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山麓,蓝水之滨,绿树掩映着美丽的安溪蓝溪中学。她以安溪主要河流“蓝溪”命名,这不仅昭示她的源远流长,更蕴含着她滋润故乡的情意和追逐大海的激情。这里山水交融,文脉强盛;这里花木扶疏,落英缤纷;这里师生一堂,教学相长;这里栋才辈出,教泽远布。学校创办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学 校领导紧扣时代脉搏,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精心构筑人才资源,多内涵多外延进行人性化管理,教学质量摇扶直上,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蓝溪中学这颗校园明珠更加璀璨辉煌。
蓝中星火耀安邑 峥嵘岁月多风流
解放战争后期(1948-1949年),蓝溪中学是闽西南地下党游击队的联络站,是革命活动根据地之一。1949年3月中共蓝溪中学支部正式成立,林崇理任书记,党员有蓝中教师萧汉光、赵玉茂、谢金谷、李玉洁(女)、赵一帆等。参加革命工作的有林开基、林荣泉、陈真义等10多位同学。1949年5月,他们中有部分参加闽粤赣边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第一期军政训练班。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西坪、三洋、芦田、虎邱等地组建农会,开展“二五”减租、反霸斗争。蓝中部分师生参加游击队后,于1949年5月9日夜参加首次解放安溪县城。
为支援厦门的解放,蓝中革命师生于1949年9月间,发动群众,组织民工中队,运送军粮、弹药等物资,有力地支援解放军攻打龟缩在厦门的国民党残军。林荣泉由党组织选调到华东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转编加入第三野战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抗美援朝前线。他的革命精神,鼓舞蓝中师生,为蓝中增添光彩。
1950年夏,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建立共青团支部及学生会组织,积极开展学生运动,宣传新中国成立的纲领和共产党、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路线。部分学生参加了安溪土地改革工作。
在闽西南地下党的领导下,蓝中大批师生先后参加革命,为党造就一大批革命领导干部,为安溪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安溪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侨亲情系安蓝中 慷慨解囊建校园
60年前,赤岭乡贤、有识之士林仲彦、林敬宏等深感安溪南线地广人多,无一所中学,邀集各界人士积极倡办中学。旅星侨亲林树彦热心桑梓文教,先后乐捐旧币1000万元。又赤岭群众出钱献工建坦斋教室,并将赤岭林氏族产安溪汽车路公司股息300万元和安溪银行股票1亿元作为创校基金,把泉州芹圃馆和龙头山家祠作为永久校产,1946年11月在林氏驷岭大宗创办私立蓝溪初级中学,并成立校董会,公推林树彦为董事长(后由叶道渊继任)。后侨胞钟铭选等海内外乡亲踊跃捐建校舍,不断充实教学设备。
1953年秋,学校由县人民政府接办并易名为安溪第二中学,陆续添建教室9座,师生动手开辟山包,平整运动场6000平方米。后侨亲林淑董捐建教室一座4间。1958年秋,学校增设高中部,成为安溪南线惟一的完全中学。
为了弘扬海外侨亲重教兴学精神,1980年秋,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复名为蓝溪中学。随即成立校友会,联络海外侨亲校友改善办学条件。林诚致、钟铭选、廖苑生、林笔峰、陈志远、林济民等海外侨亲、校友,筹资兴建了校友楼。1984年10月,侨胞林诚致恭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为学校题写校名。旅外侨亲林济民、校友林笔峰于1985-1991年在学校设立奖学金。林达智、林达仁、林达勇昆仲先后多次捐资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1987年,海外侨亲捐建教师宿舍楼(5号楼)30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侨亲林玉质不负众望,与林济民、林成章、林木荣、钟琼琳、林煤煅、林达智、林达勇、林笔峰,林峥嵘、陈永斌等侨亲、校友捐建了初、高中教学大楼各一座计50间教室。侨亲林树彦哲嗣及亲朋好友捐建树彦楼一座5层(综合办公大楼)。印尼侨胞李尚大、李陆大昆仲捐资100万元建和声教师宿舍大楼一座五层30套套房。旅新的小学教师林璞玉捐建锦山楼(学生宿舍)一座六层66间。旅港校友林煤煅捐建灯光水泥球场。1993年,林淑董哲嗣、马来西亚原产业部部长林敬益昆仲捐30万元设立林清再教育基金。1997年,李陆大捐资100万元建振羽楼(师生餐厅)。1998年,香港钟氏天德集团、印尼林济民父子和香港林煤煅等兴建林配楼(学生宿舍)。1999年,学校创办人林树彦贤婿李陆大、季男林成章携其侄楷扬、楷正等诸昆仲捐巨资兴建6300平方米金乌科学楼一幢。
进入21世纪,广大热心蓝溪教育发展的海内外侨亲、校友又掀起新一轮的捐资兴学热潮。2003年7月,新加坡侨亲林璞玉又捐资40余万元设立林锦山奖学基金……学校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条件大为改善。蓝中的创办和发展处处体现着侨胞们的拳拳爱国心、深深家乡情!
园丁辛劳勤浇灌 满园花朵斗芬芳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爱国侨胞的深情岂是几句感激之言所能答谢呢?富有勤勉精神的蓝中没有辜负党和广大侨胞的厚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海外侨胞的关怀以及全体园丁的苦心耕耘下,建校60载,桃李芬芳,硕果累累,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
蓝中建校60年来,是不断充实、巩固、提高、发展、腾飞的60年。学校规模从小到大,师生人数从少到多,教学设备从简陋到完善,办学资质从一般中学到省达标中学。如今的蓝中已成为全县规模大,设备全,师资强,效益高,校风好,社会声誉高的一所重点中学。学校前进的每一个步伐,都与改革开放所赋予的机遇紧密相连;取得的每一点成就,无不与海外爱国侨胞的关怀帮助息息相关。
2000年,蓝溪中学被评为福建省“三级达标学校”。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膺福建省“文明学校”、“先进教工之家”,泉州市“文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体育工作先进学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安溪县“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中考、会考、高考均取得优异成绩。2003年高考实现跨越式、历史性的突破,上本科线人数达149人,比增238.6%。2002、2003届会考平均及格率分别为98.87%、99.32%,平均优良率分别为64.60%、80.97%;2003年高一历史、地理会考优秀率平均90.37%,及格率99.86%,高二年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四科平均优秀率87.23%,及格率99.95%。2004年高考有271名考生上本科线,创历史最佳成绩!上本科线人数纯增122人。高中入学成绩上三级达标线的应届生考上大学本科线的比率高达88.5%,应届生上本一线的增长率高达140%;理工类考生林东洋取得641的高分,其理科综合以282分荣居县第六名;文史类考生陈培源、林丽水语文单科成绩分别荣居全县第一、第二名。2005年高考共有328名考生上本科线,首次突破300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应届生廖文斌以高考609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全县文科第六名,其英语科以135分荣居全县第二名。李育德以149分的成绩并列全省文科数学单科第二名。学校的发展与腾飞,是学校领导班子紧密团结,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结果。目前校级领导5人,平均年龄39岁,均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优秀教学骨干。校长傅鸿彬是省、市学科带头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先进德育工作者,市中青年优秀校长;书记陈哲恒现已取得硕士学位,是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先进德育工作者。
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当前,学校领导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带领全体师生以严谨、勤奋、团结、进取的精神,走上新的征程,迈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