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6700万年前的中生代,火山在此爆发,形成石牛山峰和典型、完整的放射状的火山塌陷盆地。
▲宋以前,石牛山地区深林邃谷,罕有人烟。宋室南渡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南移,石牛山逐步得到开发。
▲宋绍兴年间(1131-1162),永泰张慈观、仙游肖朗瑞和闽清章朗庆三位道人,在石牛山斗法“降魔”开辟道场。
▲宋淳熙十年(1183)七月初八日,张慈观道人在石牛山九龙潭羽化。
▲宋嘉泰壬戌科进士黄龟朋为石壶洞撰联曰“破洞伏魔开福地,传经度法保生灵”。
▲明正统三年(1439)前,石壶顶岩遭火,洞石崩颓,志静等复建下岩两堂,(见明正统三年十月初五日陈解德等人撰《章公圣君石壶古迹志》)。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三月廿九日石牛山榜上水涨山崩,家业淹没,患浸难稽。(清光绪版《榜上钱塘黄氏族谱》)
▲明万历九年(1581)二月初二,大水,榜上“水涨山崩,黄显仁全家覆没,支派失续”。(清光绪版《榜上钱塘黄氏族谱》)
▲明崇祯庚辰年(1640),在今址始建石壶寺。(见民国版《德化县志》。
▲清顺治乙未年(1655),顶岩遭火,坛场毁坏,中舍房黄尧英为檀樾,倡首募化建下堂佛殿。(见《江夏黄氏美山族谱》)。
▲清顺治丁酉年(1657),水口廪生黄遂权,捐己田南山乡租数百斤,自纳粮,充作寺内香灯之资。
▲清康熙廿三年(1684),石壶寺住持圆愿募建下殿及两廊书院,水口庠生黄雄偕弟家俊、家煌捐昆山湖后杉60余株,承泽鲲甲、鲲凤兄弟亦献杉资助,寺宇建筑比前宏昶。
▲清康熙廿九年(1690),承泽五房同捐本乡上泗洲土名丰田岭公田一段、租一百八十斤充作寺庙香火。
▲清康熙卅九年(1700),黄雄复捐己租添助香灯。
▲清乾隆卅六年至卅七年间(1771-1772)石壶寺遭火,堂佛毁坏。
▲清乾隆卅七至卅八年间(1772-1773),石壶寺由住持悦峰和门徒海岸募化重修。
▲清光绪廿六年(1900),湖坂黄桂芬自备工料修理殿宇。
▲清宣统元年(1909),石壶寺发动群众募资大修。
▲民国廿五年(1936),国民党中央军团长王成章奉令围剿张雄南,纵火烧寺、殿堂与佛像被毁殆尽。
▲民国卅六年(1947)七月间,南山黄贵夏为首往仙游等地募捐,重建石壶寺,工程未竣,又遭风雨侵袭倒塌。
▲1981年2月,黄天从到废寺建小寮屋,发动群众自愿捐资,南山、昆山、坂里等地群众献工献料,7月24日,饭堂三间完工,为往来香客、游客提供膳宿场所。
▲1984年农历闰10月23日,重建石壶寺正式动工。筹建会相继成立,下设德化组和仙游组。德化组由陈捷任组长,仙游组由张金灿负责。并设会计、出纳、接待、总务、保管,确定专人各司其责。
▲1985年农历10月,香港李文开先生来石壶寺,相继捐资56500元人民币(包括其亲戚献金在内)资助修缮石壶寺。
▲1985年农历12月间,在重建石壶寺的旧址后殿地下出土了一批古钱币。
▲1986年农历4月16日,石壶寺正殿上梁。
▲1988年农历4月,新加坡桃源洞凤山庙负责人苏先生来石壶寺,调查法主公根源。
▲1988年5月3日,德化县人民政府批准“石牛山名胜古迹”列为第4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8月20日,德化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正式下达《关于成立石壶古寺维修董事会组成人员的批复》,同意成立“福建德化石壶古寺维修董事会”其组成成员为:李文开(香港)为董事长,陈存聪副董事长(兼办公室主任)、张金灿副董事长(兼办公室副主任)、陈捷副董事长,由陈存聪主持日常工作等卅一人的董事会。
▲1988年农历8月13日至15日,石壶寺举行三圣君开眼设醮仪式,13日子时开眼。
▲1988年,架设从坂里至石壶寺照明线路,农历9月7日竣工通电。
▲1988年9月16日,石牛山石壶寺举行文物保护揭碑典礼。
▲1988年9月23日,台湾省宜兰县员山乡七贤村再兴宫来信调查九龙潭、石牛洞和张公法主的情况。
▲1984年至1988年底,仙游、莆田县信士虔诚募献巨款支持石壶寺修缮工程,计献104825元人民币,其中主要捐金者有:仙游城关林玉金先生2145元;园庄昭灵宫1850元,榜头善男信女集献20609元。榜头张金灿(经手)募集11610元;朱寨灵应堂捐奉2814元;广桥万福堂募献1615元;里园仁德宫1023元;壶山龙兴宫棕溪刁3237元;香田里炉峰詹灵宫1125元;榜头下朋山陈宗裕经手募集10980元;榜头郑先绸经手募集17400元;石苍点2947元;杨家宫张金灿募集1000元;赖店溪埔村集捐1163元。
▲1988年重建殿前大池水尾桥。
▲1989年1月6日,台北大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团体部张贞鸿到石牛山考察风景区。
▲1989年春,重修石壶祖殿下殿。农历4月20日奠基,农历9月4日上梁。
▲1989年9月,由周宗禧、徐本章主编,县志编委会办公室和石壶寺筹建董事会主办的《石牛山》一书正式出版。
▲1989-11-21日,台北法主公庙陈太生和台北大兴电线工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清柯来县调查石牛山法主的根源。
▲1984年至1989年重修石壶祖殿期间,水口镇八逞、上湖、凤坪、村场、梧村、吉坑、昆坂、赤水村等村民纷纷捐金、献工、献料、献粮食,资助重修石壶寺。捐金1000元的有:上湖王炳煌;村场陈福明;昆坂陈承兴、陈世纪;湖坂黄万宝、黄明珠;昆坂村民集资捐10千瓦变压器一台。筹建石壶寺用的大杉木捐献者有:上湖村林芳栽、单克符、林光培、林辉久、林辉煌、林辉枚、林辉安、林光龙、林光忠等;凤坪村黄天月、黄发荣、黄发晃、黄政训、黄天进、黄斗彬、黄天运、林若池等。捐献大樟木的有:亭坑村一株;湖内一株、烘内一株。
▲1990年5月泉州市电视台摄制组来石牛山拍摄录像片《石牛山记游》。
▲1990年7月27日县委邱双炯副书记陪同美国路州州立大学教授廖金标考察石牛山风景区,廖金标在石壶寺题词:“名山古刹好风光”。
▲1990年农历8月20日,台湾省台北市陈慧贞女士等一行22人,来石牛山风景区旅游,并祭祀祖殿三圣君。
▲1990-11-23日,德化县委顾问(原县委书记)颜美斯考察石牛山风景区,并为石壶寺撰写楹联“石景神奇聚真人壶液甘香滋黎民”。
▲1991年农历3月1日,新加坡华人苏先生等一行8人,到石壶寺进香。
▲1991年农历4月18日,台湾林舜先生、林王碧莲女士、香港蔡贵好小姐、美国美州佛教会副会长释宽净光临石壶寺。林舜先生捐献人民币5000元,资助修整石牛山顶峰崎岖险路;蔡贵好小姐捐献台币5000元,资助修整格湖亭外险路。
▲1991年农历5月5日,台湾省桃园县八德乡顺天府护国宫蔡信阳先生等2人光临石壶寺,捐香金(人民币)2000元。
▲1991年农历7月22日,旅居台湾的郑点金先生(德化县三班镇桥内村人),来石壶寺敬香,捐香资(人民币)3800元,并赠录像机一台。
▲1991年农历7月22日,台湾省桃园县八德乡顺天府护国宫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袁金水先生;台北市忠孝顺天府;台湾省苗栗县苑里镇主公佛本堂;台中市大甲顶店王圣宫等进香团一行28人来石壶寺祖殿进香,祀奉香火(人民币)7600元。
▲1991年11月《石牛山记游》电视片改名为《石牛山风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991年至1993年省电视台三次播放《石牛山风情》。
▲1992年农历6月,翻建石壶寺祖殿上殿,农历10月29日子时上梁。
▲1992年农历7月22日,台湾省桃园八德顺天府护国宫袁金水先生等一行28人进香团,第二次来石壶寺进香,赠送石狮一对,人民币22700元。
▲1992年,德化县人民政府授予石牛山石壶寺董事会“文物保护先进单位”,10月,副董事长陈存聪出席泉州市先进工作者会议。
▲1992-10-23日,县委书记郑来兴莅临石牛山考察指导,在风景区石壶寺董事会题词“戴云石牛九仙风光,德化龙浔万象更新。”
▲1993年1月,台湾顺天府护国宫赠送人民币5万元、资助修缮石壶寺祖殿。
▲1993农历3月11日,台湾彰化县江州法堂颜文赞先生一行12人来石壶寺,敬香火(人民币)1000元。
▲1993年农历7月22日,台湾顺天府护国宫袁金水先生等一行41人进香团,来石壶寺祭祀法主公。农历7月23日,石壶寺董事会赠予台湾顺天府护国宫一尊法主公塑像(高2尺2寸),“祖殿增辉、功德无量”锦旗一幅;顺天护国宫资助石壶寺开发建设资金人民币15万元。
▲1994年5月9日,德化县政协主席李孝仪、副主席徐其树率政协文史委一行15人上石牛山,为撰写《石牛山文史资料专辑》进行实地考察。李孝仪在石壶寺为风景区题词:石溢甘泉润四面桑田翻金浪,壶藏文史引八方宾客览风光。并举行《石牛山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单位的揭碑仪式。
▲1994年春,开辟榜上至石壶寺5米宽公路11.3公里,农历10月竣工。至此,机动车辆可直达石牛山石壶寺。
▲1994年农历8月28日台湾江洲法堂香客来石壶寺进香,捐金1200元。
▲1994年农历7月21日,石壶寺祖殿上、下殿屋面铺设琉璃瓦开工,农历8月29日竣工。重建后的石壶寺坐向辛乙兼戌辰,水出巽、寺高1.58丈,上殿深13.2米、宽22.6米,下殿深12.5米,宽22.6米。
▲1994年10月2日,德化县县长林宝浙、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梁丁云莅临石牛山风景区考察指导,县长在风景区董事会题词“开发石牛旅游资源、弘扬宗教文化事业”,并代表德化县人民政府批拨开辟石牛山风景区公路经费2万元,风景区管理经费2000元,支持风景区开发建设。
▲1994年12月德化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福建德化道教协会石壶寺分会”,陈存聪为会长,黄正授为副会长(兼道士)。