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法主祖殿在石壶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流行于台湾、新加坡和闽南一带的张公圣君(又称法主公、张圣公、张圣真君、都天圣君)的发祥地就在福建省德化县石牛山,其祖殿就在石牛山石壶寺。 张公圣君是南宋的道人,由于他与肖、章二道友在石牛山附近一带为民除害、造福百姓中作出了贡献而被塑成神像供奉,并广泛流传于闽南一带,以后随着大陆人民迁徙台湾和出国谋生,为了庇佑在台湾和在侨居国能驱灾化祥。过着安全幸福的生活,这尊被人民供奉的保护神也随着带到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历经数百年的沧桑,佛像几经辗转,源流传说不一…… 近几年来,随着我省的对外开放,海峡两岸交往日益频繁,在台湾掀起的寻根热潮中,寻找法主公的祖根也在台湾各地兴起…… 1988年9月23日,台湾宜兰县员山乡七贤村再兴宫根据法主公在“永春九龙潭、石牛洞”的传说,写信到永春县台湾事务办公室查觅九龙潭和石牛洞,欲寻法主的祖根,永春知道这两个地名均在德化石牛山,将该信转来德化。后来再兴宫寻到了“根”非常高兴,专程到石牛山石壶寺祖殿进香。 1989年1月6日,台北陈太平先生私立大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团体部张贞鸿先生专程到石牛山考察,了解今后组团到石牛山进香的路径及有关问题。表示要为海峡两岸的宗教文化交流牵线搭桥。同年11月21日,台北法主公庙陈太生和台北大兴电线工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清标先生又特地来县调查石牛山张公法主的行迹和有关历史资料。 寻找法主公祖殿以1990年3月台湾省宜兰县苏澳镇晋安宫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耀邦率团来大陆迎接法主佛像达到了高潮。 据杨耀邦先生介绍,他根据新加坡报纸华侨编周玉明撰写的《都天圣君简介》的资料和祖籍安溪的白长川先生的介绍,认为台湾宜兰县晋安宫的法主公是“开拓苏澳安溪先民为镇压蛮荒瘴疠,由苏士尾、张光明等先贤于清道光七年(1827)恭请来台,在白米瓮永春(旧地名内城)建祠奉祀”,因而确定法主公是从安溪带去的,其祖庙在安溪县城厢碧灵宫,因而特地到安溪碧灵宫迎回九尊法主,又到湄州迎回三尊妈祖和一尊哪吒神像到台湾崇奉,这一举动轰动了台湾,台湾《中央日报》4月1日第八版以《迎回大陆十三神像,晋安宫信徒忙参拜》为题作了报道,提到:“张公实为张、肖、洪三位义结金兰,于宋代年间,闻永春九龙潭石龙(牛)洞有千年大蛇为害乡里,乃入洞制服大蛇,……明正德皇帝敕封为法主神号。”同一天台湾《联合报》在“福建进香寻根”栏里,也以《张公庙迎回十尊神像,三天后绕境祈求平安》为题作了类似的报道。4月4日台湾《中央报》以《晋安宫法主圣君张公诞辰,苏澳大拜拜花费约五千万》和在“渡海迎回主庙神像”栏目里,以《信徒手持清香夹道迎驾,晋安宫“迎神”盛况空前》为题报道:“据传,张公乃宋朝人……经异人传授法书,元朝初叶,泉州九龙潭,有蟒妖时常出没,戕害农物生灵,民不聊生,张公兄弟三人入潭制服蟒蛇,却为毒气所伤,顿时化为青烟,升天为神,从此蛇患乃绝,据说,法、龙二将军即是当时被张氏兄弟所制服的蟒蛇,法、龙二将军被制服后,成为张公的侍从。” 上述报道,基本上是记者引自采访杨耀邦先生之说,他们共同而明确指出了张公显圣地在九龙潭,尽管《中央日报》说九龙潭在永春,《中央报》说在泉州,但二者实际是一致的,同在一个地方——即德化石牛山。由于德化历史上一贯隶属泉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建州,德化划属永春州,永春州仍属泉州府,何况,杨耀邦先生介绍的苏澳晋安宫开基是在清道光七年,时德化正属永春州。因而从广义的角度,把属于德化的九龙潭说成永春或泉州是可理解的。正如我们到外地,把自己说是福建人或泉州人一样。至今德化、仙游、永泰等一带流传的张公圣君“骊山问教”、“浪迹人寰”、“巧筑鹤墙”、“燃指晨炊”、“夤夜开路”、“穿石导流”、“剑斩蟒蛇”、“水漫刘庄”、“降伏五魁”、“九龙潭脱化”等等神奇传说,其中的“剑斩蟒蛇”与台湾的传说是颇为一致、同出一源的。 1990年3月率团到大陆迎回法主神像的杨耀邦先生本来认定法主的祖根在安溪县碧灵宫,后来从宜兰县再兴宫来石牛山寻到法主祖殿的消息后,看法也有了改变,立即于1991年3月16日给石牛山石壶古寺维修董事会来信,提到;“得知贵寺亦为张公圣君之主母庙(祖庙)甚为高兴,敢请贵寺提供可考资料,以便本台湾之法主信徒将来晋谒之依据。” 台湾省桃园县八德乡顺天护国宫几次派出人员来石牛山考察后,证实法主祖殿就在石壶寺,回台后,由该宫委员会主任委员袁金水、副主任委员陈盛郎等带头并发动该会委员陈信章、李添兴、林荣东、曾秀民、赖国明、官七隆、何孟峰、袁琳、张聪明、游宪传、黎廷淼、周正富、袁金煌、袁金堂、余声澄、庄育水、王绪仁、张木火、袁金龙、余声垄、黄次雄、林莲、陈金英、陈万来、余远基、王聪德、郭三天、陈相海、汤雪碧、蔡信阳、庄育水、袁金万等30多人集资捐献石壶寺和通往石牛公路的建设,并献石狮一对。该宫还拟在台湾北部桶盘屿附近兴建新的法主公庙,迎接从德化石壶寺迎回的法主神像作为正殿之主神。 随着海峡两岸和对外交往的发展,法主的祖根将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过去长期人为隔绝给法主的历史蒙上模糊的黑纱将被揭开,法主文化将得到进一步的弘扬,相信通过两岸人民和海外华侨的共同努力,人们的这一愿望是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