步的新貌,格外感到高兴。”“今天举办海内外乡亲相聚的盛会,其意义非常深长。今后希望乡亲更加精诚团结,互助合作,鸿图大展,并期安溪繁荣进步。”他这次回乡,广泛接触了许多海内外乡亲,感到无比欣慰。
1997年3月,由安溪县委副书记、安台交流协会会长王亚君率领的“安溪县清水岩民俗文化访问团”一行8人前往台湾访问交流。年逾八旬的高玉树老先生闻讯非常高兴,特地于3月25日在台北热情地宴请家乡安溪的访问团一行,与家乡亲人进行亲切交谈。他关心家乡的事业,不时询问家乡发展的情况,对家乡事业的发展感到欣慰。
1999年3月,由安溪县委书记洪泽生和副书记尤猛军率领的“安溪县清水岩民俗文化访问团”一行访问台湾。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的高玉树先生,闻讯特地从日本赶回台湾并在台北热情接待访问团一行,还邀请台北高姓各房乡贤前来参加,与家乡来的访问团一行畅叙乡谊。并多方了解故乡的发展建设情况,一再表示要找机会回故乡看看,虽然年老了,但还是要为故乡再尽点心力。
1999年9月5日至6日,第三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会在泉州举行。年已86岁的高玉树老先生偕三儿子高成城特地赶来泉州参加恳亲大会。并在会后偕三儿子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乡探亲,他在洪泽生、陈长昭、尤猛军等县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县城的火车站工业小区、新加坡花园住宅区、城隍庙、凤山公园、美法工业小区等。参观后高老先生不顾路途劳累,又乘车一个多小时,赶回他的祖籍地大坪乡福美村,乡亲们敲锣打鼓欢迎他回乡谒祖探亲。他和三儿子高成城在乡亲们的陪同下,来到赤溪自然村的高家祖厝旧址凭吊先祖。当见到乡亲们找来的其先祖的神主牌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并把神主牌紧紧地抱在胸前,当场教导其子成城不要忘了祖先,其情至殷,其景感人。在离开福美村时,高老先生语重心长地对村干部说:“我们的子孙就托附给你们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地把他们培养成才,如果办学费用方面有困难,我来帮忙解决。”高老先生每次回乡都要到大坪高氏祖祠祭拜祖先,他这次回乡,又来到高氏祖祠,虔诚地祭拜祖先。
在回乡期间,高玉树老先生参观了设在大坪的安溪第十九中学。当他看到中学正在蓬勃发展时,心中至感欣慰。他在学校发表演讲,勉励全体师生说:“人的一生应该有理想、有志气、有勇气,我们要继承先辈们吃苦耐劳、勇敢拼搏的精神,时刻激励自己,一定要努力奋斗,一定要成功,一定要为国家作贡献。只有自己成功,才能对国家、对家乡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高老先生,向学校捐赠人民币10万元,帮助学校建食堂。
首次随父亲回乡谒祖的高老先生的三公子高成城,在回到家乡谒祖参观后激动地说:“能在51岁之时随父亲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我实在非常高兴。看到乡亲们的热情欢迎和家乡的建设成就,我深感欣慰。我以后要常回家乡看看,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当高老先生即将离开家乡时,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对乡亲们说:“人要饮水思源,虽然我是出生于台湾,生长在台湾,但是三百年前我的祖辈是喝安溪的水长大的,我的故乡是安溪,我的根在大陆,我的心系着祖国。”高老先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家乡,他表示在他百岁之时,一定还要再次回到家乡祖祠拜祖先。
2002年3月,由安溪县委书记曾荣华和副书记林金发率领的“安溪茶文化研究会访问团”一行8人赴台进行茶文化交流。在台访问期间,高玉树老先生于3月19日晚设宴招待访问团一行,并邀台北市福建同乡会理事长吴雪山,原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高铭辉,台北指南宫董事长、台湾“立法院顾问”高忠信等知名人士参加。餐叙中高玉树先生对故乡的高度关注溢于言表,一再嘱托要把安溪建设好,把大坪建设好,把十九中办成一流的学校。
高玉树从政坛退出之时,好多团体想给他职位,他都力辞不就,直至1990年台湾当局设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当时的台湾当局领导人亲自找他,他欣然允诺,出任该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力所能及做些祖国统一的工作。但当李登辉玩弄两面手法,推行台独的真面目暴露后,高玉树就与其分道扬镳,还一度想与他竞选“总统”,结果连“总统府资政”的有职薪俸也被李取消。他对李登辉的了解可谓入木三分,曾指出:我和李登辉是同时代的人,同样都留学日本,相互之间是了解的,在国家的问题上,李登辉只想做皇帝,不想当诸侯,对他是不必抱什么希望的。李登辉的实际表现印证了高玉树的判断。高玉树先生爱国爱乡,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他支持两岸统一并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