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僧人陈普足驻锡蓬莱张岩。由众集资构庵长居。因石泉清冽,更名“清水岩”。蓬莱富绅刘公锐,将张岩山林田地悉数充作寺业。
宋徽宗建中靖国九年(公元1109年),普足圆寂。蓬莱人刻沉香木雕像供奉,即今之“铁面祖师”。海内外分灵,均以“黑面祖师”塑模崇拜。在台湾则作为180万祖籍安溪人的守护神,在台各清水岩分灵寺宫均为安溪人交流乡情、团结互助之聚会处所。
宋端宗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清水岩发生火灾,由僧人一果,头陀崇远于延佑二年(公元1317年)在原基修建。历元人统治,岩久倾废,仅存佛殿一座,僧屋三间。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泉州开元寺僧正隆入岩主事,经营二十四年之久。正隆之后由其徒二轩派日恩、昙勋等僧人接管。由于开元寺僧人内部派别争斗,清水岩僧人分东西楼二派。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岩宇破旧待修,主持僧人拟出动募捐,为县令谢宸荃所抵制。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泉州开元寺两派住持僧满林,泽峰合作募捐修寺,但东楼派,西轩派之争仍绵绵不息。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由受戒天柱岩之凤山寺智慧(俗称锅公)转持清水岩,整顿僧务,修葺大殿、释迦楼、东西楼、昊天口、观音楼,收录徒子徒孙七十余人,分支计十一处。智慧园寂,由其徒孙妙云住持。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僧人礼钵由清风洞转而住持清水岩,四出募捐,得到诸多侨胞资助,将岩宇修葺一新,大略为今岩寺之形态。
安溪清水岩供奉之菩萨神祗,随历史变迁,佛道合注,迷信加剧而趋芜杂。
清水岩依次为一层昊天口,东阁供善才、良女;西阁供檀樾主刘公锐,1982年正面塑有弥勒。二层祖师殿,狮喉石壁阴刻“佛”字,前塑坐态盘足如来佛,左右为阿兰,迦叶,前列清水祖师正付身佛像三尊。左龛供伽南、雷公、土地;右龛供普庵,达摩。东厅供城隍,地藏王,注生娘;西厅供阎罗王,文武判官、八爷、九爷。三层供释迦牟尼,四天王,韦驮,坚坒。
于岩寺之外而在岩寺界内,供奉的有“护界官”之相貌凶恶、头角峥嵘的顺风耳、千里眼;“三忠庙”的张巡、许远、岳飞、关羽。
安溪清水岩之僧人可考为据者,陈普足以下,有北宋以仰伏莲须弥座的石构塔式杨道墓,明代“西竺真隐”墓,集葬众僧之“普同”灰塔,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之“智慧”塔等,智慧之后归其徒孙妙云住持,后转礼钵。礼钵之时有僧徒谢音润、谢连珠等十余人。礼钵于解放后参加社会学习班,遭斗争,1957年园寂。僧徒先后还俗。1981年谢连珠再度上山入岩事佛。
安溪清水岩之经谶,按其礼佛制度,一日三次诵念《金刚经》、《弥陀经》、《观音经》,下山作佛事,做功德,则加诵《隆皇谶》、《水谶》等。
清水岩之碑刻墓塔,具有一定文物价值。举其要者,大致为:①岩图浮雕碑,刻载宋代建设清水岩之规模,并附建筑物之尺寸,为国内少见之碑刻。②真空塔,俗称祖师墓,建于(公元1109年)。③佛国碑,在彭格道旁,为清水岩佛教性质之明证。④出水石:俗讹传出米石,并编有寺僧贪财之故事。⑤方鉴塘清珠廉石刻,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4年)建茶亭即觉亭。⑥“六老同游”记载明神宗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刑部尚书、安溪开先县令之后裔、泉州东塔建设要人詹仰庇并其他高级官员瞻仰清水岩事。
清水岩绕境迎神活动情况:迷信俗例,元月初一“做大衙”,由三庵堂(即顶庵堂今之岭南、岭尾、岭东三村;中庵堂今之蓬溪、蓬新、联盟、联中四村;尾庵堂,今之美滨、鹤前、汤内、土桥四村)代表拈阄“旗头旗手”、“都会铳”、“装春官”,各分其一。“大旗”规定某站属某姓,越雷池一步,小则引起争端,大则聚群械斗。“装春官”属遇有纠纷,主持排解。“都会铳”为鸣铳助热闹,壮声势。“开香”大约在正月七、八、九日,于先一年卜定。开香日“佛头厝”张灯结彩,举行大宴,宰猪数百至千头,鸭鱼之属不计其数,浪费铺张严重。在迎祖师绕境之三日内,有“套宋江”、“昭君阵”、“装阁旦”、“南北管”、“弄狮”等民间娱乐活动。第四天,至洋中亭,“散香”,花费之巨,穷户叹苦而不敢有怨言。
抗战期间,为厉行节约救国,对此陋习予以一定改革,迎神改为迎春,不抬祖师绕境,“大旗”书写抗日标语口号,肃静回避二牌改写“一元来复,迎春康乐”,并制止大办酒席,以文艺活动形式代替迎神赛会。
近年来,绕境活动有旧态复萌之势,党政部门已予疏导。
清水岩传说的迷信灰尘:关于安溪清水岩的民间传说颇多,细节皆有牴牾,但都蒙上封建迷信之灰尘而不登大雅之堂。诸如“祈雨”、“采茄”、“收四大元帅”、“得道化身”、“捉妖”、“绑票”、“请风”等等,不一而足。迷信男女信之,辗转相传。
综上所述,安溪清水岩是佛教岩寺,但注入道教内容,并有一些封建迷信成份。其分灵之宗教归属可作其宗教性质之佐证。台湾有安溪清水岩分灵九十八处,向台湾当局登记为佛教的有台湾三大寺庙之一的台北市艋舺祖师庙,基隆市的福岩寺,台北县的长福岩、保安庙、平安宫、龙岩宫、永福宫、清水岩,南投县的云天宫、云林县的保清宫、台南市的清水岩、龙山寺,台南县的清水寺,花莲市的清水岩、高雄县的三清殿等15处。登记为道教的有基隆市清水岩,草滥清水岩、祖师庙,台北市万庆岩,台北县长福岩、岐门岩、宝宁宫、桃园县福山寺、福隆宫,台中县龙泉宫、南投县庆福寺、永安宫、天隆宫,彰化市长安宫,彰化县龙凤山寺、清祖寺、吕山寺、新兴宫、清龙宫、清修岩,云林县安泰寺、泰安寺,嘉义市清水寺,嘉义县奉天宫、福安宫,台南县清水坛、祖师公坛、庆济宫、清水寺(玉井)、清水寺(新化)、清水宫(新化)、清水宫(新市社内)、灵昭宫、清水宫(新市港墘),龙泉宫、清水殿、金山岩、山师吉宫、广济宫、狮管坛、清安堂、福安堂、福安寺、永安宫、清水宫(南化)、圣德坛、六双公厝、清水寺(南化)、清水宫(归仁南保)、清水宫(归仁辜厝)、祖师庙、福泽寺、震兴宫、台南市祖师公庙、清水寺(公亲寮),高雄市清水宫、万兴宫、祖师寺、文化院,高雄县清福寺、福清宫、清水宫(仁武)、清龙祠、清水宫(冈山)、碧云宫、清水寺、清水宫(美浓)、三龙宫,屏东县建安宫、清水寺、清水佛寺、玉水宫、北院庙、佛山寺、清云寺,宜兰市光明寺,宜兰县宝山寺、永安寺,澎湖县祖师宫、祖师庙等八十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